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间吹打乐奏出亲切乡音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民间吹打乐奏出亲切乡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1-08 10:01

  记者 康 岩

  美国观众说“‘周家班’代表着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中国声音”,BBC评价他们的演出有“惊人的能量”,《卫报》称他们是“来自中国的先锋”,《泰晤士报》则认为是“一台赏心悦目、生机勃勃的节目”。

  “周家班”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出。

  不久前,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来自安徽省灵璧县菠林村、传承数百年的民间乐班“周家班”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民乐演奏会。当晚,舞台上聚集了“周家班”爷孙三代,年龄最长者75岁,最幼者26岁。激越与俏皮并存的民间曲调,令观众仿佛走进昔日楚汉争雄的古战场,来到广阔无垠的黄淮平原,在层层麦浪间,倾听一曲曲亲切的乡音。

  除了在国内巡演,“周家班”也不时在国际舞台上亮相。2017年,“周家班”在英国、德国、瑞典、爱尔兰、比利时等国巡演大获成功。这个来自皖北民间的家族乐班,把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带到国际舞台。

  来自乡土的音乐

  一张黑木八仙桌稳稳地立在舞台中央,桌上摆满了不同型号的唢呐、笙、大海笛、铜喇叭、把攥子等民间乐器,还有鼓、铙钹、镲、云锣等打击乐器。七八个演奏者走上舞台,拿起桌上的乐器,以合奏的形式开始了演奏。《梵字调·万年红》《庆贺令》《小开门》《雁落沙滩》《双管对棚》等曲目逐一上演。演奏的乐曲时而活泼轻快,时而高亢激昂,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据“周家班”第五代大班主周本鸣介绍,“周家班”是土生土长于菠林村的民间吹打乐班,家族传承数百年。自明代以来,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七代人,目前周姓嫡系传承人超过百人,徒系传承达千余人,横跨苏、鲁、豫、皖等地,形成了庞大的民间音乐族群。

  “周家班”传承的灵璧菠林喇叭,自清末形成以来,就以曲牌丰富、音乐独特、彰显礼仪、盛传不衰而著名。上世纪,在灵璧县和周边地区,有着“请不到‘周家班’,男不娶,女不嫁”的说法。后来,“周家班”开枝散叶,影响范围扩散到山东、河南、浙江、江苏、辽宁等地。2014年,由“周家班”所传承的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乡村,这是迎生送亡的音乐,婚丧嫁娶、节庆典礼、庙会祭祀等场合都会用到,在乡间传奏千年,不曾中断。我们通过演奏,以歌诉真情、敬祖先,形成了今晚舞台上几近仪式化、制度化的乡土音乐演奏形式。”周本鸣说。

  此番来京,周本鸣带着他的国际巡演团队,在京城高校间展开了一场由中国传统乐种演奏的音乐盛宴:“周家班”率先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演吹打专场音乐会并举办工作坊,后又登上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舞台,再到此次在北京语言大学演出。

  “我们想把来自乡土的音乐展现给今天的观众,唤醒大家血脉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周本鸣说。

  “周家班”在北京大学演出。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登上国际舞台

  很多成员还清晰地记得,在2018年7月,“周家班”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美国巡演。巡演所到之处,既有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这样的艺术殿堂,也有芝加哥大世界音乐节等大型节庆活动,还有哈佛大学等高等学府,可谓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美国的一次精彩亮相。

  爱尔兰科克大学音乐系教授、中国音乐专家施祥生(Jonathan Stock)认为,“周家班”的音乐根植于传统,也深谙当下的音乐品位与时机。“美国观众可能会惊异于自己如此容易融入‘周家班’带来的文化体验。中国音乐家技艺高超,奏出的音乐美妙动听。”施祥生说。

  由于2018年巡演的成功,2020年1月,“周家班”再次受到美国有关方面的邀请,在美国连续巡演几十场,其中一场专场音乐会是在纽约法拉盛市政厅举办的。周本鸣还记得,当天演出是下午2时开始的。他的表演状态非常好,音乐演奏得张弛有度,高潮部分激情四溢。“有好几次,一首曲子刚演奏完,就听到观众发出‘WOW’的赞叹,然后爆发出掌声。”周本鸣回忆说。

  法拉盛文艺中心工作人员雅云介绍,纽约的文化很多元,居住在法拉盛的华人也很多,因此,他们在策划引进演出时会特别关注亚洲文化,亚洲演出大概占比10%。在雅云看来,“周家班”的演出,为多元的纽约文化平添了一抹亮色。“他们的音乐很真诚,很有生命力。我们策划的演出大多是比较优雅的表演,但好像少了点什么——就是生命力。这种旺盛的生命力,在‘周家班’身上找到了。”雅云说。

  传承需多方合力

  如今,很多民间艺术都面临着传承困境,“周家班”也不例外。

  75岁的周本祥是演奏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从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几十年的磨砺造就了他的音乐演奏绝技。这些乐器在他手上,仿佛是孙悟空展开了七十二般变化,生发出千种姿态。他能用唢呐扣上碗吹奏,再用极其复杂的震颤音运气,吹奏黄梅戏、京剧的唱段,模仿起小生、旦角的声韵也极富神采。

  “过去,民间艺人为了打擂成功,会使出浑身解数,各种炫技,甚至七天七夜不重样。为保住家族荣誉,每个艺人都练就了十八般武艺,除了演奏技艺外,魔术、杂技也都信手拈来。”周本祥说。

  可是,周本祥所能表演的这些绝技,在年轻一代中几乎失传。演奏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是“周家班”第七代传人周全。他坦言,自己刚开始尚未深谙这门艺术的魅力,只是从小在父辈那里耳濡目染,习得这门技艺。2015年,“周家班”受邀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出,作曲家瞿小松惊叹地说这是“最具元气的声音”。“我也曾失去过传承的勇气和信心。在父辈们的坚守与努力下,越来越多人喜欢上这门艺术,我看到了希望,于是我决定回来好好干,一定要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周全说。

  在周本鸣看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传承人、社会和政府多方合力。“灵璧菠林喇叭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果能够得到更多政策扶持和社会支持,将更能激发传承人的信心,使非遗焕发出更加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周本鸣说。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夜迎“双十一”

  • 大理崇圣寺三塔安装避雷装置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谈及人形机器人何时能从“炫技”转向应用落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预期。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
2025-11-07 09:28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目光投向脑疾病领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诊断—监测—治疗—预测”一体的大脑实时“观景”。一方面,脑机接口技术可以让神经系统“说话”,通过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和精准诊断。
2025-11-07 09:18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