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唐嫣:我过去的三年,都是“汪小姐”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唐嫣:我过去的三年,都是“汪小姐”

来源:文汇报2024-01-08 10:45

  记者 王彦

  关于电视剧《繁花》,社交平台有个话题“×天前和×天后看繁花”,意指随剧情而变的观剧心理。数千万阅读量的话题下,热门第一条对唐嫣不吝赞美。“刮目相看”“王家卫用对了唐嫣”“人生角色”等评价一时占据主流。

  时间倒回《繁花》开播前,王家卫还在对画面精雕细琢,几乎没有演员看过全片。导演的一贯神秘、情节的隐而不宣,让大家在路演时都不敢轻易剧透细节。大众观望,主创也在等待,等这部拍摄了三年的电视剧在播出后“响”还是“不响”。

  专访唐嫣那天,她正处于这段等待期,等“汪小姐”为大众认识,等《繁花》被观众认可,也等待更多人给演员唐嫣的最新判词。对一些问题,她表示“时候未到”,但有三件事是彼时便确凿无疑的:她说“美”是多维的、多向的;她说《繁花》于目前的自己是无可取代的;她说“汪小姐”这个角色有一部分留在了唐嫣身体里。

  《繁花》播到现在,至少“汪明珠”的名字在许多人心里“碰碰响”了,不只是因为这个看来娇俏俏的姑娘在暴风雨里高喊“我要做自己的码头”,也不见得是为她自立门户后开出第一单而折服。“汪小姐”能撬动人心的魅力,很多时候在乎一种“明天感”,是在丛林法则里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的明媚敞亮;是在穿透了鎏金色调和浓烈光影后,人们在唐嫣的“汪小姐”身上看到了一个上海姑娘能拥有多么阔达的精神世界。

  从未见过的自己

  剧组第一次官宣阵容时,外界不无愕然。“汪小姐”,一个在原著里命途坎坷又带着“人情复杂、万事纠葛”肉感的角色,到了电视剧该怎样呈现,是照样凌厉还是温柔善待,没人猜得到王家卫的底牌。

  问题到了唐嫣这儿,演员答得辩证,“她让人心疼又让人欣赏”。心疼她依然风吹雨打、起起落落,欣赏她“有韧劲、有冲劲、有担当、至真至情、拿得起放得下、敢打敢拼……有很完整的人物成长线、丰满的表现维度,几个标签不足以形容”。一时怜惜给角色,“善待”则是角色与演员共享的。尤其,王家卫爆改后的“汪小姐”,打开了唐嫣从未见过的自己。

  1988年,“汪小姐”的青葱岁月,姑娘上外毕业后,顶替父亲进了外贸大楼,生命和日常的基调都有些高亢。“戴尼龙袖套和半截的绒线手套,啤酒瓶样厚底近视眼镜后面,一点青涩、几分较真、风风火火,都是妈妈那辈人年轻时的样子。”拍摄间隙,唐嫣给家里打视频,手机那头的妈妈脱口而出,“灵,登样”,两个沪语用词都是漂亮的变体说法。“真的很美。”唐嫣说,萌新的“碰哭精”、众星捧月的“汪小姐”、暴风雨里成长的“虹口小汪”、自立门户的“汪明珠”,“一个造型有一个造型的美感”。

  毋庸置疑,美,对于女演员而言是天赋。因为形象优越,还在中戏上学时,唐嫣就被张艺谋选中为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的“奥运宝贝”。但也无法否认,美或者说表面的颜值这桩事,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是让很多女演员态度微妙的“资产”。

  《繁花》剧组的邀约递来,唐嫣并不讳言那是难以置信的。更让她惊讶的事发生在与王家卫的初次见面,“聊天中,导演一直让我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许多话让我感觉他已经非常了解我了”。现在回想起来,那天也像是契机、一个让演员唐嫣自我审视的契机,王家卫导演为什么找到她、他看到了她哪些特质……她把寻找的答案放到“汪小姐”身上,最终,长波浪、高跟鞋、外滩27号的金花是她,头发蓬乱、工服灰暗、暴风雨下的狂花也是她。

  演员本人说,妆造只是角色内心的外化,“小汪身上有野蛮生长的活力,像‘打不死的小强’,那种朴素的生命力是一个女生不同阶段的美,我全盘接受”。

  恩师王家卫

  上世纪90年代初,唐嫣还是个小姑娘。彼时的她观察家乡的视角,肯定和成年人汪小姐有所区别。饶是如此,唐嫣很笃定:“《繁花》里的一幕幕似曾相识,代入感太强了。”

  有些亲切感由“硬件”营造。第一次走进片场搭建的进贤路,唐嫣为眼前的“神还原”兴奋不已。弄堂、烟纸店、自行车、路牌,先映入眼帘,随后移步换景,几乎步步有惊喜。棒头糖、“老坦克”、缝纫机、热水瓶、磕掉了边缘搪瓷的痰盂罐……细节太多了,演员们刚进片场,看到这个东西也有,那个东西居然也有,惊呼声此起彼伏。剧组也请来当年外滩27号上班的初代白领们给演员讲课,城市的记忆与个体人生温柔重合,“开机时自然而然就入戏、入情了”。

  许多观众达成了共识:《繁花》就要看沪语版。一则沪语是片场用语,声场的远近、轻重乃至气流都是与表演一脉相承的;二来沪语作为母语,揭开了演员们本能式反应、潜意识表演。唐嫣承认,家乡话是迅速进入角色内心的秘钥,“看着剧本,就会自动切换成上海话,从未有过”。沪语不仅带来亲切感,许多文字下的潜台词也跟随上海话独有的表达平添意蕴。演员形容台词为“千层蛋糕”,写来与普通话一样,但在气息和顿挫的发音背后,“方言的习惯带着心照不宣的暗号”,让演员和角色卷起岁月乡愁的记忆,化在烟火气里等待观众前来相认。

  但方言并不只是“解除封印”“降低难度”的,尤其对唐嫣。上海话本就语速轻快、雀跃,“汪小姐”快人快语,情绪一上来,台词几乎没有气口。后期重配普通话版本时,同组演员替“汪小姐”暗暗叫苦,唐嫣深呼吸,“唯一办法,就是在话筒前投入地、全身心地再演一遍,用普通话再感受一遍汪小姐”。

  在唐嫣眼里,自己“卷”自己,是《繁花》剧组的常态。她将王家卫视作“恩师”,“导演会根据我们在镜头前的表现不断深挖,听他讲戏常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有这样亦师亦友、善于挖掘演员潜能的导演在,拍戏便是大家最享受的事,收工反而成了让人黯然的一刻。“每天收工,很多人舍不得离开,怎么就结束了呢,都意犹未尽。”于是,有了吴越主动拖堂、被导演抓包后顺便补拍的幕后花絮,成就的却是“小汪”含泪收下师父邮票集,为岁月珍贵情深意长掬一把泪的动情场面。

  生命的痕迹

  《繁花》整整拍了三年,“杀青多”是网友的玩笑辞令,但摆在演员面前的难题很现实:怎样接戏?妆造和道具的衔接交给剧组工作人员,人物状态怎样保持一致考验着演员。外型上看,不能胖、不能瘦,就连多几条皱纹都会被高清的镜头捕捉;更要紧的在眼神、在心境。

  生命会在岁月里留痕,可对一部剧的同一个角色,演员需要“无痕”,藏起自己在真实岁月里的痕迹,抹掉其他剧组角色带来的痕迹。“我可能没有这样的难题。”唐嫣说,“因为过去三年里,我全身心投入,我的情绪事实上是被汪小姐牵着走的。难过着她的难过,欣喜着她的欣喜。”此话听来轻松,可稍稍咂摸,很容易分辨个中五味杂陈。都说女演员“花期”宝贵,三年只接一部戏,三年只跟一个角色死磕,时间的洪流会带来也会带走许多人和事。唐嫣不说选择,只谈值得。

  王家卫导演是恩师,外界只道他把唐嫣带到了作为演员的新境界,但演员本人说:“他给我上的最重要一课不单单是表演,而是人生。演戏是演另一个人的人生,在剧组与王导聊天时,常常好像走进了人生课堂。”她把对手戏演员看成“高山”,是自己戏里戏外的贵人。饰演金花科长的吴越、饰演范总的董勇都是演技精湛的前辈,“跟他们对戏,压力不小”;虹口码头的工头范志毅从足球跨界来客串一把,“他的表演状态很自由,而越自由越厉害,一样是挑战”。故事里,师父、范总、工头都是角色的贵人和革命战友,“戏里,他们帮我从‘汪小姐’蜕变成真正的汪明珠;戏外,他们帮到我唐嫣,让我知道,对手戏演员强,我也可以遇强则强”。

  还有些痕迹潜移默化着留在了生活里,变成唐嫣的一部分。“‘小汪’行动力强,生命力饱满,一言一语都像是上了倍速的。”忽然一天,唐嫣在家发现自己的动作变快了,以往洗漱、吹头的时间几乎压缩了一倍。“过去的三年,我全都是汪小姐,身、心、灵结合一体,我不认为自己是唐嫣了。”

  汪明珠的故事还在继续,演员唐嫣也是。1983年生于上海,唐嫣在《繁花》开播时40岁了。“《繁花》让我更热爱表演。”三年打磨,愿她像“汪小姐”那样,跳脱纠结的混沌、穿越繁花迷人眼,在演员这条路上真正抵达“不惑”。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