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启异闻录》:西方的怪兽,无法讲好中国的故事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天启异闻录》:西方的怪兽,无法讲好中国的故事

来源:文汇报2024-01-09 10:05

  记者 卫中

  日前,作家马伯庸通过社交媒体辟谣:引发颇多争议的网剧《天启异闻录》与自己无关,并非改编自他的小说。而此前众多娱乐营销号有意无意将这部网剧称为“马伯庸作品改编”,这种“碰瓷式营销”更加剧消耗了作品的风评。

  《天启异闻录》亮相之初引发不少网友的“高分”期待,毕竟故事“脑洞大开”:锦衣卫的绣春刀、佛朗机商人的火枪、力大无穷的怪兽……各方势力在天启年间辽东角逐。此类国产剧中少见的奇幻题材让人眼前一亮,有网友戏称:第一集《绣春刀》,第二集《生化危机》,第三集《加勒比海盗》,“期待值拉满”。担任主演的黄轩,及曾执导电影《绣春刀》和《刺杀小说家》的总导演路阳,也为这部剧集增加了“质保”。但在这些优势因素叠加之下,《天启异闻录》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第5,表现不温不火,口碑高开低走。

  陷于叙事节奏的泥泞,题材稀缺却后继乏力

  古装奇幻剧《天启异闻录》讲述明朝天启年间,锦衣卫褚思镜前往辽东宁远城外的宁海堡调查军中伤寒疫病状况,在这过程中发现诸多吊诡现象,由此展开奇幻冒险故事。由黄轩饰演的锦衣卫褚思镜性格沉稳,办案经验老到,武艺高强;吴樾饰演褚思镜的搭档鞑官伯颜,他表面粗豪,实际上心思细腻,常常在无形中帮助褚思镜推进查案进展。然而,剧情前期铺垫过长、叙事节奏缓慢,十分令人“捉急”。褚思镜、伯颜一行人在兵营里唇枪舌剑,在军队库房里细心搜查,在街头寻访百姓嘘寒问暖……看似非常忙碌,但主线剧情进展缓慢。一共12集已播放过半,前期铺开的主角弟弟下落、筑城背后的朝中势力斗争、军中疫情真假、乌暮岛上的神秘组织等线索一个都没收束。

  如果对标国外奇幻题材作品,不难看出网友为何越看越失望。HBO出品的《权力的游戏》虽然有龙、女巫、魔法等元素,但整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原型取材于中世纪封建领主之间权谋和战争,堪称一部玄幻文学的史诗;网飞推出的韩剧《王国》将领议政与国王世子之间的矛盾交代得十分清楚,并没有故弄玄虚。与之相较,《天启异闻录》徒有题材雄心,却拙于叙事——无论怪兽与人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乌暮岛上鬼气森森的迷雾,还是明朝天启年间辽东各方势力龙争虎斗的厚重历史背景,各要素的呈现驳杂缺少相互呼应,故事节奏更是拖泥带水。该剧在爱奇艺平台上线首日的热度还不到6000,播放至今的单日热度峰值也只有7200出头,平淡表现实在与这个精彩题材及强大主创阵容不相匹配。

  “明军版毒液”背后,本土神话元素去哪了

  有细心观众发现,《天启异闻录》中出现《山海经》《神异经》等东方神话体系的黑鹮、横公、玄冥等名字,但剧中“货不对板”的国外风格怪兽样貌一出场就让人“出戏”。如《天启异闻录》中怪兽的第一次登场,是锦衣卫褚思镜查案时被一只上半身为人形的硕大八足蜘蛛偷袭。只见屏幕上的人和怪兽打斗热闹,而弹幕的注意力则在“这怪兽长得像电影《异形》”。还有网友在评论区进行普及:“那只人身蜘蛛外形来源更像是国外《龙与地下城》中蜘蛛女神罗丝。”此外,剧中人物沈让曾经是明军的一位把总,后来获得变身为怪兽的能力,但他变身的过程及其怪兽样貌的建模,却近似国外电影《毒液》中的怪物,导致有弹幕刷屏“明军版毒液”。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上古神话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和世界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色文化表征。这种文化魅力使得中国观众对本土神话元素有着天然的亲和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专家田兆元也曾撰文表示,中国神话在对外传播方面,与西方神话在中国的传播,还存在着不对等现象。实际上,从早前的电影《长城》到近期的《天启异闻录》来看,中国观众对“国产西方怪兽”并不妥协接受,反而始终对根植于中国传统沃土的东方神话里的各种奇兽抱有期待。

  近年来,国漫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米哈游的游戏《原神》《崩坏:星穹铁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中华创世神话六讲》等影视文学作品,都是在国内取得广泛好评后,进而迈向海外,不断将中国文化元素推向全球。这是否在提醒国产影视作品的创作者,适当摒弃两面不讨好的“国产西方怪兽”,转而拥抱本土神话这片富饶的“蓝海”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