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在亲情中汲取重塑人生的力量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在亲情中汲取重塑人生的力量

来源:文汇报2024-01-18 10:29

  记者 卫中

  姐姐秀芳哭嚎:“一辈子有一次灭顶之灾还不够吗?怎么灭顶之灾又找到我了呢?”妹妹秀丽把银行卡交代给女儿,心灰意冷地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正在央视8套播出的《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讲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推向痛苦与怨怼的泥淖,但是经过两对母女对彼此亲情的坚守和对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她们在磕磕绊绊中相互搀扶着走出不幸,让人生重新燃烧起向前奔跑的希望。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改编自纪静蓉的小说。在剧中饰演赵秀芳的许娣、饰演赵秀丽的陈小艺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她们的出色表演为剧集增加了生活的底色和人物的厚度感。总导演沈严曾执导过《中国式离婚》《中国式关系》《大考》等多部聚焦现实的作品,作品风格以真实动人见长。从收视表现来看也验证了这套制作班底的出品质量,目前该剧在央视8套的收视率一路走高,在爱奇艺平台也名列家庭类剧集榜单第一。

  当人生遭遇波折,亲情是最后的救赎

  一场车祸,对于别人来说是故事,但对落到头上的家庭来说则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以微观的视角透视普通家庭在遭遇不幸与变故后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又通过她们在人生岔路口的重新抉择,展现出中国式家庭的坚韧以及亲情的力量。

  原本灿烂的人生突然变得灰暗,要如何才能不失去自我?由钟楚曦饰演的安心在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和艳丽的容貌,这对于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来说不啻于毁灭性的打击。安心在痛苦和绝望中变得敏感、乖戾、易怒,不停伤害身边爱她、关心她的人。原先幸福的婚姻也变得摇摇欲坠,丈夫秦峰从一开始的坚定守护,到犹豫退缩,他对妻子的爱逐渐褪去,只剩下道德感勉强维系夫妻关系。

  生命的至暗时刻,亲情是最后一盏为安心点亮的灯,妈妈的爱为女儿的人生托底。秀芳与女儿约定,如果自己能减肥一百斤,那女儿就必须尝试安装假肢并重新站起来。车祸前,自信、美丽、要强的女儿是家庭里扮演“母亲”的角色,“管教督促”体重失控的妈妈减肥;车祸后,那个惫赖、懒惰、恣意放纵口腹之欲的母亲仿佛一夜之间“长大”,对女儿的爱让她肩负起托举家庭的责任。

  有观众在评论区表示,该剧开篇剧情“比较压抑”,另有网友回复:“正是这种压抑,才让人生的起伏显得生动而有力量感。”《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以两个家庭在磨难中奋力挣扎的历程,讲述了希望和坚持的力量,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曾经以为迈不过去的坎坷,多年后回首再看只是唏嘘。

  在争吵中升华亲情,母女一起“成长为大人”

  俗话说“谁家的勺子不碰锅沿”,一家人在一起总有矛盾,更何况母女两代人的代际冲突,更是许多家庭所遭遇的现实问题。在《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的叙事创作中,既真实展现了两代人不同观念的尖锐对立,但又不刻意贩卖焦虑和矛盾。母女之间有过极端的偏执,又在磨合、包容、谅解之中消解矛盾,并在一次次争吵中学会如何调适自己,逐渐走向情感升华。

  如果说秀芳是安心在黑暗中的天使,那么妹妹秀丽这边情形则颠倒了过来。由杨超越饰演的女儿若华是个“负重一万斤长大”的孩子,她从小就是不受妈妈偏爱的那一个,即使在哥哥若轩离世后,母亲仍然没有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她身上。更尖锐的矛盾在于秀丽对待子女的方式,她对若轩宠爱但又有巨大的控制欲,以至于儿子在遭遇车祸前就已经有要轻生的迹象。若华担心秀丽独居的精神状态,把妈妈接到学校宿舍,不久之后秀丽又以家长的身份管教起若华的同学,这种说教欲望强烈的长辈角色引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共鸣:“我妈也是这样”“这是我家的真事”……到了后来,秀丽监视女儿、偷看女儿隐私,甚至插手女儿的恋情,更是把母女之间的冲突推向高峰。秀丽这个角色,让很多观众感到不适,但她又真实可信,《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的“贴地飞行”,描绘出这类令许多孩子“无处可逃”的家长形象。

  庆幸的是,在剧中若轩清醒地对若华说:“你帮不了我,孩子是不能帮孩子的,首先你得成长为一个大人。”而若华“成长为大人”的标志就是与秀丽重新建立起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母女关系,这也为无数面临代际冲突焦虑的年轻人看到了“精神出口”,有了些许治愈的力量。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参与式”打卡博物馆,在文物的静默中寻找共鸣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