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沉寂多年的江南民间舞焕新绽放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沉寂多年的江南民间舞焕新绽放

来源:文汇报2024-01-19 10:16

  记者 宣晶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近日,一支名为《江南》的舞蹈视频走红网络,舞姿一步三颤,风格小巧克制,散发着软糯灵动的韵味。在刚揭晓的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的评选中,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原创作品《江南》位居前列。网友们在视频评论区留言点赞:“温柔水乡、渔家灯火在流光潋滟里浮现,好一幅江南诗画。”“从‘莲叶何田田’到‘误入藕花深处’,处处是江南。”

  《江南》让人眼前一亮,却也生出很多困惑:这是什么舞种?“江南民间舞讲求克制内敛、小巧细腻、柔美婉约,与吴侬软语保持一致性。”编导之一、上戏舞蹈学院民间舞教研室主任李丹介绍,《江南》运用了环太湖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进行创作,包括无锡、江阴一带的渔篮花鼓、渔篮虾鼓,宜兴的男欢女喜和金坛的秧歌灯,老一辈民族民间舞专家将这些素材归纳为“江南”。

  为“国潮”增色,民间舞碰触传统文化意境

  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中国舞蹈“荷花奖”评选是代表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以导向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具有行业风向标的意义。本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共有401个作品参选,45个作品入围终评,现场终评得分前六名胜出,得奖率不足1.5%。上戏舞蹈学院选送的《江南》为何能以98.48的高分跻身前列?

  每个人心中的江南是不一样的,可能是一首诗词,也可能是一幅画卷,更多的是千姿百态。有舞蹈评论家表示,《江南》以汉乐府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为主基调,是一首写给江南的情诗。春江渔火,舟行施施,绘不完的江南秀色;碎步园林,人移换景,道不尽的江南情韵。“中国古典舞的兴盛与我们的文化自信高度相关。《江南》为舞蹈‘国潮’增添了重要一笔,民间舞也可以碰触到传统文化的意境。”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

  《江南》由吕梓民、李丹编导,2022年初启动创排工作。民间舞尤为强调地域性,但江南民间舞并非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想完美呈现其韵味与精华要依靠全身心投入打磨。在正式创排之前,两位编导带着学生们深入学习研究江南典型的舞蹈元素。“我们从早到晚只做一件事,就是把‘江南’跳到骨子里去。只有充分掌握这种风格,在后续的创作和表演中才能得心应手。这种对舞蹈的执着,一直延续到现在。”吕梓民说。在此基础上,编导与学生们在排练教室里反复打磨,通过队形变化和空间调度,将舟行、渔火等如画图景一一呈现。

  “1989年,我考入上海市舞蹈学校,是最后一届学习江南民间舞的人。随着老一辈教师的退休,这个舞种已经‘沉寂’多年。”李丹坦承,当下全国各大艺术院校都在努力形成各自特色,自己有责任去保护和发展“江南”。“现在,这种风格的舞蹈几乎没人认识了,即便去当地采风,也极少在民间见到。如果不抓紧传承,它可能会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舞出江南秀色,地域“风味”亦要与时代同频

  近年来,舞蹈创作者从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编创出许多风格鲜明、深受观众喜爱的舞段。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段小板凳上的女子群舞,精准捕捉到海派风韵特征,素色粗布旗袍与家常蒲扇,舞出了弄堂深处普通人家的“烟火气”;舞剧《咏春》则从岭南特色的咏春和香云纱中提炼灵感,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剧情中,让非遗传承呈现新的生命色彩……从这些火爆出圈的舞蹈佳作中,不难窥见中国舞蹈锐意创新的背后,有着悠长的历史脉络和深邃思考。

  在创作中,《江南》也引发了新的思考和讨论——在注重技术性、观赏性的同时,民间舞如何才能更有传承性、发展性?在李丹看来,构建江南民间舞语言体系需要“恢复”与“提炼”并举。“江南”是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课堂的,新作品必须提升质感,才能跨越时光沟壑,与当下审美接轨。“我们不仅保留了‘江南’风格,还提炼出‘克制内敛、小巧细腻、柔美婉约’的要诀。发力方式是收着做的,很少有大开大合,动作灵巧更显细腻,整体审美呈现是柔美婉约,与吴侬软语保持一致性。”

  2011年,李丹创作的群舞《一抹红》曾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时隔12年再获“荷花奖”,令她心潮澎湃。“中国舞蹈创作水平越来越高,作品数量非常惊人。事先,我们根本没想过能拿奖,唯有做好舞蹈、音乐、道具、布景、服装、化妆、发饰等一切细节,尽可能地诠释完美的《江南》。”吕梓民告诉记者,参评“荷花奖”时,《江南》又进行创新调整,增加“少年凉亭一梦”的人物主线。“舞蹈中包含了人生哲思,那是‘梦里寻他千百度’的惆怅。”

  江南民间舞的下一步将奔向何方?记者注意到,作为“上海之春”重要板块之一,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已成为沪苏浙皖舞蹈精英交流竞技的平台。2023年第二届展演在沪举行,不仅演出“一票难求”,连网上直播间也热闹非凡,下午场直播就有4.2万个互动留言。《富春》《秋熟》《春水前溪》等作品虽同是江南风情却也有着各自韵味。专家指出:江南民间舞并不缺乏观众与市场,创作者在守住地域特色“风味”的同时,也要与当下审美同频,题材上尽可能贴近时代和生活,才能打造“对路”的舞蹈作品。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女队首夺“消防奥运会”冠军

  • 江苏无锡:大运河畔非遗续传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日,首批6辆身着轻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衣”的重载铁路货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展现出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范”,标志着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正式下线。
2024-09-11 04:25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
2024-09-11 04:25
NGC 4278具有致密的对称射电喷流结构和相对较弱的射电辐射,但其甚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效率却显著高于射电星系,与耀变体相当。
2024-09-11 09:57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2024-09-11 09:56
9日,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3》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24》。
2024-09-11 04: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
2024-09-10 04:10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是极度贫瘠还是丰富,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传统观点认为,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供给极度贫瘠。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颠覆了这一观点。
2024-09-10 10:23
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常常难以找到满意的服务商,服务商有时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取得企业信任。
2024-09-10 10:20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正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4-09-10 10:17
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二期项目9日正式投产。投产后天津LNG接收站正式迈入千万吨级LNG接收站行列,
2024-09-10 04:10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介绍,我国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2024-09-09 10:16
与MCN一起打造出海内容繁荣生态。
2024-09-10 10:20
正是中国力量,让今天的中国铁路网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成为现代化中国壮阔征程上的绚丽篇章。
2024-09-09 10:14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培养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青少年在创新过程中的自信心。
2024-09-09 10:09
朱先生一生科研硕果累累,获奖20余项,发表论文210多篇,研究成果形成了五本专著。
2024-09-09 10:05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成为支撑科研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4-09-09 09:58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