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悬疑+古装”,一种新模式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悬疑+古装”,一种新模式

来源:大众日报2024-01-22 10:41

  田可新

  近几年,影视剧市场维持了较高的热度。悬疑剧、古偶剧不断突出重围,出现了不少爆款。《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等都制作精良,广受好评。“悬疑+古装”这个新鲜的结合体,也拥有了大批观众。《唐朝诡事录》《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繁城之下》反响强烈。不难看出,悬疑剧披上古装的外衣,杂糅刑侦、爱情、奇幻、谍战等元素,突破原有的叙事模式,就变得玄之又玄,满足了受众新口味、新需求。

  雾里看花,乐此不疲

  古装悬疑剧在这几年的影视剧市场异军突起、成绩不俗,早期的《狄仁杰探案》《大宋提刑官》,如今的《唐朝诡事录》《繁城之下》播出一部火一部,“元芳怎么看”甚至成了经典的网络梗,热播期间“《唐朝诡事录》好高能”话题阅读量达3.3亿,《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风起洛阳》《莲花楼》的豆瓣评分都在8.0以上,成毅等青年演员更是借助这类作品收获了大批粉丝,奠定了内娱圈内的地位。

  这些古装悬疑剧能火,源于爆款特质太过明显——《御赐小仵作》在古装悬疑中融入了爱情元素,男女主角在探案过程中暗生情愫;《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借一起丝绢赋税不公引发的案件讲述明代赋税制度、官员等级关系等内容,为观众洞观历史提供了可能;《繁城之下》巧妙地加入黑色幽默元素,带领观众体验一场全新的探案与真相之旅……在这些作品中,无论古装剧迷还是探案迷,都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

  此类剧集还特别讨巧。最吸引人之处,是奇观化的中式古风悬疑探案故事和恐怖的悬疑氛围。换句话说,它们在创造一种视听上的“重口味”。

  “案情越是离奇,就越能激发观众的想象力,无形中拓展了故事的叙述空间,一切的荒诞和奇异在铺陈中渐渐变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人们看着看着就容易‘拍案惊奇’,观剧的体验感、沉浸感变得异乎强烈。”剧评人饶佳嘉表示,“更有趣的是,都说古装剧、古偶剧泛滥成灾,观众已审美疲劳。但人们追起古装悬疑剧来,大都乐此不疲。一旦故事人物身穿古装探案解密,似乎具有了一系列的优势——时空限制被打破了,一些现实题材中必须自圆其说的逻辑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今人回看历史本就如雾里看花。更何况,古装悬疑剧内容架空悬浮者居多,一切雷同纯属巧合。”

  精致“烧脑”让人难移视线

  古装悬疑剧,其实就是在做“连加”——与《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等老剧相比,当下的古装悬疑剧更注重“悬疑+探案+各类元素”的融合。多元素的碰撞不只在拉宽古装悬疑剧的创作边界,也在探索这一赛道更大的表达空间,连接更大的市场。

  “悬疑+探案+武侠”或“悬疑+探案+动作”,成为目前此类作品的必备。而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当下“悬疑+谍战+青春”的创作方向,也是制作方所热衷的。

  尽管叠加如此之多,但成功的古装悬疑剧依旧做到了剧情紧凑不拖沓。不少现代探案剧存在案件少、节奏慢的顽疾,包括去年开局大火的刑侦剧《他是谁》,最终也走了冗长烂尾的老路。而古装悬疑类剧作,却有许多都成功避坑。单元式、快节奏的探案让观众看得更加过瘾。小成本黑马剧《御赐小仵作》采取主线大案嵌套多个单元案件,故事逻辑清晰,爱情线甜美自然,凭借轻快的喜剧节奏,让年轻观众追得清爽畅快。40集的《莲花楼》讲述了10个案件,剧情起伏不定,平均三集一案的叙事节奏,为《莲花楼》提供充足的故事样本,也推动观众沉浸式体验故事剧情,让人难以移开视线。

  值得一提的是,古装悬疑剧的制作日益精致。它们无一例外更注重对服化道、场景搭建上的“东方传统之美”的展现,古风建筑、古风舞蹈、古风音乐等让古风悬疑探案更加诡谲、华丽。对武侠、奇幻等元素的呈现由此更加精彩。有的画面出现妖猫、幻虎、白蟒等异兽,为故事本身增添了离奇性,亦真亦幻为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生动的人物群像塑造更让古装悬疑剧呈现出别样魅力。近年来,古装悬疑剧尝试在人物塑造中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淡化正反人物的强烈对比,打造以主角为中心的人物群像、探寻人物行为背后的深层缘由、挖掘人物心理转变的动机等,在人物的立体性和丰满度上作出新的探索。

  需在历史空隙中寻找绮丽之美

  当然,古装悬疑剧在创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悬疑探案流于表面便是其中之一。在《莲花楼》中,剧集对于案件推理过程的诠释,更像是对游戏剧情按下了快进键,无论主角还是NPC身上的任务导向性都极其明显,基本遵循着“意外死人—主角破案—主角蒙冤—收获战利品(信息情报或物品)”这一套路推进内容,与游戏系统里的打怪升级路径并无二致。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主人公看起来更像是按照既定程序开挂破案,也冲淡了整个故事的悬疑和推理氛围,多少影响了观众沉浸代入。

  尽管视觉效果博人眼球,古装悬疑剧要打造精品,还是要以内容取胜。在这一点上,知名作家马伯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作路径。基于其非虚构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而来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就广受好评。为了创作这个故事,马伯庸透过《明实录》里只有十余字的记录,从中找到创作灵感,并向专业学者求助,详述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至万历七年(1579年)间徽州府的“人丁丝绢”争议,呈现出传统治理与近代转型之间的冲突,饱含思想深度与厚度。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就这样被马伯庸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的影视剧作品,也能在那些历史空隙中,混搭上悬疑、武侠等元素娓娓道来,让历史有了一种别样的绮丽之美。

  伴随着同类题材的大热,可以想见的是,古装悬疑剧的创作也将迎来扎堆期,或许还会导致井喷。据不完全统计,在爱奇艺等四家平台的储备内容中,待播的古装悬疑剧已经接近20部。剧集市场的规律一向如此,一种模式火了,模仿者就多如过江之鲫,随之同质化的问题浮出水面,观众难免看腻,并再次呼唤创新的到来。而古装剧抑或是悬疑剧的下一个创新风口,又藏在哪里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