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视障青年组成的“不靠谱”乐队很靠谱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视障青年组成的“不靠谱”乐队很靠谱

来源:解放日报2024-01-22 10:43

  记者 吴越

  每周六下午,伴随着笑声,漕宝路诺宝中心行政楼的一间房间里总会传出人们熟悉的曲调,有小虎队的《爱》、周杰伦的《青花瓷》、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是电声乐队“不靠谱乐队”又在排练了。

  取名“不靠谱”,不是在玩梗,而是因为乐队成员均为视障人士,排演曲目真的不依靠乐谱。乐队隶属美爱融合艺术公益发展中心的美爱融合艺术团,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登上大大小小几十个舞台,曾与奥运冠军同台演出,在顶尖爵士乐酒吧开过专场。以乐队为故事原型的公益电影《奇迹乐队》2022年在上海开机。2023年,由他们参演的音乐剧小品《无障·爱》斩获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戏剧类第一名。

  一连串的成绩来自这群爱乐青年的不懈追求,也离不开一路领航、细心呵护的指导老师。他们热爱音乐,相信艺术的力量能够直抵人心。

  他们做到了

  音乐淡出,灯光亮起,掌声雷动。2023年5月底,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活动的舞台上,韩星辰难掩激动。他是不靠谱乐队的主音吉他手,全盲,和其他9位来自美爱融合艺术团的成员一样,首次完成音乐剧演出。

  凭借扎实的内容和出色的表演,这个讲述视障者敞开心扉、邀请健视者走进他们的世界的音乐剧小品《无障·爱》荣获戏剧类第一名。现场评委评价“相当震撼,这是真正的群众文化”。其他参赛队伍的演员看完后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接收到这些反馈后,导演王丽鹤松了口气,“他们做到了”。

  王丽鹤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的作品曾获全国小戏小品大赛金奖,担任过音乐剧《隐秘的角落》编剧。在她看来,接手《无障·爱》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挑战。“音乐剧是唱、跳、演结合的艺术,舞台调度需要演员与演职员团队之间高度配合。而他们不像专业音乐剧演员那样有这方面的基础,还要在两米高的舞台上走位,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

  常人的确无法想象这10位或全盲或低视力的视障青年如何跨过这些难关。健视者可以根据导演的指令确定个人走位,与其他演员之间可以通过眼神交流相互确认,很快适应舞台灯光,运用简单的道具也不成问题。但视障者要付出更多努力。

  参加乐队和阿卡贝拉合唱团的经历为他们打下了演唱基础,但跳和演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事。因为珍惜这次机会,他们格外认真,在与导演、编舞老师同吃同住的10天里全情投入,一遍遍地练习动作和走位,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导演原本担心的因队形变化带来的距离感判断问题,也通过团队协作迎刃而解——低视力成员与全盲成员一一结对,由前者带着后者移动,道具椅子也成为辅助判断的一环。“患先天性白内障的团长郦敏忠就像大哥哥一样操心,又是纠正动作,又是抠演唱细节。大家都信任他,也都听他指挥。”王丽鹤说。

  台前的精彩同样离不开幕后人员的耕耘。为了排好这出音乐剧,长期关心美爱融合艺术团的老师纷纷出力。上海电影制片厂拟音师、配音导演、配音演员苏东生担当演员台词指导,上海市盲童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视障戏剧指导专家凃传法为演员指导舞台定位,上海老牌音乐制作人、电声吉他手周紫峰创作了剧中的演唱曲目。

  严师出高徒

  今年,《无障·爱》将继续打磨细节,为参加全国展评展演做准备。让艺术团的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是美爱融合创始人于欢践行的目标。

  1992年,于欢从上海市行知艺术师范学校(现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进入上海市盲童学校工作,后担任音乐教研组组长,自1996年起为孩子们组建了民乐团,同时指导合唱团,曾把学生们带上联合国的舞台。

  多年来,她见到不少具有音乐天赋、在盲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毕业后困于生活。她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让这些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孩子继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2017年,美爱融合艺术公益发展中心成立,招募盲校在读或毕业的音乐特长生、爱好者组建艺术团,开启艺术探索之旅。

  韩星辰是艺术团的首批成员之一,也是不靠谱乐队的第一任队长。出生于1991年的他在盲校读书期间学习民族乐器笙,达到十级水平。节奏吉他手兼贝斯手徐任宇全盲,是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首位盲人大学生,琵琶十级,还会中阮。键盘手俞天立低视力,自小酷爱弹琴和声乐。贝斯手林淼也是低视力,琵琶十级,喜欢模仿各种声音。鼓手陈哲宇全盲,爱唱歌,加入乐队时年仅14岁。主唱、吉他手卞怡婷低视力,是乐队唯一女性成员。

  尽管成员各有所长,但真要作为电声乐队登台演出,必须有专业指导。乐队成立伊始,于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询问了周紫峰,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我带过很多学生,视障学生以前从没接触过,但我就喜欢挑战‘不可能’。”周紫峰回忆。

  为了带好这批学生,周紫峰下了很大功夫,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法。视障人士无法通过视觉学习,但有听的优势,具备绝对音感,他便将乐曲拆开,按照独立声部分别为吉他、键盘、鼓的部分录制分轨音频,交给成员各自练习。他喜欢讲底层逻辑,注重方式方法,谁在合奏时出了错,都少不了挨骂。周紫峰的严格,是他作为音乐人的本色。“练得熟不熟,一听就知道,这是态度问题。有了方法,种瓜得瓜,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一视同仁,不因为乐队由视障人士组成而心软照顾,也是他一贯的态度。“一支乐队要获得观众认可,只能是靠自己做出成绩。”

  几年来,相比乐队取得的成绩,周紫峰更看重的是成员潜移默化中养成做音乐的习惯。每次他将整理好的乐曲文件包发给他们,大家都会第一时间下载,反复听,听到手机没电为止,研究乐理、和声编排。成员们也不再满足于翻唱别人的歌曲,他们通过合作,创作属于自己的歌。“创作就是最大的意义,现在他们的翅膀已经长好,可以自己飞了。”周紫峰说。

  学做社会人

  和其他艺术团不一样,除了在专业方面进行指导,美爱融合同样注重引导成员学做社会人。

  “我们不能只呼吁社会大众关爱视障人士,为何不能用一种平等的方式,让他们找到自身价值,自尊自爱,主动地、更好地融入社会?”于欢说,就像“美爱”之名,取自英文“May I help you?(需要帮忙吗)”的音译,这里的“I(我)”和“you(你)”可以是健视者,也可以是视障者,不论是谁,都不会是单纯的助人者和受助者。

  在团里,于欢自嘲是个“啰唆的二妈”,事无巨细,关心孩子们的学业、思想动态和待人接物之道。和盲童打了30多年交道,于欢坦言,视障群体较健视者而言会更敏感一些,有的孩子习惯性沉默,有的孩子用“一身刺”和不在乎的态度保护自己。“可如果都不去接触社会,怎么改变别人的成见和错误认知,怎么在社会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此,她从日常小事盯起,一遍遍地告诉他们:当别人递来一份饭时,要记得说“谢谢”;说的时候可以响亮一些,语气热情一些,别不情愿似的,这会让关心你的人伤心……对于舞台表演,于欢也给他们支招,“别像木头一样呆立在台上,增加些身体律动,和台下观众互动起来”。

  日复一日的叮嘱,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原先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酷女孩”卞怡婷,现在可以和第一次见面的观众侃侃而谈。曾经木讷的俞天立,如今是能主动招呼客人的“俞经理”,哪怕只有微弱视力,他也会包揽排练后打扫房间的工作,演出时乐器设备的装箱、清点、押车、搬运都干得井井有条。

  视障人士能做的事其实有很多。不靠谱乐队成员除俞天立家住黄浦区之外,其他人均住在市郊甚至远郊,每周排练的通勤,他们都是独立乘坐公交车,倒几次车不在话下。可有的健视者不知道,看见一群视障人士便要带他们过马路、找目的地,还有的地铁工作人员看见视障人士独自出行便“如临大敌”,通过对讲机请求支援。像这样不由分说地被“帮助”,或是因为外表难以看出低视力,被同事认为“故意不打招呼”而排挤,又或是去景区旅游时被不知如何介绍景色的导游“过度”关爱,都曾发生在他们的生活中,给他们带来尴尬和困扰。在音乐剧演出中,大家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将这些经历演绎出来,并把正确的帮助方式“科普”给观众。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通过《无障·爱》,美爱融合艺术团搭建起社会大众与视障人士间交流的桥梁。演员们也得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说说心里话:“虽然知道大家是出于好意,但我们能够独立做到很多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主动说出来。”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