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名家访谈 > 正文

何赛飞:闲不住的人

来源:解放日报2024-02-02 10:50

  凌晨两点在浙江新昌拍完电影《可爱的家》,何赛飞马不停蹄地赶回上海,参加“演艺大世界”首部方言贺岁剧《魔都俏佳人》的排练。

  她专门买了带橡皮头的铅笔,剧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注释。该剧将于2月4日至8日、2月13日至17日在上音歌剧院首演10场。这是何赛飞拿下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后首次演出舞台剧。

  “春节不放假。8日演完《魔都俏佳人》,13日再演,中间肯定要改改剧本,打磨提高。9日除夕夜,我还要为电视剧《承欢记》补配音。”

  “兔年是幸福的一年。龙年我会继续耕耘影视剧、舞台剧。我是闲不下来的人。”

  何赛飞

  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曾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第19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第8届中国金唱片奖。

  记者 诸葛漪

  喜剧非常难比悲剧还难

  在何念执导、赵化南编剧的《魔都俏佳人》中,何赛飞饰演甘蔗阿嫂,和“侄女”黄龄盯上“药材行老板”毛猛达的家当,引发一系列故事。

  春节工作,何赛飞习以为常:“我当越剧演员时,没有春节放假之说,大年三十也在剧场演出。”

  周末周刊:什么样的机缘让您决定参演《魔都俏佳人》?

  何赛飞:我们这个团队一直在说,有什么合适的戏,大家聚在一起演一演,能出艺术效果。《魔都俏佳人》班底都是我相当熟悉的人,甘蔗阿嫂这个角色又蛮有意思。我在影视剧里演过形形色色的上海女性,但是演骗子集团老大还是第一回。

  周末周刊:甘蔗阿嫂和观众熟悉的何赛飞形象不太一样,您为《魔都俏佳人》做了哪些准备?

  何赛飞:这次舞台剧排练与演出时间蛮紧凑的,我很早就在研究台词和剧本了。以前的杂志、图片和文字描写,给予甘蔗阿嫂这类女性角色一定的想象空间。我与服装老师沟通,确定了她的黑白造型,有种神秘、高深莫测的气质。

  排练时,我给甘蔗阿嫂配了一根黑色手杖,强化她的气场。她玩世不恭,在一群男人中做老大,有摆平一切的能力,让我想起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女导演。我从她们的待人接物中获得不少创作灵感。

  周末周刊:《魔都俏佳人》群星云集,除了您,还有郝平、茅善玉、赵志刚、毛猛达、何易等演员,您与谁的对手戏最多?

  何赛飞:所有角色都在“大混战”,彼此都有交集,这是我一开始没想到的。我们的剧本不断在修改、调整,越来越有动作性,舞台调度一天比一天复杂。台词特别密,哪个演员都不能掉线,说话像打球一样,必须把其他人的话“接”起来,否则剧情会断掉。

  《魔都俏佳人》整出戏像进行曲,一直向前推进,与那种纯谈情绪、抒发情怀、大段独白的戏不太一样,它线索多、节奏快,靠环环相扣的情节推动。

  周末周刊:您曾在央视戏曲频道年末封箱戏唱沪剧《燕燕做媒》,《魔都俏佳人》作为“演艺大世界”首部方言贺岁剧,融合上海、浙江、陕西等不同地方的方言,您怎么看?

  何赛飞:方言是我们小时候就会说的语言,是生活的语言,让演员的表演更自然。《魔都俏佳人》排练阶段,我们基本以普通话和上海话台词为主。我用宁波话、上海话和带有越剧腔调的语言都尝试过一遍台词。

  我对上海方言有深刻记忆。我的越剧老师们都是上海人。20世纪80年代,我们经常从杭州来上海跟随老师们学戏。学完戏,老师留我们吃饭。我还会买上海的奶油小蛋糕。这次排练,我尝试像袁雪芬老师那样讲话,不是纯正的上海话,也不是舞台上的越剧念白,老师们有自己的腔调。

  那时候我还特喜欢看王双庆老师等表演的滑稽戏。唱戏,需要每个音符都准确无误,滑稽戏不一样,演员根据观众反应随机应变,有临场发挥。我从滑稽戏演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节奏。喜剧非常难,比悲剧还难,需要语言、形体的精准节奏。表演节奏稍快或者慢一点,观众就不笑。

  大起大落只在戏中

  2023年,何赛飞凭借电影《追月》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该片改编自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的小说《过往》,讲述一位“另类母亲”、越剧名伶戚老师台上光鲜亮丽、台下千疮百孔的反差人生。

  何赛飞却说,她的人生和戚老师完全不一样。

  周末周刊:金鸡奖颁奖仪式上,您穿了一身自己做的中式礼服,和观众熟悉的女明星晚礼服都不一样,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何赛飞:我定做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长·安》服装时,看到服装师有一件小马甲,是戏曲云肩常用的蓝色。我想,可以穿着它参加演出或者晚会,就和服装师商量马甲如何搭配。我们改了袖子,又配了腰带、穗子和玉佩,都用了戏曲元素。马甲上绣着闪闪的粉色花,我配了粉红的裙子。

  《追月》讲戏曲演员的故事,我觉得穿有戏曲元素的中式礼服去颁奖礼,感觉挺“对”。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会得奖。

  周末周刊:我看了《追月》原著小说和电影预告片,这部电影像为您量身定做的。兼具戏曲功底又有影视经验的女演员屈指可数。

  何赛飞:2021年《追月》导演乔梁找到我时,我正在演话剧《雷雨》中的鲁侍萍,就说去不了。《追月》剧组一直等,锲而不舍。因为电影要赶拍外景,南方绿色植物变黄了,就得拖到第二年,所以我在《雷雨》巡演间隙去拍了两天,先把外景镜头抢掉。等《雷雨》巡演结束,我们才开始拍内景。中间经历了蛮长时间,导演和剧组始终没有放弃,我很感动:那就好好干吧。

  周末周刊:演绎戚老师这个角色,对您来说难度在哪里?

  何赛飞:准确说,不是难度,而是我不太喜欢她。她的情感特别大起大落,活得张扬、极致,动不动就打人、骂人;为了演戏,家庭和孩子都可以不管不顾。我自己的生活相对平实、传统,我想让周围人都舒心,尽可能照顾所有人的情绪。

  当然,作为艺术作品,戚老师这样的人物更有戏剧张力,角色命运坎坷,故事才好看。我体验戚老师的内心,全身心去表达,演起来既过瘾又很难受,甚至影响自己当时的心态和生活。

  周末周刊:难怪您在金鸡奖颁奖礼上说,演员有时候伤身体,有时候伤心,这是一个损耗自己的职业。

  何赛飞:演员要靠自己的身体工作,里里外外的灵魂都要借给角色。前段时间,我在拍电影,有个朋友带着女儿来探班,那个孩子也是学表演的。我脱口而出:“不要当演员。”

  我不知道别的演员有没有这种感觉,我自己觉得,当演员挺累的。不过我也不会别的工作,只会做演员。表演的确有魔力,每天都不一样。就算重拍,重新处理人物也是不同的。

  更何况,戏剧有特殊的功能。大家在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在戏剧中找到共鸣和启示。看戏时,观众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代入角色。戏剧让不开心的人开始欢笑,让不懂得爱的人学会爱,艺术能倡导、引导、启示观众。所以我常说,不要一天到晚排钩心斗角的戏,生活中也有温暖、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要把它挖掘出来。

  周末周刊:现在回想《追月》,您最难忘的是哪场戏?

  何赛飞:影片一开始,戚老师与多年不见的儿子重逢那场戏。她很纠结、很心烦,不知道儿子会怎么样。见到之后,母子之间爆发了激烈争吵。争吵之后,戚老师回头检视自己的前半生。她来找孩子,她意识到亲情的重要,但一切为时已晚,由此倒叙引出戚老师的故事。

  我自己觉得,个人价值是挺重要的,不过,通过工作体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家人也非常重要,很多成功人士未必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关于这一点,《追月》没有说教,而是让观众自个儿想。

  周末周刊: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大宅门》,再到最近的《追月》,您在影视剧中的角色都挺叛逆的,不是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

  何赛飞:那些角色跟我本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可能因为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有性格突破,所以我比较能掌握塑造这类角色的规律。这样的女人张扬、激烈,能构成戏剧冲突,有时候不是主角,却是全剧矛盾的症结,是焦点人物,演起来酣畅淋漓。像我本人四平八稳的性格,放到戏里,不太容易有故事,观众不爱看。

  周末周刊:您的金鸡奖奖杯,现在放在哪儿?

  何赛飞:我演《敌后武工队》时,拿过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奖杯一开始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进门就能看到,后来我觉得没意思,就把它和其他一些奖励都放在书房。这次金鸡奖奖杯拿回家,几个朋友还拿着它拍照,大家都很开心。我儿子有时候也喜欢看,所以奖杯现在放在家里的钢琴上。可能过一段时间,我再把它归入书房。

  “一帆风顺”背后的付出

  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在影视圈,何赛飞的事业运在外人看来都一帆风顺:

  1982年,考入浙江岱山越剧团,次年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1984年,因主演越剧电影《五女拜寿》成为冉冉上升的新星。1986年,参演谢铁骊导演的电影《红楼梦》,扮演妙玉。1991年,张艺谋执导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让何赛飞走入大众视野。

  周末周刊:您走上越剧舞台的契机是什么?

  何赛飞:我喜欢文艺,父亲一直培养我的艺术爱好,比如学乐器、学谱、学歌,从小到大,我都是班上的文体委员。不过,我考越剧团,说实话是为了找工作。我的事业心是后来慢慢被教育、被引导出来的。一开始,我只知道努力学习,老师教我做的戏,我一定要做好,把高音唱上去,把戏唱得打动所有观众。老师们说,越剧可以成为事业,你做的事有继承弘扬传统的功能。

  周末周刊:有些演员跑了很久龙套,一步步熬到舞台中央。您的舞台生涯很顺利,一进小百花越剧团就做主角,在《五女拜寿》里扮演翠云,获得戏迷的喜爱。

  何赛飞:我赶上了好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老师四五十岁了,刚刚从厂里回到戏曲院团,演员青黄不接,老师们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给我们,希望我们接班。另外也有个人原因,比如天赋、性格。我愿意吃苦,这是我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周末周刊:40年前戏曲院团招生可谓万里挑一,老师们要找最漂亮、最有灵气的接班人,录取比例比现在低得多。

  何赛飞:的确很多人去考团,比当下的报名者要多。戏曲演员有标准,任何时代都不会变。腿必须抬得多高,40年前和现在一模一样,你要成为角儿,都要走过这条路。

  我们练功不达标,老师会骂、会打。我们那时候都愿意吃苦。现在有些人能吃苦,有些条件好的或者不是真正喜欢的人,可能吃不起苦。想学真本事,必须吃苦。

  周末周刊:您在越剧舞台大放异彩,转战影视圈也特别成功。您演《大红灯笼高高挂》时只有28岁,套用网络流行说法,您当时正是现在“95花”演员的年纪。

  何赛飞:都是命啊。戏曲院团人才济济,轮到一个演员的戏不是那么多,我还是想多演点戏嘛,就去找电影了。

  我的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五女拜寿》,当时有很多人找我拍片。《五女拜寿》之后,我拍了电影《红楼梦》,这部戏断断续续拍了三年,然后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我小时候就喜欢看电影,看了露天电影,回家模仿角色,自言自语,哭啊笑啊,自娱自乐。

  周末周刊:您是怎么拿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三姨太梅珊这个角色的?试镜过程复杂吗?

  何赛飞:我没有经过试镜,《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找到我,直接确定我演梅珊。唯一有变化的是,梅珊要唱戏,一开始导演说,唱越剧也可以,后来确定为唱京剧,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故事发生在北方,唱越剧与全片北方气息、时代气息不符合。感谢张艺谋导演的顶真,我学了半年京剧,在影片里展示出来的只是其中几段。

  周末周刊:您在安徽拍《承欢记》时唱过《贵妃醉酒》,在电视节目里唱过豫剧、曲剧、黄梅戏,一直在接触越剧之外的戏曲。

  何赛飞:有时候我也是硬上。制作人觉得我是越剧演员出身,又唱过京剧,也可以试一试其他戏曲剧种。大多数影视演员没有戏曲科班经历,我可能就成了排在前面的人选。我也不太会拒绝,收到戏曲演出邀约,不管血压高不高、人累不累,我都愿意试一试。感谢大家给我这样的机会。排练辛苦,但我的确成了多面手,学会了好几个剧种,现在扳扳手指头算算,好多戏唱得挺好玩。

  周末周刊:您推出过《何赛飞昆曲名段精选》专辑,收录《玉簪记·粉墙花影自重重》等21首昆曲唱段,不止于玩票,还进入了专业行列。

  何赛飞:昆曲是我特别下功夫的剧种。我进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时,就接触到昆剧,当时小百花演员的身段训练都由昆曲老师指导。在这十几年里,我也一直学习昆曲,研究张继青和张静娴两位老师的唱片,受益匪浅。

  周末周刊:昆曲对您的吸引力是什么?

  何赛飞:青少年时,我专心学越剧,没有太多在意昆曲。十五六年前,我发现自己听昆曲停不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放着昆曲,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回家了又开始听,昆曲的词和曲令人回味悠长。

  这是一个“熏”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优雅的虚实结合、诗画交叠。学艺术,要学到一些韵味,特别是戏曲,就需要“熏”,不知不觉浸淫其中,无法自拔。

  大胆尝试不要害怕

  61岁的何赛飞一直忙碌。不演戏时,她练书法,学古琴,近年来参与古诗吟诵,研究古音古韵,不亦乐乎。

  她说:“《追月》中戚老师风风火火、叽叽喳喳,做事不惜一切代价,而我是特别传统的女性。”事实上,何赛飞不断追寻自我、取悦自我,正是许多当代女性梦寐以求的那个“我”。

  周末周刊:《魔都俏佳人》将在上音歌剧院首演。您上一次在上音歌剧院登台,是在去年秋天的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长·安》上演绎李商隐的《无题》。《无题》很短,但您的表演异常丰富。

  何赛飞:这是我的原创,效果相当好。我学戏曲,有影视剧经验,还学习了一些古音古调。比如入声字,从戏曲角度来说,有很多讲究,要巧妙地体现情绪,代入情感张力。《无题》里一句“夜吟应觉月光寒”,“觉”和“月”两个入声字放在一起,怎么处理?像我练书法一样,要把字的气息写出来,有起承转合的内在联系。

  周末周刊:您吟诵《无题》让我第一次发现,戏曲技巧在演戏之外还能有那么多发挥。

  何赛飞:除了咬字我做过功课,整首诗我还设计了形象。《无题》第一段是男性视角,我以戏曲老生的感觉登台,第二段转化为女性。吟诵时的交响乐是为合唱而创作的,不是根据吟诵节奏配乐的。我得按照音乐把诗歌“嵌”入乐符,在台上站8分钟。《无题》一共没几句,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住,所以想了很多“招”,披风、水袖等形体动作都是精心排演过的。

  每次遇到表演新课题,我都有兴趣探索。这一次我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作为“业余”选手参加诗歌吟诵,我是来学习的,这样心理压力小一点。第一天登台,我有点担心效果,后来发现观众反响很好。所以说,就要大胆去尝试,不要怕,不要退缩。

  周末周刊:很多人到了您的年纪,没有您这样兴致勃勃学习新事物的冲劲。

  何赛飞:我还学了三年古琴。

  学乐器这件事,我想了十几年。在洞箫和古琴之间,我挣扎了一段时间。我喜欢洞箫,吹起来有意境,但是吹洞箫需要绵长的气息,年纪越大,气息越不行。而且,吹洞箫时,嘴巴被堵住,不像抚琴,还能哼两句。

  我喜欢边弹古琴边哼唱,很开心。古琴的短板在于琴实在太大了,背来背去不方便,需要精心呵护。不像洞箫,一抓就能上路。演员的工作流动性大,要学新东西,太难了,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周末周刊:2021年,您在上海大剧院演《雷雨》时说过,这几年生活没有太空,也没有特别忙。2024年,您给自己排了什么样的工作节奏?

  何赛飞:我这个人闲不下来,我不去工作,在家也是天天忙,不是做家务,就是学东西。如果静下来,坐在那里喝杯水,就觉得,哎呀,好浪费生命。我珍惜时间,不工作我也会学一点东西,天生就是这么一个命,闲不住。我每年过春节都特别忙,因为演出多,公益性活动也多。

  影视剧我肯定继续拍,戏也要继续演。喜欢你的观众对你会有期待,这种期待也是对你的鼓励。观众说的话、写的祝福,我都能看到。有时候我想偷懒,看到观众催促“何老师,你快工作”,他们的一句话也会“刺激”到我,那我就去工作吧。

  周末周刊:获得金鸡奖最佳女演员奖,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变化大吗?

  何赛飞:我知道你想问:金鸡奖之后我的片约是不是多了一些?获奖会加深大众记忆。可能这个导演本来没想到我,因为看到金鸡奖了,某个角色第一时间让我来试一试,这是有可能的。有好的创作机会,我还是不愿意放弃。我选剧本的标准一直没有变,就是戏好看、剧组班底好。我觉得,也不要太忙吧,还是保持前几年不要很忙、不要很闲的步调。

  周末周刊:兔年即将结束,龙年在望,新的一年,您给自己定目标了吗?

  何赛飞:去年是我的本命年。有很多人说,本命年坎坷多,我觉得,我还是蛮好的,拿了金鸡奖还不算顺利吗?这么美好的一年,对不对?新的龙年,我争取多拍几部戏,电影、电视剧都会有,我还计划演新的话剧。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向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视频致贺

  • 焊花璀璨,铸就制造强国之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