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一年,难以忘怀的“音乐之声”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这一年,难以忘怀的“音乐之声”

来源:解放日报2024-02-09 10:27

  过去的这一年,沪上各大音乐舞台可谓群星汇聚,国内外的优秀音乐家在这座城市留下了精彩动人的旋律。

  我们邀请知名乐评人张可驹根据不同的音乐体裁及类别,回顾这一年申城舞台上令人难忘的音乐演出。

  ■张可驹

  令人惊艳的管弦乐演出

  2023年9月21日,俄罗斯指挥泰斗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指挥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

  这位年过九旬的指挥大师从俄派音乐的黄金年代走来,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又与他合作了数十年之久,这场宗师级别的演奏,让观众领略到根植于传统,又有所变化的伟大成就。

  2023年10月24日,库伦奇斯与音乐永恒乐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

  在古典音乐的舞台上,真正的明星演绎者都有一种既能驾驭现场又能深度感染听众的能力。库伦奇斯与音乐永恒乐团即是如此,他们的演奏有一种根基扎实的感染力。

  2023年12月16日,指挥家迪图瓦携手大提琴家卡普松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音乐会令人难忘。迪图瓦几乎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上海交响乐团的潜能,也尽显一代协奏曲指挥家的本色,让卡普松在台上真正地尽情发挥。不过,最惊艳的仍是迪图瓦诠释法国音乐的天赋。

  充满个性的独奏会

  2023年4月1日,钢琴家陈韵劼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演艺厅演奏了作曲家福雷的钢琴独奏作品与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

  陈韵劼对福雷作品的演绎充满高级技巧和高级品位。而下半场的《12首超技练习曲》则体现了真正的速度、紧张度与技巧张力的融合,展现了钢琴家是如何在抒情的意境中保持情感的高能。

  《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版本众多。2023年5月14日,法国钢琴家大卫·弗雷在上海音乐厅弹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与当下种种光怪陆离的演奏相比,弗雷的弹法不算特别抢眼,但仔细聆听就会发现他有着自成一体的诠释思路,在音乐表现上有很多亮点。

  在紧接着的6月24日,上海音乐厅迎来了著名钢琴家波格莱里奇的钢琴独奏会。这位被乐迷们称为“波哥”的钢琴家,以顶级的技巧融合深邃的洞察力重构了作品的舞台形象。他将前些年过分夸张的个性视角收敛了起来,进入到一种细水长流的平衡状态。

  10月8日,上海音乐厅再度传出《哥德堡变奏曲》的动人旋律,这一次是瑞士古键盘乐器演奏家米歇尔·克伊奈用羽管键琴演奏的。克伊奈不愧为著名羽管键琴家古斯塔夫·莱昂哈特的高足,是其音乐精神的传承者。他们的演奏中有慷慨陈词的句法,有鲜活而不陈腐的性格,更有爱与深度。

  2023年12月1日,陈萨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钢琴独奏会,是我在上海听陈萨的独奏会中整体质量最佳的一场。从曲目的安排,到针对性地解决演绎难关,再到诠释自己对音乐的观点,每一个环节都很好。

  法国钢琴家艾马尔是一位很难被归类的钢琴家。2023年11月28日,他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了钢琴独奏会,演奏了利盖蒂、贝多芬、肖邦、德彪西的作品。尽管这位著名钢琴家已迈入高龄,但他在弹奏超难练习曲时依然纵横自如,技巧强悍。更重要的是,他的整个演奏系统——从手指技巧到风格表现依旧强大无碍地运转着。

  百花齐放的室内乐

  2023年3月12日,GCG合奏团在黑石园区的TRI第三空间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的《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的回忆)》。这是一个青年演奏家的组合,他们形成未久就已经能出色地演绎老柴的这部杰作。他们尊重弦乐器本身的音响之美,对优美旋律的刻画也有其敏感性。

  2023年6月20日,钢琴家张橹与小提琴家唐韵、中提琴家施宇成等人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演艺厅演出了莫扎特室内乐专场。这是上海交响乐团“莫扎特盲盒”系列的最后一场。唐韵的演奏风格优美,对莫扎特的作品颇有心得。而张橹则把自己在指挥方面的结构观投射在钢琴键盘上。

  钢琴家何宁与张天然的四手联弹组合已连续数年在上海演出,每一次的曲目设计都极为用心。2023年7月22日,何宁与张天然在大宁剧院演奏了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他们的演奏中有一种音乐舞台上不多见的东西,那就是趣味和品位的结合。

  孙榆桐与郭煦是一个新晋双钢琴组合。去年7月28日,他们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的双钢琴版,力求将独奏家的形象带入双钢琴演奏。这次音乐会的亮点不少。

  优秀的演奏家有一种魅力,就是观众已经熟悉他的演奏特点,但依然能常听常新,青年圆号演奏家曾韵就是如此。去年8月17日,他与钢琴家韦子健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颇有特点,担任柏林爱乐乐团圆号首席的曾韵厚积薄发,演奏中有一种细水长流的内蕴。

  小提琴家王之炅也有这样的魅力。去年10月20日,她与钢琴家王鲁合作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奏鸣曲。他们的演奏融合了很多高级的音乐技巧,音乐的层次非常丰富,真挚且感人。王鲁的钢琴部分也很美妙,两件乐器构成了真正的平衡。

  去年11月24日晚,听完上海四重奏成立40周年的纪念演出,我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为了贝多芬的《a小调第十五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也为了古今皆同的情感。

  著名的鲍罗丁四重奏标志着当代四重奏演出的天花板。去年12月9日,他们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了老柴、拉赫玛尼诺夫与肖斯塔科维奇极为深沉厚重的曲目。整场音乐会的聆听体验可以概括为“经历了漫长的辛苦,最终追寻到开阔与幸福”。在很多老牌名团古风荡然甚至只能“听个情怀”的当下,鲍罗丁四重奏可以说是逆势冲顶。

  顶尖水准的协奏曲演出

  2023年9月24日,小提琴家宁峰与新古典室内乐团合作在上海音乐厅演出了巴赫与维瓦尔第的作品。

  宁峰对维瓦尔第《四季》的演绎十分精彩。他和新古典室内乐团的年轻音乐家们精心设计了这场演出,观众能听到如此走心、有品质且有说服力的《四季》实属不易。

  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演绎过剩”了,但是真正有说服力的演奏却不多见。今年1月14日,钢琴家邓泰山与杨洋指挥的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邓泰山不仅具有当代顶尖的钢琴演奏技巧与风格,而且还有理想的大局观与深入的洞察力。

  难得一见的系列演出

  今年1月6日至8日,钢琴家周善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演艺厅演奏了5场跨度达500年的键盘音乐作品。他通过这5场独奏会纵览键盘音乐的历史,是非常可贵的系列演出。这位青年钢琴家选择曲目的眼界十分开阔,并围绕着自己的艺术目标,对技巧进行了深入的磨炼,精湛手笔甚多。

  有品质的声乐演出

  去年12月17日,男中音歌唱家周正中与钢琴家冯佳音合作,在上海音乐厅演出了俄系与德奥艺术歌曲。拉赫玛尼诺夫悠长而沉郁的旋律线条,融合了音乐化的语言,而舒伯特优美的旋律轮廓则融合了细腻考究的吐字。

  回声(Echo)合唱团的演出每每令我佩服。2023年12月24日,回声合唱团与回声少年合唱团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了音乐会。听孩子们唱《Over the Rainbow》,以及黄自所写的歌咏季节风物的作品,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德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马蒂亚斯·格内以艺术歌曲的演绎享誉全球。今年1月5日,他与陈萨演绎的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是一场令人惊喜的演出。这位歌唱家不愧为高水准的艺术歌曲演绎者,他塑造的音乐形象既有深入的考虑,也有丰富的层次。而陈萨的钢琴部分也弹出了应有的分量。

  令人瞩目的新人

  俄罗斯青年钢琴家安娜·盖纽申涅是2022年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银奖获得者。这位钢琴家力求让自己深入俄派音乐的真正内核。她拥有一双会“歌唱”的手,以及多层面音乐表达的成熟性。去年9月26日,她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2021年,年仅17岁的饶灏进入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决赛并一举成名。近两年来,他的技巧与风格都日渐成熟。他于去年6月10日在上海音乐厅的演奏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尤其是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让人难忘。

  钢琴家王紫桐是一位值得关注的新人。她弹奏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流露出一种简洁高雅的美,令人一听就感到惊艳。去年6月8日,她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奏表现出很强的控制力和分寸感,非常可贵。

  年少成名的钢琴家鞠小夫近年来的进步大超预期。去年8月6日,他在上海音乐厅演奏的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可以说对作品有着相当深入的思考,但他并没有把过多的设计感流露于表面,技巧的磨炼也有的放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