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戏里戏外的人生交错——评电影《热辣滚烫》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戏里戏外的人生交错——评电影《热辣滚烫》

来源:文汇报2024-02-22 09:42

  刘永昶

  甫一亮相,《热辣滚烫》票房便领跑春节档电影。不仅如此,与之相关的讨论,诸如贾玲的减肥,女性的独立,电影的翻拍,喜剧的忧伤等等,扎扎实实地成为网络世界的热点话题,成就了贾玲继独立执导《你好,李焕英》之后又一次票房传奇。

戏里戏外的人生交错——评电影《热辣滚烫》

  既不是符合影像工业生产形态的奇观大片,也不是根植现实振聋发聩的原创作品,该片的成功实际上隐隐暗合了互联网语境中“流量为王”的传播法则。戏里是故事,戏外也是故事,当乐莹/贾玲以矫健的身姿跃上拳击台,影片便以双重叙事的样态占据了春节档电影声量场的高地。

  戏里:失意者的成长叙事

  不需要观众的烧脑思量,也没有紧张刺激的戏剧漩涡,《热辣滚烫》一线串珠式的叙事结构格外简单清晰。大体上,本片只是杜乐莹的独角戏——其他所有的人物设计都只是为了推动主人公的人生逆旅。所以父母的亲情只能“蜻蜓点水”,妹妹的存在是为了证明乐莹的“百无一用”,拳击男友的功用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映衬,远房表妹的“口蜜腹剑”把姐姐推到绝望的悬崖,烧烤店的老板和同事要么“添油加醋”、要么“雪上加霜”。

  反常态反逻辑的次要人物当然并不重要,他们不需要立体的人物性格,也不需要有个人的经历交代;他们和逼仄的市井、暗淡的居室一起,联袂组成了一个主人公在其间节节败退、无法直面却又始终难以逃离的故事布景。这个布景是冰冷的,越是冰冷,越是将主人公封冻在人生的困境;越是冰冷,也才越能在反差对比中凸显未来拳击台上的“热辣滚烫”。

  看起来,影片就像是丑小鸭童话的翻版,但它又没有清楚交代丑小鸭最终是否变成了白天鹅?一场对比鲜明、力量悬殊的拳击比赛中,主人公依然被雨点般的拳头暴击。这似乎是她失意人生的残酷缩影——重重倒在地上的她照例又是输了;但不同的是,此时她已经能够扛下所有的击打,并且可以找准机会给对手来一次竭尽全力的反击,因此她其实已经赢了那个一直失败的自己。

  那么,她是否成为白天鹅就已经不是核心命题,因为她开始能够走自己的路,从此摆脱了丑小鸭沮丧、失落的悲观心理。由此,影片完成了之于一个失意者的成长叙事。

  何以成长?何谓成长?一个精心设计的固定全景长镜头构成了作品的整体隐喻,也揭示了创作者所要急切表达的主题。风雨之夜,昏黄的街灯反衬得夜空更加黑暗,再一次受挫的主人公远远地走入画面里的居民楼。此时,楼道里的灯伴随着乐莹的爬楼身影渐次亮起,又渐次熄灭;及至乐莹走进自己的家门,房间里的灯就再也没有熄灭。在叙事的层面,乐莹房间的灯被赋予了闪回倒叙的联结功能;在象征的层面,暗夜的灯光实际上就是主人公信念的光亮、希望的光亮。只要有光亮,哪怕再微弱,它也能照亮并温暖整个心灵世界。

  乐莹的成长正在于她从练习拳击开始,发现并看到了自己心底深处的光亮——这让她的生命终于可以迸发出簇簇光焰。当然,乐莹最终并没有赢得一场畅快淋漓的胜利,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又不符合故事的常态,因为观众们多少习惯了命运眷顾人生反转的叙事范式。吊诡的是,没有胜利的乐莹依旧给观众们带来了“爆燃”的观影体验,只不过,这里走上前台的真正主角已然是演员贾玲。

  戏外:成功者的励志叙事

  毋庸置疑,贾玲与过去判若两人的飒爽英姿成为影片最劲爆的营销卖点。为此,贾玲甚至在影片杀青后在公众面前整整“消失”了一年。期待“消失的她”,惊叹“换颜的她”,感佩“坚韧的她”,成为很多观众在观影前后的相似心理。尽管在电影史上,演员为契合影片要求改变身体形态而付出努力、作出牺牲是家常便饭,但贾玲“减肥”的具身叙事,则容纳了容貌焦虑、女性自主、时代压力、社会偏见等更多内涵,也就更能集聚观众的注意力。

  事实上,瘦身的贾玲无论出演哪部影片,都会是精彩亮相。而最终选择拳击运动题材,显然是整个制作团队刻意而为——因为拳击训练及对抗的影像塑造大可以将减肥过程和成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影片上下半场之间会有显豁的割裂感。上半场是小人物乐莹的悲喜浑陈,下半场则变成贾玲的奋发图强。原本观众们随着剧情推进正待入戏,却恍惚间被腾挪跳跃的拳击演练带出戏。是乐莹,还是贾玲?显然,失意者的光亮远远没有成功者的光芒来得夺目。

  从小品演员到电影导演,从令人捧腹的喜剧小品到创造票房奇迹的影片《你好,李焕英》,贾玲都是当仁不让的成功者形象。如今她还要亲自示范,展现一次演艺圈最成功的减肥行动,怎能不引发万众瞩目?因此,作为一部故事片上映的《热辣滚烫》,自然就毫不掩饰地呈现出直截了当的纪录片格调。

  每一次深蹲,每一次奔跑,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挥汗如雨,每一次咬牙坚持,每一次泪流满面,影片中那一大段快节奏的魔鬼式训练混剪,是属于乐莹的高潮情节,更是属于贾玲的“英雄”本色。于是,当主人公推门而出,亮出完美的肌肉线条,坚定自信地从场馆通道走向赛场;当她在拳击台上敏捷地闪躲、出击、挥拳、防御,就成了摄影师和剪辑师最爱的瘦身成果汇报素材。在片尾彩蛋中,贾玲八次不同时间段的出场试镜,日常训练中的各种花絮,以及那些从瘦身日志中摘抄的发自肺腑的感言,不仅强化了观众们对贾玲“凤凰涅槃”过程的认知,也隐约暗示了一部关于贾玲瘦身的纪录片大约已经制作完成。

  故事片始,纪录片终,乐莹的失意人生交错着贾玲的快意人生。前者是现实,后者是梦幻,观众其实并不在意《热辣滚烫》的作品形态是什么或者谁是真正的主人公,他们要的是在春节的假期中做一场痛快的白日梦。在这个意义上,贾玲的梦便也成了大众的梦。

  另一重交错:原版与翻拍

  安藤樱主演的日本影片《百元之恋》是《热辣滚烫》翻拍的原版。购买了版权的制片方当然不需要对此讳莫如深,但在所有的宣发营销中,所谓原版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从一路挫败的失意人设到练习拳击的核心剧情,从叙事节奏的控制到镜头语言的形态,甚至部分精彩的台词对白,两部作品都高度地相似。你可以说,《热辣滚烫》之于原版的还原度很高;但换言之你也可以说,本片的创新度显然是不高的。

  在当代电影产业的商业环境中,“翻拍”是中外皆有的跨文化交流惯例。但翻拍的创作要义在于本土化的移植与再造,进而实现文本意义的流变与丰富。以此标准观之,《热辣滚烫》的翻拍就显得流于浅表的皮相。

  来看《百元之恋》,其“百元”的消费符号分明喻示着当下日本的底层社会氛围,而主人公一子的颓唐沮丧情绪则普遍存在于社会压力之下逃离现实的青年人中。因此,一子和她的身边人一样,是非常真实的“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具有深刻的社会认知价值。相较之下,《热辣滚烫》中的乐莹就显得漂浮。“拿来主义”的环境设置与人物关系并不契合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于是小品化的夸张、揶揄、嘲讽便成了影片最常见的情节填充手段。这些手段自然可以充当人们观影过程中的爆米花笑点,但实在难以帮助人们触摸到能够感同身受的现实痛点。

  无论如何,贾玲的《热辣滚烫》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仅仅两部独立执导影片,就已经让贾玲跻身中国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行列。那么此时,人们对贾玲的期待就不会止于急于求成的流水线产品,或者省心省力的翻拍产品。她和她的团队,大约已经拥有极为丰沛的创作资源——无论是人力、技术还是资本。人们有理由就像期待贾玲在《热辣滚烫》中的华丽变身一样,也有理由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成为脱胎换骨的现实力作。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