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贾玲:拼尽全力就是赢了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贾玲:拼尽全力就是赢了

来源:北京日报2024-02-23 10:29

  记者 王金跃

  《热辣滚烫》公映13天,票房已突破31亿元。但在贾玲看来,自己从未过多考虑票房,相比观众对于“减肥”话题的兴趣,她更希望出现在热搜上的词是“爱自己”,“未来的日子,我要爱自己,这是我通过电影最想表达的。”

  多聊电影少聊“减肥”

  早在《你好,李焕英》公映前,贾玲就有了要把日本电影《百元之恋》进行本土化改编的想法,她尤其喜欢影片的结尾部分,32岁的宅女斋藤一子第一次参加拳击比赛,对手是连续四年的拳击冠军,虽然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但斋藤一子依然凭借自己的毅力坚持到了最后。“我觉得人生的常态就是输,但只要你在过程中拼尽全力,就是赢了,这是另外一种燃的方式。”贾玲说。

  贾玲在改编时发现,生活中的自己跟《热辣滚烫》中的乐莹相差很大,自己之前给观众的印象是开朗活泼,喜欢带给大家笑声,而乐莹却被设定为一个腼腆内敛的人,“她是那种一有人对她好,就愿意付出双倍乃至很多倍的好去回馈的人,不太会表达,也不懂得去拒绝,所以受到了很多委屈和伤害。”贾玲觉得自己以往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过于讨巧,“所以我只能增重到让观众有一点点的陌生感,才能打破观众的惯性思维。”她决定采用“先增重再减重”的方法。“我从170多斤开始增重,一直增加到210斤,然后再减重100斤,按照我1.66米的身高,一个标准女拳击手的体重应该在54到57公斤之间。”

  贾玲在电影公映前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露面,一个主要原因是想躲避“减肥”话题,她知道,只要一露面,很快就会成为一个爆炸性话题,每个人都会轮番问她关于减肥食谱、运动项目、减肥心态和如何塑形等话题。她再三强调:“《热辣滚烫》不是一个减肥主题的电影,希望观众看完电影后,多聊些跟电影有关的内容。”

  擂台上扛住对手两分钟击打

  贾玲说,自己之前并没有太关注拳击比赛,但UFC格斗比赛亚洲首位世界冠军张伟丽的大名她还是知道的。为了让自己贴近拳击选手的形象,她的学习目标就是张伟丽。在经过刻苦训练后,她的身上逐渐有了“腱子肉”和清晰可见的腹肌,相比重拳的威力,她对自己的“躲闪”动作更加有信心,“虽然跟张伟丽比还差得很远,但我会经常问自己:有没有尽全力?如果尽全力了就好。”

  最大的改变是眼神,从乐莹一开始的怯懦、躲闪,到后来的坚定和凌厉,贾玲的努力让人物有了可信度。“我不想在身材上大做文章,更多强调乐莹的拳速变得越来越快,眼神更加坚定。”

  影片一开始,就是戴着拳套的乐莹走过一条长达12米的通道,即将登上擂台。在拍摄这场戏前,贾玲无数次地设想过自己出场的姿态一定要很帅,但等到真正拍摄的那一刻,没走几步,她突然觉得百感交集,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她头一扭,眼泪突然奔涌而出,这一刻,她仿佛跟乐莹合二为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哭了,这12米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一年来的付出和努力,也可能是我人生的42年,中间花费了多少心血在里面,才走到这里。”

  跟贾玲在擂台上演对手戏的是一位拿过多次拳击冠军的选手,贾玲告诉她,拍摄的时候一定要真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自己在挨拳后的真实表情。片中第二回合比赛有一个长达两分钟的长镜头画面,乐莹在被多次击倒后,一次次顽强地站了起来。拍摄前贾玲告诫自己,一定要扛住对手的两分钟,“如果我能扛住,我就能拥有这个镜头,不然的话,只能用镜头来剪接,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这也是贾玲在片中最难忘的一场戏。

  第三部作品还是现实题材

  在凭借《你好,李焕英》一鸣惊人之前,贾玲经历了漫长的奋斗之路。她做过8年相声演员,然后改做小品和综艺,凭借活泼开朗的个性,逐渐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但人生从来都无法预设,当执导《你好,李焕英》的机会来临时,贾玲及时地抓住了,“我觉得电影这个载体更加适合我这几年想要表达的东西。”她笑称,拍摄《你好,李焕英》时,自己完全不懂电影,“但很多事情经历过一次后,你就会有收获。”

  《你好,李焕英》已经被索尼影业买下了英文版翻拍权,贾玲透露,目前剧本还在创作中。2月10日,索尼影业宣布,将再度跟贾玲合作,已获得《热辣滚烫》的全球发行权(不含中国内地及日本)。贾玲的第三部导演作品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转念花开》,贾玲、张小斐和杨紫将再度合作。

  大好前景正在贾玲面前徐徐展开,当问起今后是否会在职业导演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时,贾玲仰头哈哈一笑,露出标志性的酒窝,“没有想过,我觉得要看心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 南开大学:让梦想“带电”,为祖国“发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2024-12-12 10:16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