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贾玲:拼尽全力就是赢了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贾玲:拼尽全力就是赢了

来源:北京日报2024-02-23 10:29

  记者 王金跃

  《热辣滚烫》公映13天,票房已突破31亿元。但在贾玲看来,自己从未过多考虑票房,相比观众对于“减肥”话题的兴趣,她更希望出现在热搜上的词是“爱自己”,“未来的日子,我要爱自己,这是我通过电影最想表达的。”

  多聊电影少聊“减肥”

  早在《你好,李焕英》公映前,贾玲就有了要把日本电影《百元之恋》进行本土化改编的想法,她尤其喜欢影片的结尾部分,32岁的宅女斋藤一子第一次参加拳击比赛,对手是连续四年的拳击冠军,虽然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但斋藤一子依然凭借自己的毅力坚持到了最后。“我觉得人生的常态就是输,但只要你在过程中拼尽全力,就是赢了,这是另外一种燃的方式。”贾玲说。

  贾玲在改编时发现,生活中的自己跟《热辣滚烫》中的乐莹相差很大,自己之前给观众的印象是开朗活泼,喜欢带给大家笑声,而乐莹却被设定为一个腼腆内敛的人,“她是那种一有人对她好,就愿意付出双倍乃至很多倍的好去回馈的人,不太会表达,也不懂得去拒绝,所以受到了很多委屈和伤害。”贾玲觉得自己以往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过于讨巧,“所以我只能增重到让观众有一点点的陌生感,才能打破观众的惯性思维。”她决定采用“先增重再减重”的方法。“我从170多斤开始增重,一直增加到210斤,然后再减重100斤,按照我1.66米的身高,一个标准女拳击手的体重应该在54到57公斤之间。”

  贾玲在电影公映前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露面,一个主要原因是想躲避“减肥”话题,她知道,只要一露面,很快就会成为一个爆炸性话题,每个人都会轮番问她关于减肥食谱、运动项目、减肥心态和如何塑形等话题。她再三强调:“《热辣滚烫》不是一个减肥主题的电影,希望观众看完电影后,多聊些跟电影有关的内容。”

  擂台上扛住对手两分钟击打

  贾玲说,自己之前并没有太关注拳击比赛,但UFC格斗比赛亚洲首位世界冠军张伟丽的大名她还是知道的。为了让自己贴近拳击选手的形象,她的学习目标就是张伟丽。在经过刻苦训练后,她的身上逐渐有了“腱子肉”和清晰可见的腹肌,相比重拳的威力,她对自己的“躲闪”动作更加有信心,“虽然跟张伟丽比还差得很远,但我会经常问自己:有没有尽全力?如果尽全力了就好。”

  最大的改变是眼神,从乐莹一开始的怯懦、躲闪,到后来的坚定和凌厉,贾玲的努力让人物有了可信度。“我不想在身材上大做文章,更多强调乐莹的拳速变得越来越快,眼神更加坚定。”

  影片一开始,就是戴着拳套的乐莹走过一条长达12米的通道,即将登上擂台。在拍摄这场戏前,贾玲无数次地设想过自己出场的姿态一定要很帅,但等到真正拍摄的那一刻,没走几步,她突然觉得百感交集,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她头一扭,眼泪突然奔涌而出,这一刻,她仿佛跟乐莹合二为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哭了,这12米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一年来的付出和努力,也可能是我人生的42年,中间花费了多少心血在里面,才走到这里。”

  跟贾玲在擂台上演对手戏的是一位拿过多次拳击冠军的选手,贾玲告诉她,拍摄的时候一定要真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自己在挨拳后的真实表情。片中第二回合比赛有一个长达两分钟的长镜头画面,乐莹在被多次击倒后,一次次顽强地站了起来。拍摄前贾玲告诫自己,一定要扛住对手的两分钟,“如果我能扛住,我就能拥有这个镜头,不然的话,只能用镜头来剪接,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这也是贾玲在片中最难忘的一场戏。

  第三部作品还是现实题材

  在凭借《你好,李焕英》一鸣惊人之前,贾玲经历了漫长的奋斗之路。她做过8年相声演员,然后改做小品和综艺,凭借活泼开朗的个性,逐渐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但人生从来都无法预设,当执导《你好,李焕英》的机会来临时,贾玲及时地抓住了,“我觉得电影这个载体更加适合我这几年想要表达的东西。”她笑称,拍摄《你好,李焕英》时,自己完全不懂电影,“但很多事情经历过一次后,你就会有收获。”

  《你好,李焕英》已经被索尼影业买下了英文版翻拍权,贾玲透露,目前剧本还在创作中。2月10日,索尼影业宣布,将再度跟贾玲合作,已获得《热辣滚烫》的全球发行权(不含中国内地及日本)。贾玲的第三部导演作品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转念花开》,贾玲、张小斐和杨紫将再度合作。

  大好前景正在贾玲面前徐徐展开,当问起今后是否会在职业导演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时,贾玲仰头哈哈一笑,露出标志性的酒窝,“没有想过,我觉得要看心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 中国向中埃塞农业减贫示范村捐赠一批农业设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