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传承文明的事业,师德需要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新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明确要求“精选体现正确价值导向的优秀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组织和引导师范生、教师阅读观看,加强价值引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师范生、教师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其中,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它们以历史上的教育家为原型,以人物传记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一大批榜样型教师,这些影像蕴含着鲜明生动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实践表明,在数字时代,自觉向优秀的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学习,充分利用含有教育家精神的影视作品开展师范生教育和一线教师培训,是培养“大国良师”“未来教育家”,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在影视作品中“看见”教育家精神
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六方面,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但是,仅仅从形而上的层面解读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很难完全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我们看来,蕴含教育家精神的影视作品提供了非常好的答案,它们特有的多模态媒介特性,能够将教育家精神具象化、意象化,我们不仅能够由此“看见”教育家精神,而且能够以其中的教育家为榜样,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在影视作品中“看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在《希望在人间》(1949)和《流亡大学》(1985)两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抗日期间大学教授邓庚白和国立江南钱江大学校长江炜成将教育与个人前途、家国命运结合起来,坚韧不屈、抗日救亡的爱国精神。在纪录片《先生》(2012)中,我们看见了民国初期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十位大先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使命感筑牢教育改革之路的悲天悯人情怀。在人物传记《黄大年》(2018)中,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在影视作品中“看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在《刘天华》(2000)中,我们看到了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在专业技艺上追求真理,在职业操守中恪守道德的高尚精神。在《守望青春》(2021)中,我们看到了以曲建武为原型的高校辅导员,在40年的工作经历中以身示范,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伟大人格。在大型纪录片《良师》(2020)的“解惑”部分,我们看到了叶连平、代建荣和黄偲偲三位老师在免费补习、特殊教育、班主任工作方面的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
在影视作品中“看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在《张丽莉老师的故事》(2013)中,我们看到了张丽莉老师扎实学识、因材施教的专业素养。在纪录片《先生》(2012)中,我们看到了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立足社会现实、因材施教的办学智慧,同时也看到了竺可桢传道授业解惑的生命追求。在《良师》(2020)的“授业”部分,我们看到了古丽加汗、李永乐、张志勇和杨秀丽四位老师以探索为擎,在课堂之外、云端网络、田间地头传授知识的创新实践与扎实学识。
在影视作品中“看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在《叶圣陶在甪直》(2006)中,我们看到了叶圣陶排除万难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求变求新的精神。在纪录片《先生》(2012)中,我们看到了张伯苓、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求是创新,将教育扎根实践大地的笃行精神。在人物传记《李保国》(2018)中,我们看到了全国优秀教师李保国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推广新技术、传播科学思想的躬耕精神。
在影视作品中“看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在《冯志远》(2007)、《孟二冬》(2009)以及《最后的讲座》(2010)中,我们看到了上海青年教师冯志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以及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郭力华自愿支教、重教爱生、无私奉献的伟大品格。在2022年由上海教育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先生》系列专题片中,我们看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大爱无私、锐意改革的奉献精神。在2023年上映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中,我们看到了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老师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的人间大爱。
在影视作品中“看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决裂》(1975)中,我们看到了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龙国正坚持开门办学,胸怀天下,肩负起社会主义使命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传记《孔子》(1991)中,我们看到了他施礼于人,致力奉献教育事业的博大情怀。在《永贻芬芳》(2010)中,我们看到了我国高校发展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吴贻芳推进平民女子教育,以文化人的“大我”情怀和“人文”精神。在《良师》(2020)的“传道”部分,我们看到了张桂梅、张廷芳和曲比史古三位老师在群山之中、在雪域高原、在贫困地区以弘道为己任,克服困苦,传播教育的广阔胸襟。
影视作品中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精神描绘了强国之师的师表形象,凝聚了强国之师的内在气质,锻造了强国之师的精神风貌,揭示了强国之师的深层特质。因此,积极发挥影视作品中教育家精神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仅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而且为我们今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动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师德需要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蕴含教育家精神的影视作品塑造了师德典型,对讲好师德故事、弘扬楷模精神具有感召力量。并且,影视作品中塑造的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和教育进步的关键,更是明确师德要求,学习师德楷模,遵守师德规范的重要体现。对于师范生而言,通过学习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精神,能够领悟教育家所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卓越教育实践、高尚人格魅力;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能够真切感悟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的成长经历,锤炼道德修养,内化道德理念;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能够筑牢立德树人的能力基础,为培养未来强国之师注入强劲动力。
指明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方向,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向着教育家型教师发展,这不仅是加强教育生活中的实践行为,还是一种教育反思活动,更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根本遵循。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精神是帮助在职教师树立全面发展观、人人成才观、终身学习观、系统培养观的有益参照,也是强化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激情、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的理想镜像,值得广大教师充分学习,融会贯通,内化教育家精神,外化教育家行动。
丰富数字时代育人手段,引领教师教学创新。在数字时代,影视作品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文化方式,对于教师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从悦耳悦目到养脑养心,从欣赏鉴赏到分析应用,教师教学的手段日益丰富,教学的内容也不断与时俱进,开放创新。尤其是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精神,大大提高了教师在实践中探索的方向和动力,帮助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在教学内容上包容丰富,在教学目标上精准开放,在教学评价上综合多元。
影视作品中教育家精神的应用方式
从1949年的《希望在人间》到2023年的《我本是高山》,从古代教育家至当代的“大先生”,在时代和技术的加持下,创新的是日益丰富的优秀影视作品,赓续的是教育家的核心精神。为了更好的利用、发挥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精神来引领师范生卓越成长、激发一线教师内生动力、成就高校教师向“大国良师”迈进,仅仅“看见”还不够有力,仍需要探索发挥影视作品中教育家精神的方式,以将其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首先,要将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师范生教育培根铸魂。影视作品中教育家精神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形态,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涵育人才,为师范生教育培根铸魂。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蕴含教育家精神的影视作品作为能够彰显真善美的优秀文化,若能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师范生教育中恰当使用,则是培养未来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文化宣传的有力举措。
其次,要完善以影视资源为核心的数字化平台体系搭建,为一线教师培训赋能。一线教师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育才的中坚力量,正所谓“立人者必先立己,达人者必先达己”,因此,为保证一线教师永葆活力、坚定信念,要定期为一线教师“充电”。一方面要为平台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合理优化影视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另一方面要健全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培训课程内容。将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作为优秀案例,实行线上学习观摩线下模拟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这不仅可以拓展培训渠道,还能保障一线教师通过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不断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最后,要创新蕴含教育家精神的影视作品的应用方式,为高校教师发展蓄力。当前,高校教师利用影视作品开展理论教学已渐成气候,但受制于影视作品相对匮乏,应用方法陈旧单一,课堂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扩充塑造教育家精神的影视资源。不仅要继续从已有的影视作品中深挖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影视作品,还要加强新的影视资源的创造能力,以卫兴华、高铭暄、顾明远等更多的教育家为原型,拍摄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影视作品,在创造实践中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血液,内化于心,传承发扬,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创新高校影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者的影视鉴赏能力,使其能够自觉有效地将影视作品中的教育家精神充分解读出来,这不仅是有效学习影视作品中教育家精神的前提,更是新时代提高教师教育者媒介信息素养,向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大先生”发展的必要过程。
(作者于晨芳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荣伟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