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李夏至
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因春节档央视节目安排,“断更”一个多月后,上周末在央视综合频道恢复播出。
延续此前节目的核心形态,第十期“王安石篇”由主持人撒贝宁、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岩组成“文脉探访团”,在千年的时空中来回“穿梭”,对话由演员杨志刚扮演的王安石,试图还原这位“拗相公”不移骥骜之气、不坠鸿鹄之志的一生。
撒贝宁携杨志刚饰演的王安石来到千百年后的鄞州区,实现后者重游旧地的愿望。
节目全面展现了王安石文风的转变过程,他从年少时感怀《伤仲永》,到感怀政务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文风和写作风格,从继承韩愈文以明道的理念,到晚年“退休”后转向“荆公体”,王安石的作诗技巧在历史过程中逐渐精进,直至达到了一生诗艺的高峰。从早年的《伤仲永》《登飞来峰》《游褒禅山记》,到晚年的《元日》《梅花》等,节目截取了多个关键历史时刻,展现了王安石为文坛创作这些千古佳作的过程,以接近重述文学史的完整性呈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成就。
节目中,演员杨志刚凭借丰富的表演经验,生动再现了王安石的生活日常,用实力演绎何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宗师风骨。王安石与妻子的夫妻感情也有所体现,节目中展示了吴氏(王靖云饰)本人的文采,也用不小篇幅表现了王安石夫妇彼此扶持、不离不弃的深厚感情,在常规的文采和政务内容之外,丰富了唐宋八大家系列节目中历史人物的生活侧面。
相对于其他唐宋八大家多以文学成就见长,王安石是八大家中少见的文功与政务兼长的大家之一。从节目的呈现也能看出,文学并不是王安石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在他看来,政治理想的实现更为重要。节目采用不少篇幅展示王安石的政治成就,他在鄞县为官时用13天走遍14乡,竭尽全力解民忧、惠民生,考察水利、治理干旱、调试刻漏、平抑粮价等治理措施不仅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蓝本,也传承于后世。
“人间未有归耕处,早晚重来此地游。”节目最后,主持人撒贝宁携手“王安石”来到千百年之后的鄞州区,完成后者重游旧地的愿望。如今的鄞州区,公园、街道、庙宇等大多用王安石的名字命名,当地也已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更是著名的院士之乡。采用虚拟时空穿梭方式,假设历史人物回到当代的手法在节目中频繁使用,让节目能够脱离文学人物传记的内容局限,真正透过人物的个人史回望这些关键时刻,将文学大家的社会影响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呈现,而这也成为文化类节目得以升华的关键,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主题就此得到有效体现。
在参与节目录制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岩看来,《唐宋八大家》每一集通常都会选一些经典语句、诗文作为点睛之笔,同时从每个人物身上提炼出一种精神品质,寻找与当下社会的契合点。“比如,讲述王安石的诗文,引《游褒禅山记》里的名言,体现他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介绍《伤仲永》,讲的是如何从一个长远角度来培养孩子;叙述王安石的生平经历,凸显他扎根基层的实干精神;尤其是重点突出了他面对积弊,以‘三不足’精神坚决推行改革的气魄。”林岩认为,引用这些脍炙人口又与时代精神契合的故事和诗文,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自然也会是当下的人们理解古人的一个切入点。”
节目档案
创新节目模式直击名篇诞生瞬间
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去年11月10日推出,是首档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播出后好评不断。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搭建“古今双向穿越”的核心架构,通过“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的节目模式,揭秘一代宗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直击传承千载的“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