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蒙古族长调传唱得更远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让蒙古族长调传唱得更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3-19 10:17

  苗 春

  采访“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那天,她刚从青海回京。虽然快70岁了,但她依然奔忙于各地的舞台、学校和培训基地。2024年春季学期,她每周要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二连浩特等地的几所中专、大学上课,课表排得很满。今年初,她不慎扭伤脚踝,打了石膏,可她嫌碍事,不到两个月就让医生拆了。

  阿拉坦其其格和她的学员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表演。苏冠明摄

  她的受伤,和忙碌地准备2月初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天津音乐厅的两场“阿拉坦其其格与草原之声内蒙古长调演唱团音乐会”有关。自2008年成立至今,“阿拉坦其其格蒙古长调传承中心”已累计培训1100多人次,这是中心首次举办专场音乐会。从联系演出场所,确定曲目后通过网络把歌谱发给孩子们,叮嘱家长督促孩子学歌、练歌,再把录音发给她订正,到寒假在乌兰察布市艺术学校集中排练十几天,阿拉坦其其格殚精竭虑。演出时,她吃了止疼药,鞋里垫着厚厚的纸,用华美的演出服遮住脚踝上的石膏,陪着她的30多名学员登台,这些学员从学龄1年的8岁孩童,到学龄10余年的高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还有乌兰牧骑的专业演员。

  《旷野》《真善俱美》《茂盛的夏季》《走马》《送别》……演出涵盖潮尔道、民歌、长调、短调及现代原创歌曲等,令观众沉醉其中。阿拉坦其其格压轴演唱了《孤独的白驼羔》和《金色圣山》,深沉苍劲、典雅华丽,赢得热烈掌声。观众舍不得他们谢幕,她和演员们就再唱一遍《赞歌》。她说:“这次就是要用演出的方式鼓励孩子们更积极地学习和传承长调,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歌声让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感受长调的魅力。”

  千百年来,蒙古族长调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不息。牧民们欢聚时唱,劳作时唱,祭奠先人时唱,甚至在母畜不给幼畜喂奶时也唱长调来“劝奶”。近几十年来,一些长调艺术家老去,年轻人生活方式改变,长调呈衰微态势。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阿拉坦其其格主演了国产电影《长调》,讲述一位长调歌唱家遭遇生活变故后失声,最终回到草原重拾信心的故事。影片也表现了流行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让她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肩负的重任。

  阿拉坦其其格演唱的《金色圣山》曾获得国际比赛金奖,歌名“金色圣山”指的是她的家乡内蒙古阿拉善盟海拔很高的巴丹吉林沙漠。她是牧民之女,姥姥、妈妈都是长调高手,三代女性将这首经典长调唱了半个多世纪。她说,青少年时期特别渴望跟专业的老师学唱歌,后来有机会到高校学习,老师们倾囊相授,让她非常感恩,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是她的夙愿。

  2008年,阿拉坦其其格用自己的积蓄在北京后沙峪建起长调传承场所,后来家乡阿拉善右旗在当地给她建了更大规模的培训基地。她利用各种机会寻找喜爱长调的可造之才,在寒暑假无偿教他们唱歌,还为家庭困难的孩子补贴路费。如今,阿拉坦其其格的长调传承培训基地以阿拉善右旗基地为总部,在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克什克腾等地有8个分部。她还常到全国各地开办讲座,将长调艺术传播得更广。

  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评价阿拉坦其其格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最出色”的蒙古族歌唱家之一。她将美声唱法与传统长调唱法融合,创立了一整套自己的唱法,她培训的学员从早唱到晚嗓子不累不哑。她除了教唱歌,更重育人,教孩子们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如传统礼仪、习俗等,受到家长们肯定。

  “我的理想是在一些大型晚会上有蒙古族长调节目。无论走到哪里,蒙古族人都能为当地人唱一首蒙古族民歌。”阿拉坦其其格说,已有学员会唱100多首长调。据悉,乌兰察布市艺术学校计划开设“阿拉坦其其格长调传承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长调等艺术课程。阿拉坦其其格因此会更忙,可她说:“这是最近最让我高兴的事!”

  阿拉坦其其格在音乐会上演唱的《孤独的白驼羔》,歌颂了亲情的伟大、家园情怀的真挚和生命的坚韧不拔。她凭借卓越的艺术造诣、无私奉献的胸怀,为长调的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