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莫让短视频带偏孩子价值观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莫让短视频带偏孩子价值观

来源:北京晚报2024-03-22 10:19

  李霞

  内容夸张没营养、以偏概全误导人、迎合口味易上瘾,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孩子能不受影响吗?据报道,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刷视频的时间久了,行为模式、价值观念跟着跑偏,让人忧心。

  不能说家长杞人忧天,虽然平台纷纷设置了未成年人模式,但规避这种模式的办法五花八门。短视频内容哪来这么大的吸引力,让青少年沉溺其中刷个没完?无非是有的表演夸张,吃个东西挤眉弄眼、做呕吐状,怎么猎奇怎么来;有的含暴力、低俗桥段,打个游戏,一会儿扬言“一刀弄死这个老六”,一会儿疯狂飙脏话、大喊大叫;有的传达怪异价值观,什么“作业纸张很锋利,容易划伤人;写多了作业容易累,会得近视眼”、“珍爱手机,远离作业”,胡话张口就来……这些吸睛的画面,或是污言秽语,或是三观不正,在孩子面前显得尤为刺眼、刺耳。

  关键是,孩子认知尚不成熟、分辨是非真假的能力较弱、又没有自控力,很容易受短视频影响。有些内容,大人看了知道低俗,孩子却偏偏喜欢这些“屎尿屁”的梗,还动不动就模仿一番;大人明白用语规范,孩子却把网络热梗写进了作文里;大人知道有些博主为了吐槽、娱乐故意夸大说辞,孩子觉得“简直说到了我心坎里”,还用学来的话术反驳家长——老师留作业叫“压迫学生”,家长布置学习任务是“破坏亲子关系”,抄写生字单词是孩子“压力源头”。一个个大道理、一顶顶大帽子从孩子嘴里煞有介事地说出来,真令人哭笑不得。

  或许有人会说,看一条短视频问题不大,哪有那么严重。那如果看十条、二十条,还天天如此呢?别觉得危言耸听,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1亿,其中11.9%的未成年用户在工作日平均看短视频超2小时,7.2%的未成年用户在节假日看短视频超5小时。也就是说,对于相当一部分孩子,刷短视频是他们业余生活的全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怎能不受影响?有不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承认,所用手段和方式都是从网上学来的。

  在“全民触网”的时代,孩子完全不接触短视频也不现实,跟着高质量短视频能学好多知识,许多网络热梗也是孩子的社交话题。但教会孩子如何合理用网、不被短视频奴役,值得好好琢磨。除了督促平台制定规范、严把内容关,更重要的是朝夕相处的家长要合理引导。有些家长为图清静,把手机甩给孩子当“电子父母”,孩子怎么会不上瘾?孩子面前,若大人刷视频都没完没了,还怎么以身作则,告诫孩子别眼馋?

  如何与短视频共处,是孩子必上的一课,也是家长的必修课。家长和老师,既不必把短视频当洪水猛兽,也要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网习惯,而不是被短视频牵着鼻子走。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 2025年海南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人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