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贺兰山下唱响跨越山海的深情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贺兰山下唱响跨越山海的深情

来源:北京日报2024-03-25 10:55

  记者 贾薇

  22日至24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首次赴宁夏演出,在距离闽宁镇只有几十公里的宁夏人民剧院,这部描写山海挽手、东西互助脱贫攻坚故事的歌剧受到了热烈欢迎,观众用掌声感谢艺术家的创作,致敬脱贫攻坚路上的带头人。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剧照。

  歌剧《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吊庄移民”政策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百姓告别常年风沙、遍地干旱的故土,克服重重困难,分批次从山里搬迁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开荒拓土,把戈壁滩改造成了塞上江南的动人故事。

  歌剧《山海情》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国家大剧院联合出品。此次歌剧《山海情》赴宁夏演出,是重回故事发生地,也是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进一步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西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印证。

  晚7时的银川,天色还很亮,剧场里已经陆续有观众进来。他们中各个年龄层都有,还有不少小朋友。一位女观众说,这两天朋友圈已经刷屏了,大家口口相传国家大剧院来了,带来了歌剧《山海情》,顶级团队,顶级演出,一定要看一看。不一会儿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剧场工作人员说,平日观众都是卡着点来,今天的入场高峰提前了20分钟。

  晚7时30分,演出准时开始。大幕拉开,天高地阔、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如画卷般铺展开来,不经意间,广袤贫瘠的高原背景一分为二,一队相互搀扶的瘦弱身影艰难走来,“苦瘠甲天下,十年九年旱。路远沟深山连连,一步一声叹……”低沉厚重的歌声响起,一下子将观众带回到西海固贫穷落后的年代。“额滴娘耶,这也太像咧”,惊叹的观众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歌剧《山海情》保留了电视剧中的故事主线和主要人物,得福的耿直热情,水花的灵秀倔强,陈金山的真诚智慧,得宝的聪明果敢……通过民族歌剧独有的表现手法一一呈现在舞台上。宁夏花儿演员撒丽娜作为特邀演员,一直跟随《山海情》演出,她纯正的花儿演唱,空灵、悠远、哀婉,为全剧增添了醇厚的西北韵味。剧中得福的扮演者之一、宁夏籍演员马小明回到家乡格外兴奋,他说,我们不仅是在完成一场演出,更是完成一项使命,把家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音乐好听,故事好看,几乎没有观赏门槛,而浓郁的西北特色音乐和纯正的西北方言表演,都大大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整部歌剧在极具风格化的深情旋律中,以“诗化”的视觉呈现,展开了一幅中国当代社会沧海巨变的波澜画卷,一部中国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宏大史诗。

  对于今天生活在银川的大多数观众,都不曾经历移民搬迁,但是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精神,却是让每一个西北人引以为豪的。当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家们以超一流的艺术创作呈现这样一台高规格、有温度、有情怀的演出,观众不仅被深深震撼了,也被深深感动了。他们会好奇地问,演员是哪里人,怎么西北方言说得这么好?他们会兴奋地说,从舞台到音乐,都很“西北”,我们很熟悉,很亲切。他们会深情地回忆,小时候的沙尘暴很可怕,昏天黑地、飞沙走石,跟舞台上的一个样。

  演出结束已近深夜11点,银川的街头弥漫着浓浓的寒意,但是在演职员通道门口仍然聚集着很多观众,他们手捧鲜花,求合影,求签名,表达对这部剧的喜爱。那一刻,西北人特有的热情驱散了深夜的寒意,也驱散了演员们的疲惫,让人倍感温暖。

  银川观众观演热情高涨,提前入场了解演出信息。

  声音

  为时代鼓与呼体现责任担当

  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后,宁夏一直有个梦想,希望借助国家大剧院的创作力量排演一部舞台剧,于是有了这部作品的诞生。这部剧艺术品位高,艺术特色鲜明,讲述的是发生在宁夏大地的故事,观众很受感动。用民族歌剧反映时代,为时代鼓与呼,振奋时代精神,体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国家大剧院此行体现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关怀。

  ——宁夏演艺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沈自龙

  这部剧演的很真实,二十年前的宁夏大部分地区虽不比西海固,但也比现在苦多了,石子路、沙尘暴,哪像现在这样高楼林立,绿水环抱。歌剧《山海情》来宁夏,对学生们乡土教育、爱国爱乡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移民吊庄让西海固人都过上了好生活,有机会我们带着学生一定再去看看。

  ——银川市金凤区教师夫妇

  在宁夏能看到这样高规格、高质量的演出真的是一件幸事。中间那段吊庄移民遭遇沙尘暴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舞台造景太逼真了,让我一下回到出门必须用纱巾蒙头的小时候,不过我们大宁夏现在发展好了,是真正的塞上江南了。

  ——宁夏观众王女士

  剧中最打动我的是得福为了移民村通电软磨硬泡供电所所长那场戏。一个基层干部为了兑现对乡亲们的承诺,使出浑身解数仍解决不了问题,他满是无奈与无助,还有委屈与不甘,只有跑到山坡上喊苍天,那段《圪梁梁上喊苍天》太感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很难,这样的描写很真实,很有感染力。

  ——宁夏一位基层干部

  我想没有哪个宁夏人没看过《山海情》,这是家乡的情怀,也是西北的情怀,这片土地发生过太多的感人故事,每一件每一桩都值得好好说说。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述着老百姓的故事。民族歌剧《山海情》深入刻画了一群扎根土地、朴实勤劳的奋斗者形象,我再一次被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精神所感动。

  ——宁夏观众张先生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创历史新高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