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感受群众文艺的新变化新活力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感受群众文艺的新变化新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2024-03-29 09:48

  舞出精神 舞出青春

  吴燕花

  近段时间,英歌在网络平台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潮汕地区这项融合了南派武术、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舞蹈。春节假期,英歌在海外多个国家街头上演,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赞美;各地游客不远千里来到潮汕,只为现场一睹英歌芳容。作为英歌表演者,我在深感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潮汕英歌已有数百年历史,其表演者都是普通群众,表演内容也反映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情感,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及文化影响力。作为一种群体舞蹈,英歌粗犷、豪迈、刚劲、威猛的特点,正是地域文化和地域性格的鲜活体现。同时,英歌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民俗内涵,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过去,潮汕英歌的表演者基本为男性。1952年,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但因为种种原因,这支队伍很快解散,当年她们创下的女子英歌打法也濒临失传。2011年,潮阳西门社区招募队员重新组建女子英歌队。我在家人的支持下报名参加,并荣幸地成为重建后的西门女子英歌队的首批队员,从此与英歌结下不解之缘。

  成立之初,平均年龄近80岁的英歌队初创队员们亲自向我们传授身形槌法。看到这些老人依然身手敏捷、神采奕奕,我们既惊讶又羡慕,同时也深受感染和鼓舞。西门女子英歌队统一刀马旦装束,在吸取了男子英歌的一些基本步法和动作的同时,揉进戏曲舞蹈的一些舞步造型。近些年来,我们还创新了对打、单打等套路,舞步轻快活泼,将柔中带刚的艺术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经过10多年的发展,西门女子英歌队队员现已达70多人,平均年龄18岁,年龄最小的仅9岁,95后的我在其中俨然是“资深”队员。英歌队没有工资补贴,开展集训都是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晚上的时间,遇到重要节庆表演则要从清晨跳到晚上,汗流浃背是家常便饭,手上起泡、膝盖淤青也是常事,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始终坚持。

  网络走红使英歌这门艺术受到广泛关注,也为其传承提供了难得机遇。每次演出时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让我们很感动,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加入我们的队伍。怎样借势借力传承发展好英歌,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英歌表演所需人员多,一支英歌队出场仅槌手就至少需要36人,加上司鼓、锣鼓手等,要六七十人。过去英歌以师徒相传、代际相传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承传播效果。当前,潮汕各地相继建立了英歌传承基地,组织英歌比赛和培训活动,这些举措旨在培养更多年轻人对英歌的兴趣,让这门艺术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这些年,大批年轻人的加入为创新英歌表演形式、丰富思想内涵注入活力,在舞出传统魅力的同时也舞出了精气神,舞出了青春气息。我们西门女子英歌队尝试进校园、进社区,让这门艺术触达更多群众。许多英歌队还开设了新媒体账号,运用直播、短视频等载体拓展英歌受众面。有些地方主动打造英歌IP,在保留其传统民俗价值的同时,探索新的呈现形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植根于民间土壤、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英歌一定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队长,记者李刚采访整理)

  热爱生活 珍惜艺术

  董福顺

  没想到,我在老年大学给叔叔阿姨们上声乐课的视频会在网络上走红,获得20多万条网友评论。视频里,其实是我们每次声乐课开始时都会进行的热身运动和气息训练。我想,一定是老人们认真投入、活力满满的劲头感染了网友。“老师,咱奶第一天来上课,没哭吧?”“我爷我奶在老年大学还好吗?”年轻网友们纷纷扮起“云家长”,在视频下留言,互动区热闹极了。

  我是一名90后声乐教师。2017年,机缘巧合之下,我进入老年大学从事声乐教学。踏入教室的一刹那,看到很多比我父母还要年长的叔叔阿姨坐在那里,我着实有点手足无措。

  接触下来,我了解到,这些叔叔阿姨来到老年大学,许多都是为了完成儿时梦想。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舞蹈、朗诵,都寄托着他们对文艺生活的热爱。年幼时苦于条件有限,工作后又没有时间,直到退休后来到老年大学,他们不仅可以重燃儿时梦想,还能让平淡的生活丰富起来,找到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龄人。

  给老年人授课,和面向青少年授课截然不同。我一边教学一边总结,不是完全按照我在学校所学的方法来,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变化。比如,用呼吸操唤起他们的专注力,用类似“四菜一汤”的比喻来讲解乐理知识。这些叔叔阿姨的上课态度十分认真,风雨无阻,每次课上都认真做笔记,回家也会好好练习。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对艺术、对生活的珍惜和发自内心的享受。

  有一次正在上课,一位阿姨发来信息,让我帮着听听她新录的歌曲。当时我正在弹琴,消息就滑过去了,晚上下课回家,也忘记了回复。过了一段时间,阿姨的消息又一次弹出,但这次是她的孩子以她的口吻来与朋友们道别,原来阿姨因病离世了。看到消息后,我自责至极,当我点开阿姨演唱的那条链接时,发现她原来唱得那么动听。

  这件事深深影响了我。我开始在课上将健康知识纳进来,与气息训练相结合,讲授养生方法。同时,我也对课堂进行视频记录,把每一次的呼吸操、练声和歌曲发到网上。这样做,既可以让叔叔阿姨回家后看到自己上课时的样子,复习学过的知识点,也能让他们的子女和孙辈看到其可爱的一面。

  7年间,我带过的学员有1000多名,年龄从40多岁到80多岁不等。因为报课人数多,这学期我又加了半天课,一周有5天要去老年大学。老年大学是公益性的,没有课时费,只有一些交通补贴。有时,忙于工作和生活,我也想过放弃,但是每次来到教室,看到叔叔阿姨们渴望的眼神,看到他们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拿来问我,我又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应该坚持下去。从这些老人身上,我会想起自己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若是在家乡的老年大学也能上到心仪的课,每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那不是很好吗?

  静下心来想想,视频火了与其说是网友对我的关注,还不如说是大家对银发群体和基层文化生活的关注。透过这些视频,你能看到老年人是如何充满期待地生活,如何充满希望地对待每一天。文艺吸引人也熏陶人,文艺给人慰藉也给人力量,越是在基层,越能感受到这一点。真诚呼吁更多年轻的朋友投身基层文化事业,这是一项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业。

  (作者为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老年大学声乐教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