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宫崎骏新片领跑清明档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宫崎骏新片领跑清明档

来源:北京日报2024-04-07 10:13

  记者 袁云儿

  3天票房突破8亿元,造就史上最强清明档。今年清明档一扫前几年同档期大盘的低迷,表现红火,各项数据纷纷创下新高,展示了清明档的巨大潜力。《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功夫熊猫4》分列清明档票房榜前三。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剧照。

  3天8部新片上映

  今年清明档影片供应充足,3天时间共有8部新片上映,包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草木人间》《黄雀在后!》《雪豹》《零度极限》《大“反”派》《冰雪女王5:融冰之战》《午夜怪谈》等,不仅数量多,还涵盖悬疑、喜剧、动画等不同类型,可充分满足观众多元观影需求。再加上已经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功夫熊猫4》《银河写手》《坠落的审判》等影片,竞争相当激烈。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清明档首日大盘斩下3.67亿元票房,不仅超过了2021年同档期单日票房纪录(3.20亿元),观影人次和放映场次也刷新了清明节影史纪录。其中,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表现一骑绝尘,以30%的排片拿下了大盘近一半的票房。清明档第二日和第三日,该片优势继续延续,牢牢锁定档期票房冠军。第二名和第三名则被《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和《功夫熊猫4》两部引进片占据。

  清明档历来是中小成本国产片和引进片的阵地,2023年《铃芽之旅》、2022年《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2019年《反贪风暴4》等都曾拿下清明档票房冠军。

  宫崎骏电影人文内核引共鸣

  光是“宫崎骏”三字,就足以吸引很多中国观众前往影院,更何况老人家今年已经83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有可能是他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再加上影片已有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等奖项加持、宣传语“人生电影,告别之作”极富吸引力,档期内又缺乏其他劲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成为清明档热度最高的影片。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一片名,来自吉野源三郎的同名小说。电影故事由宫崎骏原创,融入了不少他的个人经历。影片故事开始于二战末期,失去母亲的少年真人随父亲和继母组成新家庭,却陷入阴郁孤僻,难以融入新环境。一次意外,他跟随一只苍鹭闯入废弃的塔楼,开始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冒险……

  无论人物、故事还是画风,影片都延续了宫崎骏以往的风格。少男少女在异世界冒险,获得成长与救赎,这是从《龙猫》《千与千寻》就开始的叙事模型。

  宫崎骏把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感悟写进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片中的人文内核引发观众共鸣和思考。“亡灵世界”中关于轮回、生死的设定,体现了宫崎骏对生命的思考;开篇东京大轰炸、穷兵黩武的鹦鹉大军既傲慢又愚蠢,体现了他对战争的批判、对和平的向往;真人虽有机会搭建完美的新世界,却仍然想要回到满目疮痍的现实,这是宫崎骏对当下年轻人的期许:“不能逃避,去驾驭你的人生。”

  不过,影片节奏缓慢,表达晦涩,不讲究故事逻辑,这也导致影片口碑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国产大片供应不足

  相比宫崎骏的热,《草木人间》《黄雀在后!》等国产新片,票房表现就有点冷了。

  对类型片受众而言,《草木人间》拍的是市面上稀缺的反传销,传销陷阱多可怕、如何解救深陷其中的亲友,都是吸引大众的看点;对文艺片受众而言,《草木人间》是导演顾晓刚“山水图”三部曲的第二部,他的上一部作品《春江水暖》把亲情伦理融入诗意的江南山水,让他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导演。

  《草木人间》体现了青年导演既想要市场、又想保持作者风格的尝试。影片在视听语言上了保持了《春江水暖》的水准,绵延起伏的茶园、烟雨蒙蒙的西湖都拍得清新自然,充满中式审美的婉约灵动。在展现传销如何“洗脑”时,影片用了大量类型片的拍法,镜头多,剪辑快,音乐激烈,表演大开大合,突出表现受害者的“走火入魔”。单独看这两部分,拍得都不错,但放在一部作品中,就显得有些水火不容了。

  悬疑片《黄雀在后!》号称多重反转,案件背后既有人性剖析,又有社会思考,但剧情漏洞多,票房不到5000万元。

  今年清明档的小爆发充分说明了市场的巨大潜力。然而几部国产片表现平平,缺乏强有力的领军作品,显示出电影市场在档期协调平衡上的不足以及重点档期国产大片的供应不足。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