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银河写手》:理想主义“砍刀”修出荆棘路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银河写手》:理想主义“砍刀”修出荆棘路

来源:北京日报2024-04-09 10:05

  华明玥

  电影《银河写手》构筑的世界,似乎是一个介于现实与荒诞梦想之间的戏台。

  故事的结构很简单,初出茅庐的编剧张了一(宋木子饰)和孙谈(合文俊饰)写出了一个剧本《七秒人》。两人与朋友聚会时,不小心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说了出来,在朋友的疯狂肯定下,他俩开始畅想名利与掌声,甚至为要请姜文还是别人来当导演,争得面红耳赤。

  然而,如今,电影创作是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资本运作,无名编剧去和资本代言人磨合,哪有这么简单。在数轮剧本会上,两位编剧争执、隐忍、爆发、妥协,付出劳动越多,在剧本上的署名却神奇地越来越靠后。接触大厂制片团队时,两位底层编剧也被教训得体无完肤,张了一坚持要呈现情节的偶然性,制片们则认为,主要情节应该合乎大众的预判逻辑,不能天马行空原地起飞,否则一旦投资失利,这巨大的窟窿将由谁来填?

  甲乙双方的较量,感性与理性的对垒,编剧内心深处“跟从才华还是跟从资本”的极限拉扯,构成了这个故事充满张力的喜剧荒诞内核。观影时,坐在笔者左前方的观众在议论:“电影当然好笑,但不知为啥,好多地方就像看到我自己的背影一样,想哭。”

  经历了轮番折腾后,项目胎死腹中。在兜头的打击面前,孙谈更快地认清了现实,他拉着张了一写网剧、写短视频,接受各种枪手工作,但张了一受不了这种仅仅是为稻粱谋的消耗,与那些一腔孤愤的失意者一样,在朋友郑飞毫无征兆地自杀后,他选择回老家。然而,就在他与好搭档告别时,孙谈讲了一个新故事——两个人去边疆寻找一块可能含有鸡血石的大石头。这个故事又点燃了张了一的心火,他自信满满地表示,要把这个名叫“打鸡血”的剧本写出来。于是,人物的成长线,又奇妙地回到影片的开头——一个初出茅庐的闯荡者,凭着胸口那一团野火,来到北京。

  影片将乙方对甲方的怨怼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张了一在离开北京前,把他的新剧本埋在了北京某一棵树的底下。这种“藏宝情节”似乎暗示着男主无处安放的自信,让影片与“编剧多如牛毛,被看见不足百分之一”的现实达成奇妙的呼应,共同描摹了当下电影行业的荒诞气氛。

  对编剧这个行业一无所知的人,能不能去看这部《银河写手》?肯定能,因为整个片子虽然表达还比较稚嫩,但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编导的野心:在一个狭窄垂直的行业领域内,找到一个不枯燥的、让所有人都能津津有味看下去的讲述方式。

  为让观众细致了解编剧这个行当的套路与苦衷,两位导演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解构专业内容。比如其中一段,就是男主解释什么叫做“救猫咪情节”。“救猫咪”是被甲方反复提及的编剧术语,这个词语讲的是“编剧带节奏”的套路,也是好莱坞商业电影屡试不爽的创作技巧——在经典编剧书《救猫咪》中,商业片的剧情都可被拆分成15个剧情节拍表,随着节拍表的起起落落,故事就既引人入胜又逻辑合理。在解释的过程中,男主不仅把编剧公式摆在观众眼前,还用“小美小帅”式的浓缩版电影解说,以及“打破第四堵墙”的镜头设计来形象化地呈现,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何为“节拍器”,看电影如何拆分其结构,降低理解的台阶,也是对“短视频三分钟提纯长电影”之套路的极致调侃,是的,在这个母鸡不如鸡精的观影时代,编剧竞争惨烈,已成为必然。

  总的来说,《银河写手》并不是一鸣惊人的天才首作,但正如剧中台词所说:“得先让别人看到我,才有资格谈接下来我要做什么。”整个电影呈现出松弛玩票一般的荒诞感。有两个荒诞式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就是张了一疯狂码字,去想象那些拒绝过他们的人,纷纷来讨好相求的桥段。通过一场颅内高潮,张了一成功地缓解了事业和爱情双重失意带来的煎熬。看到这里,回想影片前半程的诸多笑点,更品出了一丝糖衣药片噎在喉管里的、隐隐的苦滋味。另一个荒诞情节,是在结尾,众人拿着探测器去找张了一埋葬的剧本。影片在讽刺行业病态的同时,并没有居高临下地开药方,而是将镜头聚焦于小人物的梦想。不管是屡败屡试的编剧们,还是期待被大导演选中的狼人杀演员害虫(李飞饰),抑或是在为项目奔波应酬的青年制片人(宋晓亮饰),他们都曾试图放弃,却又一次次选择奔赴原路,试图用理想主义的砍刀,修出一条荆棘路来。

  作为一部双男主喜剧电影,女性角色塑造上的单薄,是其瑕疵。但张了一的前女友可可(李文茹饰)依旧有其不可或缺的鲜活特质。可可凭借其吃苦耐劳,以及把面子“哐啷一声”放下的干脆,只用一年时间,就从一个做会议记录的小文案,成长为一名跟组编剧。她是这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里走得最快的,也是最不彷徨的,但她依旧在片中,成为衬托张了一理想主义的一面单薄镜子。女主的这种功能化,正映射了电影界乃至整个职场中女性的处境。就这一点而言,电影的使命尚未完成。

  电影终场时,当“人物没有成长”六个顶着气的大字出现在画面中,电影的“叛逆感”得到了空前强调。对初心的坚守,对资本话语权的不妥协,这点青春叛逆是稚嫩的,也是无畏的,而这,才是压抑感情节中的一道曙光。(作者为散文作家,媒体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