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银河写手》:理想主义“砍刀”修出荆棘路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银河写手》:理想主义“砍刀”修出荆棘路

来源:北京日报2024-04-09 10:05

  华明玥

  电影《银河写手》构筑的世界,似乎是一个介于现实与荒诞梦想之间的戏台。

  故事的结构很简单,初出茅庐的编剧张了一(宋木子饰)和孙谈(合文俊饰)写出了一个剧本《七秒人》。两人与朋友聚会时,不小心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说了出来,在朋友的疯狂肯定下,他俩开始畅想名利与掌声,甚至为要请姜文还是别人来当导演,争得面红耳赤。

  然而,如今,电影创作是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资本运作,无名编剧去和资本代言人磨合,哪有这么简单。在数轮剧本会上,两位编剧争执、隐忍、爆发、妥协,付出劳动越多,在剧本上的署名却神奇地越来越靠后。接触大厂制片团队时,两位底层编剧也被教训得体无完肤,张了一坚持要呈现情节的偶然性,制片们则认为,主要情节应该合乎大众的预判逻辑,不能天马行空原地起飞,否则一旦投资失利,这巨大的窟窿将由谁来填?

  甲乙双方的较量,感性与理性的对垒,编剧内心深处“跟从才华还是跟从资本”的极限拉扯,构成了这个故事充满张力的喜剧荒诞内核。观影时,坐在笔者左前方的观众在议论:“电影当然好笑,但不知为啥,好多地方就像看到我自己的背影一样,想哭。”

  经历了轮番折腾后,项目胎死腹中。在兜头的打击面前,孙谈更快地认清了现实,他拉着张了一写网剧、写短视频,接受各种枪手工作,但张了一受不了这种仅仅是为稻粱谋的消耗,与那些一腔孤愤的失意者一样,在朋友郑飞毫无征兆地自杀后,他选择回老家。然而,就在他与好搭档告别时,孙谈讲了一个新故事——两个人去边疆寻找一块可能含有鸡血石的大石头。这个故事又点燃了张了一的心火,他自信满满地表示,要把这个名叫“打鸡血”的剧本写出来。于是,人物的成长线,又奇妙地回到影片的开头——一个初出茅庐的闯荡者,凭着胸口那一团野火,来到北京。

  影片将乙方对甲方的怨怼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张了一在离开北京前,把他的新剧本埋在了北京某一棵树的底下。这种“藏宝情节”似乎暗示着男主无处安放的自信,让影片与“编剧多如牛毛,被看见不足百分之一”的现实达成奇妙的呼应,共同描摹了当下电影行业的荒诞气氛。

  对编剧这个行业一无所知的人,能不能去看这部《银河写手》?肯定能,因为整个片子虽然表达还比较稚嫩,但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编导的野心:在一个狭窄垂直的行业领域内,找到一个不枯燥的、让所有人都能津津有味看下去的讲述方式。

  为让观众细致了解编剧这个行当的套路与苦衷,两位导演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解构专业内容。比如其中一段,就是男主解释什么叫做“救猫咪情节”。“救猫咪”是被甲方反复提及的编剧术语,这个词语讲的是“编剧带节奏”的套路,也是好莱坞商业电影屡试不爽的创作技巧——在经典编剧书《救猫咪》中,商业片的剧情都可被拆分成15个剧情节拍表,随着节拍表的起起落落,故事就既引人入胜又逻辑合理。在解释的过程中,男主不仅把编剧公式摆在观众眼前,还用“小美小帅”式的浓缩版电影解说,以及“打破第四堵墙”的镜头设计来形象化地呈现,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何为“节拍器”,看电影如何拆分其结构,降低理解的台阶,也是对“短视频三分钟提纯长电影”之套路的极致调侃,是的,在这个母鸡不如鸡精的观影时代,编剧竞争惨烈,已成为必然。

  总的来说,《银河写手》并不是一鸣惊人的天才首作,但正如剧中台词所说:“得先让别人看到我,才有资格谈接下来我要做什么。”整个电影呈现出松弛玩票一般的荒诞感。有两个荒诞式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就是张了一疯狂码字,去想象那些拒绝过他们的人,纷纷来讨好相求的桥段。通过一场颅内高潮,张了一成功地缓解了事业和爱情双重失意带来的煎熬。看到这里,回想影片前半程的诸多笑点,更品出了一丝糖衣药片噎在喉管里的、隐隐的苦滋味。另一个荒诞情节,是在结尾,众人拿着探测器去找张了一埋葬的剧本。影片在讽刺行业病态的同时,并没有居高临下地开药方,而是将镜头聚焦于小人物的梦想。不管是屡败屡试的编剧们,还是期待被大导演选中的狼人杀演员害虫(李飞饰),抑或是在为项目奔波应酬的青年制片人(宋晓亮饰),他们都曾试图放弃,却又一次次选择奔赴原路,试图用理想主义的砍刀,修出一条荆棘路来。

  作为一部双男主喜剧电影,女性角色塑造上的单薄,是其瑕疵。但张了一的前女友可可(李文茹饰)依旧有其不可或缺的鲜活特质。可可凭借其吃苦耐劳,以及把面子“哐啷一声”放下的干脆,只用一年时间,就从一个做会议记录的小文案,成长为一名跟组编剧。她是这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里走得最快的,也是最不彷徨的,但她依旧在片中,成为衬托张了一理想主义的一面单薄镜子。女主的这种功能化,正映射了电影界乃至整个职场中女性的处境。就这一点而言,电影的使命尚未完成。

  电影终场时,当“人物没有成长”六个顶着气的大字出现在画面中,电影的“叛逆感”得到了空前强调。对初心的坚守,对资本话语权的不妥协,这点青春叛逆是稚嫩的,也是无畏的,而这,才是压抑感情节中的一道曙光。(作者为散文作家,媒体人)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