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影寄情历史 文化瑰宝润心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光影寄情历史 文化瑰宝润心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4-12 09:38

  苗 春

  北京百岁老人王桂芬近来晚间7时半到9时半给自己布置了新任务:看“重温经典”频道的电视剧。重温自己喜欢的《红楼梦》(87版)、《四世同堂》,她特别高兴,尤其是第二天上午和下午还会重播头一天晚上的节目,她觉得这样安排特别好。

  “重温经典”频道海报。中国广电供图

  江苏无锡刚退休的倪女士偶然发现新开播的“重温经典”频道在播放《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就从头到尾追了一遍。她觉得这部剧很贴近百姓生活,“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先生打开“重温经典”频道后,立刻被伴随自己长大的经典剧目吸引,播出的剧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惊喜和愉悦。

  重庆的关女士在“重温经典”频道开播后,连续多天每晚收看。她认为这个频道的整体内容非常好,“对艺术品来说,‘新’不一定代表更好,‘老旧’可能是优势”。

  山东济宁的高中生肖同学跟着妈妈收看了《亮剑》和《上海滩》,觉得它们内涵丰厚,人物有精气神,和她日常看的网络视听作品不一样,而且母女一起观剧、交流,很愉快。

  这是记者采访天南地北的男女老少朋友们收看“重温经典”频道的情况。

  “重温经典”频道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下,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主办,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自2月1日起正式面向全国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电视用户开播,作为公益性电视直播频道,免费提供经典影视内容,涵盖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等节目类型,受到观众的欢迎和业内人士的肯定。

  共享经典

  中国广电“重温经典”频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办这个频道,是为了以更加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和更具传播力、影响力的渠道,推动经典进一步融入观众生活、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读经典、看经典、听经典”的浓厚文化氛围,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快、海量内容碎片化传播的今天,经典作品的价值更加凸显,人们更需要好的文艺作品进行精神滋养。

  据介绍,2023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提出改进电视内容服务,加强优质免费内容供给。中国广电在北京歌华先行先试,有线电视一级导航栏上线“重温经典”免费点播专区,并迅速将试点经验推向全国。截至目前,这一专区已在34家省区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线数字电视平台首页首屏等重点位置上线,受到用户广泛关注。为了让经典作品惠及更多用户,中国广电开办了“重温经典”频道,旨在打造百看不厌、经久不衰、老少咸宜的国家级视听经典播出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上影集团等63家单位捐赠了127部作品版权。

  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重温经典”频道开播以来,收视用户规模和收视率保持上涨趋势,频道3月份每日平均收视率0.223%,已基本稳定在全部上星卫视频道上游水平。频道2月份和3月份共播出33部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87版)等12部电视剧、《黑猫警长》等18部动画片和《百年巨匠》等3部纪录片,从正式开播至4月7日,平均收视率位列前五的电视剧是《渴望》《便衣警察》《上海滩》《三国演义》《水浒传》。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赵彤认为,以有线电视网为播出渠道的“重温经典”频道,其受众的核心群体是中老年人。他们青壮年时耳熟能详的优秀电视作品而今再度播放,为他们在飞速变化的社会中营造了平静的港湾。对少年儿童来说,“重温经典”频道储备的优秀国产动画片蕴含中华美学的独特价值,是外国动画片不能替代的。“‘重温经典’频道把优质文化资源向中老年群体和少年儿童群体集中配置,其公益定位彰显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传承精神

  重温经典是为了致敬经典、传承经典,也是为了创造更多经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冷凇认为,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是中国电视经典作品集中涌现的时期。这些作品经过几十年的沉淀,成为宝贵的民族记忆。它们通过“重温经典”频道重返荧屏,主创们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的感人故事也被挖掘出来,有助于形成构筑精品、再造经典的良好风气。

  “‘重温经典’频道的开播,让我们也得以重温当年参与经典创作的点点滴滴。”在《红楼梦》(87版)中饰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说。如今他还清晰地记得总导演王扶林精益求精搞创作的许多细节,例如剧组经济虽然很紧张,但还是在浙江杭州多待了好几天,只为等西湖桃花开放后再拍“宝黛读西厢”这场戏。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在1985年播出的《四世同堂》中饰演“韵梅”,广受好评。将近40年过去,当年拍摄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无论演主角、配角还是很小角色的演员,摄制组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所以剧中的每个角色都让观众印象深刻。尤其令她难忘的,是大家为了把新制作的角色服装“做旧”,平时都穿着新服装体验生活、排练;导演林汝为还把自己的旗袍拿来让李维康试穿。

  有一双招风耳、心地善良、精力充沛的小男孩图图,随着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依然受到今天孩子们的喜爱。图图的原型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大耳朵图图》导演速达之子速畅,因此速达也被大家戏称为“图图妈”。速达表示,这部动画片在诞生20年后依然能牵动孩子们的心,除了“原材料”来自儿童,坚持儿童视角,内容幽默诙谐,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还因为创作者继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朴拙”之美。

  中国广电“重温经典”频道负责人认为,频道播出的经典作品将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激励全行业以经典为目标、以经典为方向,持续深耕精品创作。

  推动传播

  3月31日,电视剧《渴望》主题曲响彻中国传媒大学礼堂。“重温经典”公益频道开启“经典进校园·文化共传承”系列活动。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约500名师生代表,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与《渴望》导演鲁晓威和饰演“徐月娟”的演员杨青进行交流。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持续丰富形式,让更多经典影视剧的创作者走进校园,与学生们深入交流对话,进一步推动经典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与普及。

  有关单位也将努力使“重温经典”频道让更多人知晓、观看,并与教育、文旅等部门加强合作,拓展频道的影响面,让经典的韵味和当今的时代需求相结合,彰显经典的现实意义。

  王桂芬老人希望“重温经典”频道的剧目都能配上字幕;关女士希望有些剧目能进行修复,改善画质;倪女士希望经典剧目按题材或者创作年代分类,有计划地在固定时段播放;王先生希望节目扩大选择面,不仅播出国内和港澳台地区的经典剧目,而且能安排外国经典剧目,比如他少年时代看过的《大西洋底来的人》《排球女将》等。赵彤希望在经典播出前后设立赏析栏目,认为这样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经典,对今天的影视与网络视听艺术工作者也大有裨益。

  据悉,中央网信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已确定对经典作品高清修复、网络传播等予以资金支持,下一步还将设立网络视听精品扶持专项基金,支持“重温经典”频道和专区建设。中国广电“重温经典”频道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听取观众和专家要求和建议,通过拓宽捐赠机构“朋友圈”,积累整合优质资源,贯通古今、兼顾中外,不断充盈经典宝库,将“重温经典”频道打造成更加亮丽的风景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看直博会上的新机型

  •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四角坪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