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场破天荒的对话中,中西文化热烈碰撞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一场破天荒的对话中,中西文化热烈碰撞

来源:文汇报2024-04-28 10:54

  记者王筱丽

  为了京昆新歌剧《凯撒》的上海演出,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著名演员吴兴国提前一周抵沪,与“昆曲王子”张军一起排练。今年2月,这部用京剧和昆曲演绎的莎士比亚名剧《凯撒大帝》在第52届香港艺术节完成世界首演。作为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展演剧目,《凯撒》连日来在FANCL艺术中心热演。这部由香港委约,沪台两地创作者精诚合作的作品,凭借东西方文化、戏曲与音乐的热烈碰撞、大胆探索、凌厉呈现引发申城观众瞩目。

  京昆新歌剧《凯撒》是根据经典莎剧《凯撒大帝》进行的当代创作,沪台艺术家吴兴国、张军首度合作。图为剧照。(演出方供图)

  因为灵魂的共通,多地艺术家与观众一齐聆听420年前莎士比亚的诉说,寻找戏曲走向未来的生命力。而《凯撒》此番内地首演,也是与申城戏剧迷“久别重逢”。早在2019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上,吴兴国就与张军带来了“片段式”惊鸿一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部创新之作的背后,是志同道合的两岸艺术家的相互扶持、相互激发,致力于推动同宗同源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不断向前。

  踩厚底的凯撒,期待舞台更加多彩

  演员踩厚底、穿水袖,身着衣服的样式则是古罗马风格,这样的《凯撒大帝》对于观众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剧中,吴兴国与张军皆一人分饰三角——扮演凯撒、贾修司、安东尼的吴兴国与担纲卜拓思、诗人、预言者的张军在舞台上开启了一场破天荒的京昆对话。收到吴兴国的出演邀请,同样热爱创新的张军几乎没有犹豫地接下。“两岸戏曲人心意相通,艺术的交流总是令人兴奋。”

  “我们要用戏曲的方式来演绎这个故事。”《凯撒》创排之初,吴兴国就与张军确认了演剧思路,作品里的每一个角色都通过老生、花脸、武生、小生、丑角等传统戏曲行当来诠释。“多少年以后,我们这一场壮烈的戏剧将要在还没有产生的国家、用还没有发明的语言去重新演绎,凯撒到底要流多少次血?”张军对于莎士比亚原著中的这段文字印象深刻。“我想,当昆曲《牡丹亭》在1598年被创作出来以后,或许汤显祖也是这么想的。”他表示,“戏剧的力量在于每一代戏剧人的重复与再创作,从而成为永恒。”

  与当代传奇剧场此前的创作一样,吴兴国希望《凯撒》是一部可以通向国际的作品。为此,他为《凯撒》选定了歌剧这一形式,并找到合作多年的上海老友、著名作曲家许舒亚谱曲。“京剧和昆剧,就像歌剧里的不同声部,为舞台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吴兴国表示。然而,戏曲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让两位演员吃足了苦头。面对十几种乐器构成的歌剧谱曲,演员几乎抓不到主旋律的唱腔。间奏要空几拍?第几拍要开口?演员最基本的张嘴都成了难题。经过数不清次数的练习,二人逐渐找准了感觉,效果也给人带来惊喜。“当我们拼命把曲谱背得很熟,这份力量真的很大,演员跟角色完全融在一起了。”吴兴国对记者表示。

  叛逆的“拼命三郎”,从没忘记传统

  “拼命”二字似乎也是吴兴国对舞台的如实写照。吴兴国的妻子、《凯撒》制作人林秀伟将记者领到侧台,那里搭起了小小的吴兴国个人化妆间。演出前,三叠颜料以及湿巾纸已经放置妥当。《凯撒》全剧共九场戏,吴兴国上台七场,其中五场需要进行服装和妆容的调整。金色是凯撒、灰色是贾修司、肉色是安东尼,为了不同角色的切换,吴兴国需要卸妆六次,为脸部涂上新的颜色,每次空档仅给他留出不到五分钟的时间。

  台上还是台下,吴兴国的状态都好得惊人,无论是与记者对话中锐利的眼神,还是演出中极具爆发力的表现,都让人难以察觉到他正在经历膝盖的伤痛。吴兴国曾表示,《凯撒》有让他重返壮年的感受,他将其归结于“责任感的魔力”。“我自己要有精气神,这样才能给年轻人一些激励,让他们更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次《凯撒》到上海演出,吴兴国共带了六名当代传奇剧场的年轻演员,其中也有刚刚参加完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的朱伯澄,他经常鼓励团里的青年演员多来内地与高手切磋,因为“京剧属于这片土地”。

  从当代传奇剧场的创团之作《欲望城国》开始,吴兴国的“跨文化”探索始终处于现在进行时状态,被问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否抵达了他设定的目标,71岁的吴兴国朝记者笑着说:“世界那么大,要学要听的事情还有许多,我的‘进度条’一直在加载中。”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吴兴国是京剧大胆、叛逆的代表,却常常忽略了他相当传统的一面。他与妻子开设“传奇学堂”,为了不让坐科的孩子在假期废功,每年寒暑假,他都会招收一批学生,和他们同吃同住,早上五点起床练功,晚上九点休息,比在学校的作息更加严格。10多年下来,学堂走出的学生已成为各地剧团的中坚力量。如今,当代传奇剧场拥有了相对稳定的演出班底,12名演员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吴兴国的“传奇之旅”也在继续。今年8月,他将带着一人分饰十角的《李尔在此》前往意大利。按计划,2026年《凯撒》将会走进罗马竞技场演出,实现中西文化的热烈对话。吴兴国告诉自己,也勉励当代的戏曲人——一定要敢于碰撞,一定要挖掘传统,不要在这个时代空走一趟。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