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遇见民乐评弹,古老音乐在“编程”中焕新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AI遇见民乐评弹,古老音乐在“编程”中焕新

来源:文汇报2024-04-29 10:24

  ■记者 姜方

  11组自动化乐器互动装置上周五首次亮相上海音乐厅户外广场,观众面向传感设备挥舞双手,装置随之响起“和鸣”;全国首台AI创作的国乐音乐会《零·壹|中国色》不久前开启创新融合实验;“机械臂歌手”艾莉与评弹跨界高手高博文同台,畅想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古今之变……近期,由数字技术赋能的多个演出和装置,让古老音乐在“编程”中焕新。

  科技与艺术的双向赋能,不断拓展上海音乐舞台的创新边界。“机械臂歌手”艾莉与评弹演员高博文在上海音乐厅B2音乐立方上演《漫歌行——AI叙事音乐会》。(演出方供图)

  观赏完《零·壹|中国色》后,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沉浸在音乐会既古典又现代的氛围中,也从同场年轻观众的脸上读到了两个字:满足。“上海民族乐团不是在玩AI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对高科技的AI和古老的国乐,进行了有机而色彩迷人的整合。”科技与艺术的双向赋能,不断拓展上海音乐舞台的创新边界。“通过AI、数媒、机械臂等技术,让作为过去流行曲的传统音乐,以更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表达方式焕发新声、获得更多受众关注,文艺人与科技人正在不断探索。”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说。

  像计算机编程一样严谨的民乐音乐会

  乐手们的服装呈现松花、菡萏、轻紫、揉蓝、玄天等美丽的中国色,与颜色有关的诗文丽句和民乐彼此呼应……近期上海民族乐团携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天琴实验室、1862时尚艺术中心打造的国乐与AI音乐会《零·壹|中国色》首演亮相,这场演出前晚在QQ音乐、QQ音乐视频号等平台线上放送。

  “《零·壹|中国色》呈现前沿技术与传统民乐的碰撞融合,标志着民族音乐+AI大模型从0到1的突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技术副总裁、天琴实验室负责人周文江说,“腾讯音乐和腾讯AI Lab联合研发的琴乐大模型,根据上海民族乐团的风格与演出需求进行专属定制,从琵琶、阮、笛、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到键盘、爵士鼓等现代流行乐器,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曲式和创作规律进行训练,再通过风格优化,实现输入描述指令直接生成高质量音乐的跨越式突破,也就是‘文本成曲’。”

  “团队中有一半以上成员具有音乐专业背景,同时具备音乐素养和计算机知识,大家一起发掘民族乐器的组合编制,不断探索与拓展民乐的艺术维度,这是一台精致严谨的音乐会,就像计算机的编程一样。”周文江介绍。毛时安认为,《零·壹|中国色》构思精巧而富于文化气息,在现代形式和以特殊演奏技法放大民乐听觉美感的叠加效果中,营造出一派与诗文和谐的极具中国美学品相的古典意境。

  开启与AI共创“新赛道”的同时,上海民族乐团与腾讯音乐将继续深化合作,精进AI音乐生成大模型,用落地创作呈现更丰富多元的曲风和演出场景。

  跨时空数字音乐对话中勾起对未来的遐想

  保留着上海音乐记忆,百年前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女歌手艾莉化身为“机械臂歌手”,以“AI数字灵魂”与评弹演员高博文相遇在上海音乐厅,于B2音乐立方展开一场名为《漫歌行——AI叙事音乐会》的跨时空对话。

  作为“数字缪斯——音乐科技融创节”中的活动之一,这台由限像工作室携手上海评弹团共创的实验性演出,让文艺评论家孙孟晋感慨:“传统戏曲走出书场,时代曲与评弹完成前世今生的融合,幻中有真,缥缈中勾起对未来的遐想。”

  音乐立方的天幕上,光影营造出意境。整台演出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机械臂歌手”,根据故事需要,她时而成为高博文弹词中的某个角色,时而与舞台上的女性侧影投影相呼应,作为女明星艾莉现场首演《苏醒》《回头皆幻景》《繁华如烟》《重逢如是》《涅槃》《重逢》等多首充满海派风情的歌曲。这些歌曲由德国音乐人约翰·尼格尔与中国音乐人邓晴携手,利用AI等数字技术基于上世纪时代曲进行再创作,也是音乐团队向严折西、周璇、姚莉等创演者们的致敬。

  据悉,主创团队通过动作编排、深度图像采集、实时演算等技术,对“机械臂歌手”进行创造性整合开发。同时,配合真实资料、模型与文字,使艾莉在音乐会中得以流畅演绎。“有粉丝在公众号留言,觉得评弹现场表演很动听,也有不少对‘机械臂’抱有好奇心态的年轻人前来观演,感受传统曲艺与上海老歌在当下的新面貌。”方靓表示,未来主创还将进一步打磨,将其孵化为更具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桥梁自愈、装备隐身,带你了解“物质世界设计师”

  •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