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曹文轩
核心阅读
在海南,民间流传“无定安不成戏班”的说法,意思是海南岛上但凡是戏班必少不了定安人。定安县琼剧团扎根基层,服务乡村,一晃近70年。一代代演员在下乡演出中,见证家乡的发展,为守护传承好琼剧艺术贡献力量。
海南定安县后山村的村民观看琼剧。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暮春,晚风徐徐,舞台灯光照耀,广场椰影斑驳。离演出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台下近200平方米的广场上挤满了人。吃过晚饭,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福绵村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往村口戏台。“定安县琼剧团的戏看过还想看!”几位老戏迷讨论起经典剧目,如数家珍。
说话间,鞭炮炸响,戏台上红色幕布缓缓拉开,锣鼓、板胡、唢呐、中阮齐齐奏响,原创古装琼剧《梅卉传》正式开演。乐队中,司鼓挥动鼓槌,虎虎生风。他叫黄茂安,是定安县琼剧团团长。
每年下乡演出100多场,海南定安县琼剧团在服务基层中,守护传承琼剧这一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古老艺术。
定安县琼剧团扎根基层,服务乡村,一晃近70年,一代代演员在下乡演出中,见证家乡的发展
“装车!出发!”下午两点,顶着高悬的太阳,定安县琼剧团音响师莫振强带队前往福绵村。晚上8点开场,由于要布置舞台、调整灯光音响,往往“演员未动,道具先行”。昨天还在定安县洁秀村演出,今天又赶往文昌福绵村。“每年三月三前后,团员们都是连轴转。”黄茂安说。
琼剧和粤剧、潮剧、汉剧被称为“岭南四大剧种”,保持着宋元以来的戏曲遗音。2008年6月,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定安县被誉为琼剧之乡。明末,闽南籍、潮州籍艺人落户定安,开设教馆,培养了大批艺人和戏迷。在海南,民间流传“无定安不成戏班”的说法,意思是海南岛上但凡是戏班必少不了定安人。1956年,属于定安人的琼剧团正式成立,扎根基层,服务乡村,一晃近70年。
黄茂安回忆:“小时候,剧团多是巡演,演员们一走大半年。那时跟着父亲、伯父进村,连演好几天,老乡们热情招待,感觉很了不起!”琼剧梦自此在黄茂安心里扎了根,可他不爱演戏,偏爱打鼓,伯父手把手教了他快10年。1990年,19岁的黄茂安进团,就再没离开过。他说:“老团员传帮带,每台剧目都要成百上千次的排练,剧团的规矩——‘出手必是精品’。”
如今的定安县琼剧团,一半以上都是90后、00后,年轻人开始挑大梁、唱主角。31岁的“小生”陈科翰,爷爷是剧团的初代演员,父亲1986年进团。这位“戏三代”感慨:“父辈走黄土路,睡旧门板,空地当戏台,服装道具手提肩扛。如今,村村建起小洋楼,戏台大了,道路通畅,当天往返。”一代代演员在下乡演出中,见证家乡的发展。
时代在变化,传统不能丢。到县外演出,团员们会各自带上小吃,在后台“聚餐”,化装时说说笑笑,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黄茂安说:“我们的传统是团结,氛围好,才有凝聚力。”在团里,00后演员邓瑞灼为了演出效果更出彩,利用空闲时间手工制作上百件头饰;剧团缺音响总控,演员莫振强二话不说退到幕后;饰演《梅卉传》女主角的林芳,毕业不久就演大戏、当主角……大家友爱互助,保持对琼剧纯粹的热爱。
演出当天,海南气温接近30摄氏度。穿蟒袍的演员,为了把身体撑起来,里面穿上棉袄,两个多小时的大戏演下来,全身湿透。6月、7月演出,常有演员中暑、晕倒,为了不影响整台演出,演员们在后台短暂休息,再咬紧牙关把戏演完。剧团的药袋里,中暑药、感冒药、止血贴、速效救心丸一应俱全,“都是一次次积攒起来的。”黄茂安说。
近年来,定安县琼剧团连续三次上榜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名单,2022年获得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称号。面对荣誉,黄茂安说:“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要尽力演好戏,用真心去回馈。”
凭着高质量、本土化的原创剧目,定安县琼剧团连续4年赴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并受邀出国交流演出
在剧团位于县文化馆的办公室里,一张张剧照和奖状记录着他们一路走来的点滴。最近,这面荣誉墙上又添了一张奖状,原创琼剧《第一面国旗》获得第五届南海文艺奖。
剧团编剧徐芳丽介绍,剧团下定决心走原创剧本这条路,是在2009年。
2008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经营困难而解散数年的定安县琼剧团再次重组。转年春节,演出旺季将至,拿什么吸引观众?黄茂安的目光瞄准热闹的文武戏。演员不够,他跑到艺校争取到16个学生先补上空缺。徐芳丽加班加点,从网上寻找各地戏剧资源参考学习,改编琼剧《百花公主》,下乡首演反响很好,让“重生”的剧团撑过了最难的一年。
此后10余年,剧团以近乎每年一部的速度创作了13部大戏。《奏考回琼》《定安娘》《母瑞红云》《祖宗海》《父爱如山》等作品屡获海南“文华奖”、海南“五个一工程”奖、南海文艺奖……秘诀是什么?“立足本土,讲好琼岛故事,让优秀的原创剧本成为立身之本。”徐芳丽说。
在定安县琼剧团,创作剧本必先到基层采风。在和老乡们一次次聊天中,挖掘故事,汲取养分,戏中人物因此塑造得有血有肉。《第一面国旗》的创作,便源于一次偶然。
2021年,黄茂安到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参观学习,讲解员讲述海南的第一面国旗如何诞生时,他深受感动。于是,剧团成员几次扎进五指山的黎村苗寨,寻访健在的老红军。一位老红军用沙哑颤抖的嗓音讲:“他们都走了,只有我一个人活着。”在场所有人默然流泪。徐芳丽将这句话写进剧本,每每演出到此,都获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关注历史,也着眼身边。定安县定城镇敬老院院长莫广珍,三十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无怨无悔。看到媒体的报道后,徐芳丽带队去敬老院好几次,洗菜、锄草、浇花,一起劳动一起唠家常,把莫广珍和老人们生活里的涓滴感动融入剧本《定安娘》。
凭着高质量、本土化的原创剧目,定安县琼剧团连续4年代表海南赴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并受邀出国交流演出。黄茂安记得,2019年在北京演出《祖宗海》,谢幕后,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网络观看量高达744万人次。上万条留言里,有人说“理解了潭门渔民闯海捕鱼的精神”。
“艺术的根基在于守正,活力在于创新。琼剧守的是琼剧之本,方言演唱、独特唱腔和表演风格,创的是故事之新、形态之新。”徐芳丽说,目前剧团正以定安母瑞山马鞍岭阻击战为原型创作新戏。下乡演出,创作采风,他们步履不停。
“希望年轻演员下力气提升艺术素养,让琼剧艺术的‘火种’一直延续下去”
每逢周末,定安老县衙遗址都更添热闹,“定安有戏”在这里准时上演,不少戏迷专程赶来,他们和游客化戏妆、穿戏服、上舞台、学唱腔,在定安县琼剧团演员们的指导下过一把“琼剧瘾”,欢声笑语不断。
近年来,定安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剧团搭上快车,有了更多演出机会。2021年前后,定安县琼剧团开始探索在文笔峰等景区驻场实景演出。演出多为折子戏,增加景区游客量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沉浸式体验戏曲文化。
在短视频平台,《琼剧唱党史》《琼剧话检察》《琼剧说美食》等原创短剧形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每个视频都有几十万的播放量。黄茂安说:“只要对琼剧传承保护有帮助,我们都愿意尝试。”
之所以如此急切,只因琼剧和许多传统曲艺面临同样的挑战。“演着演着,发现和年轻人拉开了距离。”徐芳丽说。2014年起,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定安县琼剧团在全县6所中小学开展“琼剧进课堂”。他们希望从娃娃抓起,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爱上琼剧。有的人一周在两个学校之间跑,教6个班,上13节课。下乡、上课,乐此不疲。
文昌演出当天下午,徐芳丽和团里的3位年轻演员刚刚结束教学。尽管忙碌,他们都认为这是推广琼剧最好的方式之一,也能增进自身对曲艺的理解。
传统的琼剧故事未必适合小孩子,他们绞尽脑汁,将诗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成唱段,还创编了《琼剧唱党史》《琼剧美体操》等音乐短剧。孩子们组建起社团,到了期末,每个孩子都能唱上两段。
教学期间,剧团还发掘了一批好苗子。有的学生从对琼剧一无所知到决心入行,如今活跃在海南各个院团,还有的被选拔到中国戏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进修学习。“十年‘进校园’,一方面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剧种,爱上琼剧文化;另一方面,也培育了本土的年轻观众。现在下乡演出,年轻面孔渐渐多了起来。”徐芳丽说。
去年底,定安县琼剧团经过体制改革,正式成立公司。有了新身份,在培养年轻人层面,剧团也有了更多想法。他们和省艺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农历七月进入演出淡季后,将举办琼剧表演、舞美、创排的针对性培训。黄茂安说:“目前海南仅有2000多人从事琼剧相关工作,导演和编剧最为稀缺,我们希望年轻演员下力气提升艺术素养,让琼剧艺术的‘火种’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