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姜铁红:做老师永远要做好示范
首页> 文娱频道> 明星 > 正文

姜铁红:做老师永远要做好示范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5-17 15:29

  文/记者 田婉婷

  统筹/满羿

  “为什么前面有点发福的大叔比后面精瘦的小伙跳起来更好看啊?”近日,一段蒙古族舞蹈视频在朋友圈刷屏。画面中,一位穿着西裤、脚蹬皮鞋、身材魁梧的“大叔”带领一众黑衣小伙跳着蒙古族舞蹈,只见“大叔”迈着矫健有力的步法,豪迈洒脱地柔臂硬肩,身形步法游刃有余,如同草原上策马奔腾的骑手,似乎比身后穿着专业练功服的年轻人还要潇洒自如,引得网友感叹:“跳出了蒙古人真正的魂!”“那是刻在骨子里的韵味,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年轻时候的姜铁红

  这位穿着“正装”跳舞的“大叔”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就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也是舞蹈《奔腾》的第五代领舞。昨日,姜铁红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对于此次意外出圈,姜铁红也很惊讶,“这只是我们教学、排练的日常,没想到能这么火。”姜铁红总是习惯“边讲边跳”,对他来说,“亲身示范会让学生们很直观地感受到动作与节奏的处理,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内在气息的把控。老师永远要站在最前方引导学生,做好榜样。”

  没想到一下子火了整的我都害怕了

  视频的意外走红源于一次演出前的审查。5月25日,中央民族大学要进行一次专场演出,由于这场演出有几部师生同台演出的优秀作品,所以审查过程中,姜铁红临时与学生跳了舞蹈《奔腾》中的一段“好来宝”。“本来审查我是不需要跟着一起表演的,但是大家都说让我跳一段,因为当时也没换练功服,很突然、很不好意思,直接就上去跳了。”没想到这段视频被同事拍了下来并发到社交媒体上。“《奔腾》我们每年演出都会跳,没想到一下子能这么火,很多身边的人把这个视频转给我看,整的我都害怕了。”

  对于姜铁红来说,上台给学生们示范动作,就是他日常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上课或者排练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给学生示范动作,因为你老讲动作要领,他们可能无法完全掌握,亲身示范,学生们会从中看到老师对于动作和节奏的处理,感受到气息的控制,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舞蹈的细节。”

  只要有演出,姜铁红都会带着学生跳一段,对他来说,老师永远是站在学生前面的,“我希望学生们感受到老师永远是站在你们最前方引导的,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希望当孩子们走出大门的时候,都能像《奔腾》这部作品表现出来的那样策马奔腾、风雨无阻。”

  引导学生理解《奔腾》对于新时代的意义

  舞蹈《奔腾》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由当时的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老师马跃编创。《奔腾》以蒙古族民间舞蹈动作为基础素材,灵感源于牧民生活,动作自由奔放展现着草原骑手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因为气势磅礴,民族特色浓郁,《奔腾》成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保留节目”之一,很多学校也都用这部作品作为经典教学剧目。但姜铁红对于网上流传的自己是《奔腾》第一代领舞的消息给予了更正,“这个节目是1983年编创的,中央民族大学83级第一届本科生是第一代跳这个舞蹈的舞者,他们1986年参加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荣获表演一等奖。我是1989年上的大学,算下来应该是第五代。”

  作为第五代领舞,姜铁红也是把“奔腾”不息的艺术魅力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人。说起姜铁红和这部作品的缘分,还要追溯到考大学那年。1989年夏天,姜铁红到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考试,无意中发现小礼堂正在排练,排的正巧是《奔腾》。“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我就被那种潇洒和豪迈深深吸引住了。”姜铁红说。9月份开学之后,他上的第一堂课也是《奔腾》的排练课,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感受到了这部作品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我还记得马跃老师当时的话,‘《奔腾》表现的不只是马的精神,更多的是马背上人的精神’。这句话让我更加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勇往直前。”经历了多年的演绎和体会,姜铁红对《奔腾》这部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当时改革开放初期,这部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朝气。我们每一代舞蹈演员去跳这部作品的时候,又会有不同的状态,如今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下,怎么带着这帮年轻的孩子去感受这部作品,是我们老师要做的事情。我们今天新时代的年轻人要表现出这部作品的奔放和阳刚之美,要跳出那种热情奔放的气质。我经常去引导孩子们,不要处理得太‘秀美’和‘漂亮’,应该跳出男孩子的气度,跳出粗犷中的细腻,就像网友们说的那样‘铁汉柔情’。”

  为舞蹈梦而“复出”两个月里减重40斤

  姜铁红出生在黑龙江牡丹江的一个舞蹈世家,父亲是一名舞蹈演员和编导,虽然是朝鲜族,但生长在内蒙古,加之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姜铁红对蒙古族舞非常感兴趣,立志做一名舞蹈演员。他1991年就拿下“桃李杯”舞蹈比赛十佳第一,又在首届“孔雀杯”、首届“荷花杯”等舞蹈赛事中夺冠,把蒙古族舞蹈跳得“形神兼备”。然而1999年,在京西宾馆上演的一次民族汇演中,姜铁红因意外摔倒,导致半月板摔碎,后十字韧带断裂,就这样,他不得已离开了心爱的舞台。从那以后他就真正走上了讲台,开始舞蹈教学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舞蹈创作。

  2016年,在学院的一次院庆上,姜铁红被当时的院长邀请作为教师代表跳一支舞蹈。年近五十的姜铁红怀抱着心中的舞蹈梦决定“复出”,再度站在舞台上为观众演绎自己年轻时拿下“桃李杯”金奖的舞蹈《生命在闪烁》。这部作品将近8分钟,难度很大,要想完整地跳下来,对于有腿伤且当时体重208斤的姜铁红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在两个月后能够拿出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姜铁红以魔鬼式的训练减重40斤,演出前由于腿太疼,还打过一次封闭。“学校培养了我,我没有理由不站在舞台上。”对姜铁红来说,那次登台是一次十足的挑战,而重新站在舞台上,对他来说也是一次莫大的欣慰,“那次经历让我重新感受到作为一名舞蹈人,应该站在那个属于我的舞台上。”在姜铁红看来,身为老师,虽然身体是自己的,但是当登台表演的时候,舞蹈情感、气质必须表现到位,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真切地领会到舞蹈的感染力。

  如今,专注于人才培养的姜铁红基本退居幕后,但他的舞步从来没有停下。学生们的基础不同,他授课的主题也不同,但姜铁红总是“边讲边跳”,将言传身教融入自己的课程中。“我们要不断地示范,让各民族同学跳不同民族的舞蹈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让各民族同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深交往、交流、交融认识的同时,去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姜铁红说。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