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空间激发新创作培养新观众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新空间激发新创作培养新观众

来源:北京日报2024-05-23 11:04

  记者 王润

  演艺新空间是近年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北京、上海作为演出市场最繁荣、创作生产最活跃的城市,更是在这方面有了不少成功探索。如何以新创作玩转新空间?如何以小空间打开大格局?日前,两场业界对谈同时聚焦演艺新空间,两地的创作者、运营管理者及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各自经验,探讨新空间发展。

  京沪两地演艺新空间爆款项目创作者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举办对谈活动,现场嘉宾从左至右分别为:费溢群、冯康杰、张肖和边福军。

  《大真探赵赶鹅》荣获2024上海静安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制作人奖。

  爆款频出影响力辐射全国

  北京77剧场里,全景沉浸互动剧场《大真探赵赶鹅》第二部延续第一部的火爆,4月首演至今演了将近50场;繁星戏剧村打造的环境式悬疑剧场《朱莉小姐》已突破百场;鼓楼西剧场里,开心麻花沉浸式互动喜剧《疯狂理发店》首次来京热演三周;同时,由鼓楼西戏剧出品制作的环境式音乐话剧《边城》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剧场驻场近一个月……目前,京沪两地演艺新空间的多部爆款剧目都在热演当中,这些演出不仅面向本地观众,还将影响力辐射至全国。

  以《疯狂理发店》为例,该项目自2021年9月在上海首演以来,全国演出场次已经超过2000场,获2022年度全国话剧票房第五名、沉浸式话剧第一名。借着该剧首次来京演出,一场主题为“新空间、新创作、新观众——京沪两地探讨玩转演艺新空间”的对谈活动在鼓楼西剧场举办。

  《疯狂理发店》总监制费溢群介绍:“开心麻花之前最热的作品《乌龙山伯爵》,全国演了14年,今年刚刚庆祝了演出3000场。《疯狂理发店》只用3年时间,在场次上就已经达到这样的规模,无论在票房还是口碑,以及IP影响力、商业品牌影响力和跨界合作上,都带来了惊喜。”

  费溢群表示,《疯狂理发店》的成功源于这个项目很独特:“开心麻花从第一部演艺新空间作品《疯狂理发店》开始,就没有走小剧场的路子,每一个作品选址都在商业综合体里。而且这个戏三分之二都是和现场观众一起完成,每一场观众不同、地域不同,都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可以说它是戏剧,也可以说是游戏,甚至有观众说它是剧本杀、是推理、是实验。”

  作为北京最火爆的演艺新空间项目,由抓马艾克斯出品的《大真探赵赶鹅》刚刚荣获2024上海静安戏剧谷·壹戏剧大赏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奖和年度最佳小剧场提名,已开启全国巡演。北京抓马艾克斯联合创始人边福军表示:“演艺新空间通过新形式和更多年轻人进行互动,为传统项目注入新的生命力,拓宽了新空间的产业边际。”

  新空间为创作带来新挑战

  《大真探赵赶鹅》《朱莉小姐》等作品的导演张肖坦言,随着演艺新空间的热潮,自己的创作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的观众来到剧场当中,希望得到的感受和体验与以前不一样了,需要更多的情感释放和情绪价值。”他认为,新空间演艺的发展不是单纯艺术创作的问题,“作为导演,以前只管排戏就行,但现在不仅要思考作品的风格、调度,还要思考演出的性价比、观众座位、票房回收,要站在制作团队的立场思考问题,对青年创作者的要求更高。”

  冯康杰担任导演和主演的《疯狂理发店》中有大量和观众互动的环节,对演员要求很高,需要有很强的即兴和控场能力。冯康杰擅长调动观众积极参与“破案”,并将互动内容迅速转化为笑料融入剧情当中。在不同城市驻演时,《疯狂理发店》都会进行本土化改编,在北京演出时将剧中的“周太太”设置为一口京腔的北京人,台词中也出现了不少北京地名,从而迅速拉近和北京观众之间的距离。

  树立大格局培养新观众

  如果说上海的演艺新空间项目更注重商业性和观众消费感受,那么北京的演艺新空间创作则更具多元化和探索性,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小空间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艺新空间”主题座谈活动中,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胡娜指出,演艺新空间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必然会对整个戏剧生态、文化体制等产生深远影响,北京在推进演艺新空间、建设“演艺之都”过程中,要将产、学、研相融合,更加注重对艺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观众群体的培养。

  北京儿艺院长王东认为,“大戏看北京”中的“大戏”并不是指投入多少,而是指格局大小,是文化产业复合度的大小,文艺院团在推动演艺新空间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市场意识,要时刻关注现实,洞察市场的变化和受众的需求。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沉浸式北京曲剧《茶馆》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团长崔迪认为,沉浸式戏剧只有符合“表演空间新”“观众互动新”和“传播推广新”这三个条件,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下观众审美的作品。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