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漫真人影视化 凸显奇幻作品的现实意义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国漫真人影视化 凸显奇幻作品的现实意义

来源:光明网2024-05-24 18:23

  文/星河

  国漫《狐妖小红娘》真人影视化首部作品《狐妖小红娘月红篇》,5月23日登陆爱奇艺全网独播,这部剧的高关注度,源自国漫《狐妖小红娘》自2015年以来积累的人气与口碑,与杨幂、龚俊等演员出演有关,也和很多目标观众对动漫作品真人影视化后的好奇有关。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播出,被寄予了不低的期待,它是国漫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剧集奇幻题材的新标杆,能否在原著粉与新观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良好地融合漫画审美与剧作审美的优点,决定了这一崭新作品的起点与高度。

国漫真人影视化 凸显奇幻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人物形象方面,杨幂饰演的涂山红红,她既是涂山的领袖、保护者,也是涂山的家长、亲人,她在涂山“画了一个圈”,使得涂山成为远离人族的“世外桃源”,但在安宁的生活背后,涂山红红的忧患意识始终是最重的,但忧患并没有使得她变得心机重重,反而剧作所展示出来的涂山生活,是带有“人间烟火”气息,剧中大量的戏份,从俗人的日常出发,勾勒出来一幅幅动人的场景,比如东方月初刚进涂山,就面对居住场所大小、房租怎么支付、要不要去打工赚钱等情节,都具有一定的当下性,容易把观众代入到剧情中。

  在故事格局上,《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终极指向是人妖平等,庇佑世间生灵,这一价值理念,成为剧作的顶梁柱,在这一坚实有力的叙事目的指引下,人族与妖族的争斗,两族之间的血海深仇、势不两立,拥有了一种具有深度的批判性,按照惯性思维,庇佑世间生灵者,首选是人族,同类相重,也符合情感逻辑,但就《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讲述看,妖族比人族,对人类以及世间万物更具爱心与柔情,这颠覆了中国古代志异小说中狐妖“半好半坏”的比例,从创作的技巧来看,这是创作者利用这样的设定反差,来激发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选择站队的同时也选择思考,据介绍,在剧作最后,妖族与人族选择了合作,维持了万物生长、存活的秩序,奇幻小说的现实意义,继而得以凸显。

  在情感表达上,《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没有将人族与妖族的不同,进行简单分类,而是用别样的方式,将两族庞大的人群,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这个标准即是由恨力和情力构成的力量……剧中所有的打斗与较力场面,表面上看是人物在用具有可看性的力的漩涡一较高低,而内里却是双方在比拼,谁拥有的情力更强大,恨力虽然可怕,且在一定时间段内难以战胜,但最终还是情力致胜,这不断给予观众以希望感与力量感。同时,这种情力力与恨力也分别代表一个人情感世界“欢乐与悲观”的两面,很像一个人的情绪力量,当你越相信快乐、越看到美好的东西、越付出爱的时候,你就会获取更多能量和美好,但是你的情绪越悲观、越痛苦的话,就会错过人生中很多的美好,剧集上将价值观关联现实,照进现实,提供给观众更多正向的情绪价值。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奉献了颇为绚烂的视觉效果,璀璨且细腻的画面建构,东方美学的无死角展现,各种文化图腾的装饰,使得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可以分心给技术所创造的美与享受,这是动漫自带的优势,也是影视化后得到强大技术加持的效果。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老铁路上的跨国文化联欢演出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