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海1950》今日杀青 于和伟吴越领衔出演打造顶级谍战剧
首页> 文娱频道> 大视野 > 正文

《深海1950》今日杀青 于和伟吴越领衔出演打造顶级谍战剧

来源:人民网2024-05-27 16:28

  由爱奇艺与慈文传媒领衔出品,于和伟监制,杨亚洲执导,卢敏总编剧、张玉、王昊天、刘菁芸编剧,于和伟、吴越、魏晨、曾黎领衔主演,余皑磊、隆妮、那志东、曹磊、郑家彬主演,喻恩泰、张晞临、郝平、谭凯、傅程鹏、郑晓宁、巩峥、霍青、马晓伟、黄俊鹏、秦焰、艾东、徐洪浩特邀出演的谍战传记电视剧《深海1950》,今日发布了一组全员杀青剧照,正式宣布杀青。

  《深海1950》取材自“潜伏英雄”吴石将军的真实事迹。记录了1950年前后,以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为代表的一大批无名英雄们,用对家国的无限热爱、对信仰的忠诚坚守、对战友的拳拳情深,为党和国家的统一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传奇故事。相信剧集播出后,一定能让现今观众更了解先辈历史,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豪情。

  辗转157天终杀青,《深海1950》剧里剧外皆胜利告捷

  《深海1950》剧中不仅聚焦英烈们孤勇奋战的一面,还将呈现出烟火气下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喜怒哀乐,让英雄更加有血有肉,也让观众通过人物的事迹感受到他们的可敬与可爱。

  历经157个日夜,辗转厦门、平潭、上海、横店等多地取景拍摄,《深海1950》终于在昨天完成了最后一个镜头的拍摄,宣告正式杀青。在今日剧集官方发布的全体演职人员杀青照中,大多数主演均是首次以角色造型亮相:于和伟眼神深邃坚毅;吴越充满了温柔且有力量的气场;魏晨儒雅又不失纯净;曾黎笑容里有爱更有薄愁。其他主演的剧中身份虽然仍然成谜,但全演技派的阵容让网友倍感信赖,不少留言表示“《深海1950》绝对是一部大型烧脑视觉盛宴”。

  与慈文传媒实力携手,于和伟有望再掀年代谍战题材热潮

  近年,于和伟凭借《觉醒年代》《大决战》等剧集,成为备受年轻观众们认可的年代题材剧“扛把子”。而《悬崖之上》中于和伟所饰演的周乙,更堪称谍战题材新标杆角色。正是有了在该领域的深耕,让其在《深海1950》中所饰演的吴石将军广受关注。与于和伟以往深入人心的大开大合角色不同,吴石将军因自身身份和时局的特殊性,无论选择或行动均更加谨慎。而其远隔海峡、孤岛作战获取情报的过程,也必将成为本剧一大看点。此次于和伟也首度担任电视剧的监制工作,为剧集品质保驾护航。

  除于和伟外,该剧主创班底亦是实力强劲。《深海1950》出品方之一正是中国影视行业的领跑者慈文传媒,曾出品《花千骨》《楚乔传》《老九门》等爆款剧集,在类型剧创作上频频开辟创新先河。而该剧导演杨亚洲过往曾荣获华表奖、金鹰奖、金鸡奖、飞天奖等众多实力奖项,导演功力深厚。三者的强强碰撞,让《深海1950》更加值得期待。

  信仰如星,指引前行方向。智谋如刃,划破迷雾重重。《深海1950》预计将于2025年播出,届时让我们共同领略先辈英姿、收获信仰力量。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