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舞出“千古第一才女”的才情与人生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舞出“千古第一才女”的才情与人生

来源:文汇报2024-06-07 09:46

  ■记者 宣晶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舞台,她旷世绝伦的才情令人着迷,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更让人扼腕。今晚,上海歌舞团打造的新国风舞剧《李清照》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预演,引领观众穿越千年,看见“千古第一才女”的才情、大义和与众不同的美。

  无声的舞蹈如何演绎传颂千载的诗词名句?有限的舞台怎样展现人物背后的厚重历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剧组独家探班,与主创和演员们聊聊他们心中的李清照。“不要试图成为她。用你的理解诠释她,靠近她的过程就是一种精神的爬坡。”上海歌舞团副团长、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说,李清照很难跳,却又很值得跳!

  以舞传情,感受诗词的力量与美

  再一次,朱洁静熬夜练舞直到凌晨。小睡了一会儿,她又来到排练场上,神采奕奕。《李清照》马上就要与观众见面,作为主角的她心潮澎湃。“我多次踏上李清照曾经走过的路,仿佛与她在灵魂深处进行了无数次的对话。”朱洁静说,“李清照用诗词细腻描绘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而我用舞蹈来诠释她内心的风景——忧愁、爱恋、坚强和不羁自由。”

  剧中有一段李清照击鼓状告张汝舟的剧情——站在直径近1.5米的大鼓前,朱洁静更显消瘦,但纤细躯体中酝酿着一场狂风骤雨。整段演绎并非大开大合的起舞,她紧绷着身体,以一次次鼓槌的重击来调动情绪,咚咚的鼓声似是孤醒者的呐喊,冲破浊世的层层禁锢。记者注意到,排练间隙,朱洁静经常独自站在鼓前,手握鼓槌琢磨动作细节,一点点积蓄舞台能量。在探向角色灵魂深处的旅程中,朱洁静逐渐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李清照:“李清照身上不仅有强烈的女性情怀,也有潇洒豪放的男子气。她拥有那个年代女人少有的独立精神,不输于现代女性的见识和胸怀。希望能够将无声的舞蹈化为动人的情感,让观众通过我的表演,感受到李清照诗词中的力量与美。”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她的词自成一家,婉约间透露出坚韧,柔美里蕴含着力量,人称“易安体”。如何用舞蹈传递诗词中蕴含的温度?“在创排这部舞剧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李清照的诗词与舞蹈艺术相结合。”舞剧总编导张帝莎、刘小荷表示。一首《声声慢》道出了“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无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亡国恨,丧夫痛,孀居苦,彼时的李清照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她彷徨无措,睹物生‘愁’。”刘小荷告诉记者,主创编创了一段女群舞呈现这种凄苦凋零的状态,“舞者们身着丁香紫的褙子,窗户、伞、酒壶等意象渐次闪现,象征现实生活的束缚困扰。最终,她推开所有愁绪,勇敢面对生活。舞蹈不仅有唯美的一面,还要让观众看到人物的成长、性格的转变。”

  闭关排练,沉下心来打磨作品

  “艺术是跨越时代的语言,它能够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文化和心灵。《李清照》用现代的艺术形式,重新诠释和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探索,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表示,6月7日至10日的预演提供了宝贵机会,让主创和演员能倾听专家和观众的建设性意见,进一步精进、打磨作品。“我们期待在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以更完美的状态首演。”

  2022年11月,舞剧《李清照》立项;2023年5月,主创团队赴山东、浙江等实地采风;2023年10月,先期舞蹈工作坊启动,张帝莎、刘小荷带领上海歌舞团的青年编导们创作编舞,收集舞蹈语汇……这一路行来,主创团队广泛阅读史料,多次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专家杨焄、赵惠俊提供学术支持,为演职人员举办专题讲座。“舞剧《李清照》从筹备到正式演出,至少跨越了三个年度,符合上海歌舞团慢工出细活的优良传统。排练期间演员除了要完成既定的演出、巡演外,基本处于闭关排练状态,沉下心来打磨作品。”王延说。

  出生在书香门第,李清照的前半生过着富足安定的生活;山河破碎之际,她坚强地活着,并为后世留下至情至性的文字。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既有愤世嫉俗的感慨,又具家国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激昂的诗句发出了时代的呐喊,舞者们将这些动人情境一一呈现。“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出人生百态,抒发出对家国天下的深沉情感。词句里包含的情感与她的人生历程、命运起伏乃至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张帝莎透露,舞剧创作并不满足于写意地描摹出诗词意境,还努力增加生命厚度,呈现人物的立体感。

  守正不守旧,彰显宋代美学韵味

  宋代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强调圆融、对称、素雅和质感的纯粹。“在创作采风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思索,除了清雅之外,宋人的生活中是否还存在别的颜色?”服装设计阳东霖告诉记者,主创团队秉承“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理念,大量选用中华传统颜色,并根据人物气质和身份进行概念化处理。“《声声慢》《如梦令》的舞段,以清冷色调来贴近心境;呈现市井、官场等场景时则采用比较浓烈的用色。尤其在上元节那场戏里,观众可以看到藤黄、花青等国画颜料里的丰富色彩,凸显自由跃动的生命力。”

  为了呈现李清照在江南度过的时光,舞台设计汲取宋代美学的精髓,融合江南文化的诗性美感。主创们运用留白技巧,为舞台留下空间,赋予演员们更多表达的余地,给予观众遐想空间。舞剧《李清照》预演期间,恰逢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张帝莎、刘小荷表示,将采用多种手段展现非遗、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希望这部作品不仅传达诗词中的温度和力量,还能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思考。”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