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舞袖拂新风,古意映未来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舞袖拂新风,古意映未来

来源:文汇报2024-06-11 10:16

  张素琴

  近年来,舞蹈的“出圈”以及引发的国风蔚为大观,上海歌舞团的民族舞剧《李清照》以诗词为引,凸显其才情与爱国之情。主创团队以国际化的艺术视野,在物象叙事和舞蹈语言的探索方面为舞剧创作的国风潮流添了不少新意。

  不舞之处的留白

  舞剧由序幕+四幕+尾声构成,但在线性叙述的框架下,以物的陈列虚实结合,呈现出一种不舞的“叙事悬置”,提供开放、多义的召唤。这种手法几乎在每一幕均有显现,尤其是第三幕中,三个场次分别对应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行香子》《声声慢》,展现赵明诚托金石于清照后抑郁而终,清照于岁月蹉跎中孤独寂寥。舞台以物的陈列现出“象”的无穷之意,如几案、砚台、笔墨、汝瓷、香炉、梅花、茶具、窗格等,但并未将其作为可操持或依托的道具供舞者舞动其间,而是在物的叠加中形成符号性的强烈指向。投影将物象构建为三重空间,前后纵深蜿蜒,横向的平移如多幅卷轴缓缓展开,清照与明诚立于画间,远去的大雁,飘落的雪花,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方寸之间见万里,情感于物象的建构中徐徐而出。这也和舞剧追求的“新国风”——融角色、绘画、器物、色彩、景致于一体中达成了契合,物象叙事与中国山水画叙事之象征和留白达成了内在的呼应。

  关于叙事搁置,甚至是“不舞”的探讨一直深受当代艺术家关注,这对于明确以当代手法建构新国风美学的舞剧《李清照》而言,舞与不舞之间,“零叙事”也构成了如戏剧家彼得·布鲁克所言“空的空间”——戏剧的核心更在于画面与观众之间直接而纯粹的交流,以及在交流中产生的想象力与情感共鸣。

  舞蹈语言的新风

  长期以来,以戏曲表演为基础建构的当代“中国古典舞”为民族舞剧提供了身体语言的语料,但是,其戏曲化底色和程式性表达造成了语意交流和审美错位,著名编导家舒巧在20世纪70年代末舞剧《奔月》的创作中曾进行过反思。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舞剧《李清照》的总编导张蒂莎和刘小荷对于舞蹈语言的冷静探索以及“舞态天然”身体语言建构。如两段主人公的双人舞——相遇时的无接触双人舞,新婚时归来堂里夫妻琴瑟和鸣、研读金石古籍的双人舞,借传统的“云手”“小舞花”等元素,但并未陷入“欲左先右”“划圆”“反胴”的程式化动律中,而是从人物情感出发,动机清晰,发展流畅,顺着情感的递进,身体盘、绕、旋、握构思巧妙,自然真挚,又充满生活意趣。朱洁静和王佳俊的表演生动、细腻、真实,颇富感染力。再如第二幕为了表现李清照对赵明诚临危而遁的痛心,对山河破碎的悲愤,编导以身体的失重和一度空间的地面翻滚拟象乌江浊浪翻腾,再现李清照立于乌江之畔咏叹《夏日绝句》的场景。舞、诗、文交织,营造出准确深刻的意象。又如第三幕中,中年李清照倚门而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孤独踟蹰由女子群舞呈现,“提沉”的动律被向下的顿挫之力解构,如落寞的心情,如滴漏中时光的流逝,以弧线旋转为主要调度的画面,似卷起满地黄花。发于本真之性、天然之心,准确而富有深意的动作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晚来风急”的诗词意象进行了高度的视觉化,并以身体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实现了对文字语言的超越。

  对于舞剧《李清照》的创作而言,其“新国风”还有诸多可被细说之处。如主题上对李清照之超越性别和爱情的“文人精神”的彰显;在妆造、舞美上对于宋代画、诗、文等元素的挖掘;“列华灯,千门万户”的节日场面中孩童与货郎齐舞的烟火俗趣等等。而以天青色为主调的色彩铺陈和文化象征、精神旨归的营造,都展示着舞剧在以宋代审美为核心的基础上着力开拓的新国风和新美学的有益探索。

  当然,任何创新都有面临的挑战,舞剧还需在叙事线索的集中、情感表达的凝练、抽象和具象的有机整合、极简美学之要素的删减和视觉完成度的精致化中进一步打磨。

  上海歌舞团历来因锐意创新、海纳百川而成为全国舞剧发展的一面旗帜,舞剧《李清照》也秉持了这一艺术追求。进一步而言,舞剧《李清照》不仅在继承古意和未来展望中探索着民族舞剧的新国风,也是一次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等舞剧之后对“海派舞剧还可以何为”的大胆开拓。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授、《当代舞蹈艺术研究(中英文)》主编)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