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懈追求新的艺术境界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不懈追求新的艺术境界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14 10:06

  陈少云

  我在京剧舞台摸爬滚打60余年,不仅锤炼了技艺,精进了表演手法,更坚持和传承了优秀的演剧精神。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中,我有幸与京剧马派演员朱强合作,共同演绎了京剧《龙凤呈祥》。这次合作不仅为戏迷们奉上一道年夜饭,同时也是“南麒(周信芳)北马(马连良)”戏曲艺术传统的延续。2022年,我同样在春晚表演了麒派经典剧目《徐策跑城》。这部戏的“跑”是点睛动作,我从颤手抓袖、拂袖、翻袖、抖袖到脚上的踢袍、搓步、倒步、蹚步、绕步以及弹须、抖髯、吹髯,一气呵成,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认可。网上有评论说这一套程式表演令人“清气顿起,浊气全消”,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古稀有余的我仍活跃在舞台上,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深厚魅力,进而点燃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出生在戏曲世家,祖父是戏班的盔箱师傅,祖母是老旦演员,父亲是武生。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对舞台感兴趣,算是个小戏迷。11岁时,我进入京剧团的学员班,迷上了质朴、苍劲、雄浑的麒派艺术。同年,在地区少儿戏曲会演中,我表演的《徐策跑城》获得第一名,这坚定了我学习麒派艺术的决心。

  麒派艺术是讲究完整的艺术,要求演员不仅天赋好、嗓子好、扮相好,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武功的底子,有创造人物的能力。所以,麒派一直主张要涉猎多种流派,从中吸取有用的养料。在成长的道路上,我转益多师:早年师承方航生、侯育臣、达子红等文武老生,打下扎实基础;后来向麒派演员张信忠、明毓昆和杨派演员曹世嘉学戏,掌握了很多麒派经典剧目如《宋士杰》《秦香莲》《乌龙院》等;麒派老生赵麟童、周少麟和戏剧导演阿甲的指导和点拨,更是让我对麒派从单纯的喜爱,发展出传承创新的使命和责任。

  上世纪末,我来到上海京剧院。这里戏曲氛围浓厚,艺术空间广阔,众多前辈老师和专家学者给予我热心帮助和悉心指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专注于周信芳经典剧目的学习、体会,从感悟人物内心到体会表演技巧,反复品味琢磨《徐策跑城》《清风亭》《平贵别窑》等剧目内涵。海派京剧创新、开放的特色,鼓励着我不断与各地同行进行艺术交流和合作演出。继《狸猫换太子》之后,我获得了创演《成败萧何》的机会。《成败萧何》的创作历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其关键就是让萧何的人物形象有性格,生动、鲜活起来,使剧作的主题思想对当代观众有启发意义。我还先后参与了《贞观盛事》《宰相刘罗锅》《东坡宴》《驼哥与金兰》《金缕曲》等剧目的创作演出,塑造了一些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

  我在京剧舞台摸爬滚打60余年,不仅锤炼了技艺,精进了表演手法,更坚持和传承了优秀的演剧精神。麒派演剧精神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为大众表演,注重社会责任,展现时代精神;二是从生活出发,用心体验人物,用人物的真实情感去调动戏曲程式的技巧与动作。一直以来,我身体力行,继承发扬老一辈的艺术传统,同时与时俱进,把自己的体会融入艺术表演中。

  对戏曲艺术来说,演员要有代际传承,观众也要后继有人。培养青年观众是个很迫切的任务。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演员生涯是幸运的,这幸运不仅因为我遇到了京剧艺术,遇到了一个个好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身处今天这个安定祥和、蒸蒸日上的时代,文化繁荣发展让更多人爱上京剧,并从中得到熏陶与启迪。

  我热爱京剧事业,观众给了我这么多鼓励和荣誉,我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朝沐杏雨,暮洒甘霖,师辈的教导不敢忘怀。我将继续肩承京剧薪火相传的使命,既认认真真演戏,不懈追求新的艺术境界,也用心用情传艺,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演员,让戏曲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为京剧演员,贾瑞虹采访整理)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会谈

  • 一图速览我国网络法治建设30年实践成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