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九歌》舞出瑰丽的东方神话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九歌》舞出瑰丽的东方神话

来源:北京日报2024-06-17 10:43

  记者 韩轩

  屈原的《九歌》以瑰丽的想象刻画出上古诸神的形象,留给后人浪漫的诗篇。近日,青年舞者胡阳根据屈原同名诗作执导的舞蹈诗剧《九歌》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用高难的舞姿、浪漫的想象,张扬着年轻一代舞者的文化情怀和对传统美学的深深致敬。

  舞蹈诗剧《九歌》张扬着年轻一代舞者的文化情怀和对传统美学的深深致敬。记者 方非摄

  汇集中国舞坛顶尖舞者

  椭圆形的天幕笼罩在舞台上空,有限的舞台化作无限的宇宙,充满威慑力的东君、曼妙轻盈的云中君、“囚徒感”的山鬼、自在灵动的河伯、彼此魂牵梦绕的湘君和湘夫人,以及冷面肃杀的司命相继登台,在光影塑造的天地、山石、云水之间,组成《九歌》的诸神世界。

  这是胡阳第一次执导大型舞台作品,并在其中饰演山鬼。“作为演员,我对舞台并不陌生;作为导演,我对舞台是陌生的。”胡阳坦承,这一次,他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与多位主创主演共同完成创排。

  胡阳一直深爱《九歌》,他爱屈原华丽的辞藻,也对其描述的上古祭祀文化充满好奇,“我看了很多研究屈原的资料,包括屈原的人生际遇、流放途中的心境,我总觉得,屈原把他个人的心境转移到了诸神身上,那么我也可以把当下的精神和心境,谱写到诸神身上。”这么一想,他便觉得《九歌》中的众神不再遥远。于是,一部非常有胡阳个人化色彩的舞蹈诗剧应运而生。他无意于去复原《九歌》诞生时的古楚乐舞,也无心去塑造激烈的戏剧冲突,而是把他对自由、对爱情、对生死的思考灌注在众神之上,延展出充满肢体美感和技术难度的作品。

  在他的号召下,中国舞坛一批顶尖舞者应声前来,组成了无与伦比的豪华阵容——李祎然、张翰、王思龙、李艳超、苏鹏、耿子博,这些在《只此青绿》《红楼梦》《孔雀》等舞台作品中大放异彩的演员,都在《九歌》中贡献了颇多亮点。阮演奏家冯满天也作为特邀作曲,携阮登台出演司命一角,丰富了《九歌》的表现形式。

  以当代审美呈现中国神话

  作为一部在气质上贯通古今的舞蹈诗剧,《九歌》的配乐没有局限在传统音乐的范畴。青年作曲家杨帆在创作山鬼与河伯的音乐时,用阮、箜篌等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色,和打击乐的散点音乐配合,再加上吟唱的形式,营造出在森林中穿梭的感觉。全剧的音乐都以表现情绪为第一要素,“东君”“云中君”的部分音乐具有太空感,湘君、湘夫人的配乐则出其不意地运用了钢琴伴奏。

  《九歌》的服装及舞美呈现也暗藏巧思。该剧服装设计阳东霖介绍:“山鬼的暗绿色,湘夫人的胭脂色,湘君的花青色,都是极具中国意韵的传统用色。”用料上,他采用极薄的真丝面料,塑造神仙飘逸灵动的形象,“尤其是张翰饰演的河伯,我们希望他像白鹤少年一样穿梭在云水之间,呈现出全新的、简洁的、符合当代人审美的中国神话体系。”

  《九歌》对中式美学的张扬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一位观众在观演后感慨,全剧敬天地、敬日月、敬山河、敬鬼神、敬生命的诗意,充满中式哲学韵味。一位中文系在读学生非常喜欢《九歌》对屈原作品的再阐释,“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文本本身,而在接受阐释的过程中实现。胡阳的山鬼不是‘被薜荔兮带女萝’的窈窕,是久居高寒料峭的寂寥,似乎想冲破这境地,但每次越界都遇到无尽的彷徨和无措,只有退回原地,似梦一场。”

  该剧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出品,由中演院线、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云上天幕文化联合出品。北京首演结束后,《九歌》将于6月28日、29日登台天津大剧院,随后还将前往深圳、成都等地。

  专家快评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

  胡阳执导的舞蹈诗剧《九歌》可以被看作是年轻一代中国最优秀舞者对于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首胡阳自己心中的神灵颂歌。舞台颇有格调,简洁而空灵,“司命”阮的演奏特色鲜明。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旋律里,剧中舞蹈可圈可点,山鬼的张力、云中君的飘忽不定、河伯与山鬼的默契、湘君与湘夫人的“里应外合”,都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明星舞者的加盟,他们成熟的舞台魅力,为胡阳增添极大助力,显然增加了该剧的观赏性和话题传播力度,让未来市场多有期待。当然,我认为,该剧的文学立意与舞台呈现之间尚缺少契合度,历史上《九歌》诸神的文化内涵与该剧舞蹈形象的独特性之间也需要进一步“灵魂相交”。我希望胡阳和他的舞者们,路漫漫兮多求索,进一步“天问”。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