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未来已来,电影院开启全感之旅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未来已来,电影院开启全感之旅

来源:文汇报2024-06-18 10:50

  记者 姜方

  6200张门票已全部约满,还在陆续加场——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影院”单元吸引力爆表。26部来自海内外的沉浸式体验佳作,包括五部全球首映、五部亚洲首映和六部中国首映。观众可以在这里以第一视角深入光影编织的叙事迷宫,身临其境地开启超越想象的全感之旅。

  进入普熙金融广场·PUSH艺术中心,一个影像与科技融合的奇妙世界映入眼帘。佩戴头显设备的观影者或化身为指挥家,率领一支交响乐团奏响维瓦尔第的音乐,或置身于《隐秘的秦陵》参加一场盛大的秦王加冕仪式,或在1∶1还原的“赛车模拟器”中感受真实赛道的风驰电掣……昨天,学者、年轻电影人及技术类相关专家共聚“未来影院”,从创意开发、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等不同视角,共同探讨科技以及AI对未来影像发展路径产生的作用。

  用场馆中的设备扫描墙面上的海报,《小机器人艾德》跃出纸面开始游走,将定格动画和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技术,已然令人感到新奇。而这仅仅只是“开胃菜”,从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到混合现实(MR)、扩展现实(XR),展区中还有更多创新技术打造的作品,为观影者开启每一帧画面都栩栩如生、触手可及的影像世界——

  B区汇集12部类型丰富的作品,观众们戴上AR、MR眼镜,就可以一键步入虚拟空间:在《气流》中360度全景沉浸式感受气流的运动;在《上坠》里看一场爱情喜剧;在《自我几何》里以第一视角跟随主角游览画廊,在与主人公互动的同时重新发现和理解自我。

  在C区的VR音乐现场,身处舞台之下,耳畔音乐奏响,眼睛和精神却能触及辽阔沙漠、繁华城市、森林大海,这场VR音乐会带来的不只是新奇感受,更是现实与虚拟、视觉和听觉的共舞。观众还可以在虚拟现实体验《合奏》中,化身一位指挥家,站在交响乐团的指挥台上挑选乐曲、乐器,探索古典音乐的语言;或是在《种子指挥家》里拥有用音乐治愈枯萎花园的能力,通过双手的舞动,近距离参与一朵花的盛开。

  3号厅的《来自大湾区》展示粤港澳不同艺术家的个人故事,讲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挑战和艺术家们所作出的努力。这款项目以多人互动方式呈现,结合多种三维扫描技术(红外/NeRF)、8K 360度和180度拍摄技术,拓展了纪录片讲述故事的界限。B区的单人交互VR作品《沉香》灵感源自流传数百年的感人神话故事《沉香劈山救母》。体验者扮演来世神灵的角色,一路与四大天王斗智斗勇,帮助沉香完成自己的使命。

  还有更多作品诉说中华文化千年文脉,它们或以数字还原应县木塔、悬空寺、佛光寺的精妙结构和历史传奇,为观众带来时空交织的美学体验,或聚焦尘封千年的莫高窟藏经洞,大规模的经卷汇聚于此,经卷封存背后隐藏的秘密进一步彰显了这座伟大古迹的传奇。现代技术重新阐释传统文化,将古老的文化瑰宝以全新方式呈现,在科技的辅助下传达千年文明的深厚魅力。

  从历史上看,上海这座城市曾诞生过不少“未来影院”。比如1962年,东湖电影院上映了国内第一部彩色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当时最时髦的事情莫过于戴着红蓝两色的镜片前往电影院体验这部影片。斗转星移,今天的上海放眼产业发展新格局,运用一系列数字影视前沿技术打造的“未来影院”,不仅为观众们带来虚实联动的全新体验,也是对数字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索和实践。这座城市一如既往地走在创新的最前沿,也让人更加期待当传统文化与最新科技结合,将会在未来碰撞出怎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可能。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