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墨雨云间》妆容与发髻的艺术探索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墨雨云间》妆容与发髻的艺术探索

来源:北青网2024-06-20 16:50

  由欢娱影视制作班底打造的古装励志网络剧《墨雨云间》,在优酷视频开播三日即破万,成为2024年度优酷站内热度值最快破万的剧,势头强劲。这是一部古装架空剧,即没准确年代,不过依据剧情中的中书令官职,幞头服饰等,时间框架在唐五代时期。架空剧的服化道虽然不能完全对应时代,但欢娱影视在服饰、妆容、色彩、置景、视觉等方面,以隋唐五代生活美学为参照系,旁及宋代妆容,融合了服化道的美服、美妆、美景。

  观《墨雨云间》,剧情波澜起伏,服饰尽善尽美,色彩华丽炫目,视觉夺人眼球,阐释了传统文化、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形成的1+1大于2的美学价值。本文试就品色制度的服饰色彩,妆容的华丽,发髻的俏丽,置景庭院的幽雅,分析一二,也从中窥见欢娱影视对剧集品质的精益求精和对东方美学的极致追求。

  一、粉面何妨珍珠妆——妆容之丽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

  古代贵族女子对于妆容是十分看重的,精心打扮,梳理一番是每日的功课,尤其是对外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项目。《墨雨云间》中女主姜梨、姜若瑶、季淑然、柳絮、柳夫人、长公主,都是爱美之人,酷好珍珠妆,即在脸颊镶上数粒晶莹圆润的珍珠。

  珍珠妆来源于宋代,南薰殿历代帝后图像中,宋代皇后基本上都着珍珠妆,只是脸部珍珠妆点的位置,与珍珠数量有所不同。宋仁宗曹皇后戴九龙花钗冠,面贴珠钿,大珍珠九粒;珍珠耳坠也是九粒。珍珠身后两侍女,脸部靠近鬓角处贴珠钿,左右对称。珠钿七米粒,耳坠珍珠六粒。宋英宗高皇后,戴九龙花钗冠,面贴珠钿,左右对称,珍珠八粒。宋神宗后,戴九龙花钗冠,面贴珠钿,左右对称,珍珠七粒。到了南宋徽宗后时,面贴珠钿有所变化,鬓角珠钿七粒,在额头又有两粒,酒窝处各一粒。宋钦宗后鬓角珠钿六粒,其他同。宋高宗后珠钿,鬓角处四粒,不再是一字长条排列,而成菱形;额头也是菱形四粒,酒窝处各一粒。

  宋仁宗后(南薰殿历代帝后图像)

  所谓钿妆就是花钿,额头的花饰,由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粘粘在额头。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说韦固妻:“眉间常贴一钿花,虽沐浴、闲处,来尝暂去。”唐代花钿的流行,还与花钿可以遮掩瑕疵有关。武则天时,上官昭容偷窥武后,被武后用甲刀伤脸,昭容用花钿掩饰脸部伤痕。《酉阳杂俎·前集》记载:“今妇人饰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点迹。”宋代帝后珍珠妆贴于额头的花钿,称额妆,又称梅妆、梅花妆、梅妆额,来源于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唐代吴融《还俗尼》云:“柳眉梅额倩妆新”。

  《墨雨云间》珍珠妆,鬓角采用北宋的长条妆造型,额头部位钿妆,改在眉心,其妆形呈条妆,或星妆。宋代帝后的妆容名称并不叫珍珠妆,珍珠只是点缀,突出的是先施浅朱,后覆白粉,浅红色的飞霞妆。剧中则突出珍珠,化妆师对宋代帝后妆容进行改良,按照现代的审美进行调整,其妆细腻,光亮。其实是尝试融合宋代审美形态,突出现代审美理念,以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也是《墨雨云间》的一个亮色,靓妆。

  二、香鬟堕髻半沉檀——发髻之俏

  《墨雨云间》中小桃红梳着一个头顶成椎妆,顶尖偏向一方的发髻,标新立异,十分抢眼。这种发髻在唐代颇为流行,称为抛家髻。抛家髻的鬓发部分薄如蝉翼,紧贴面颊,两鬓抱面,一髻抛出。《新唐书·五行志一》:“唐末,京都妇人梳髻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虢国夫人游春图》《纨扇侍女图》《宫乐图》中均有反映。

  《虢国夫人游春图》《纨扇侍女图》

  姜梨岁试弹琴一场戏,琴声响彻云霄,化身琴仙的姜梨梳高耸的双环髻,如飞仙一般。这个双环髻有两个来源,一是魏晋南北朝的南朝的双环髻,一是唐代的双环梳顶髻和双鬟望仙髻。双环髻将辫发分成两股,编成两个环。演变到隋唐发展为双环梳顶髻和双鬟望仙髻。望仙髻上部发编有圆环两个或数个,发梢编入耳后发内;下部发在底部各扎一结。

  无论是抛家髻,双环髻,还是望仙髻,都是高髻。顶上风流的高髻,不仅视觉上先声夺人,吸引人们的注意;再就是改善梳理者身材矮小的缺陷,挺拔身材,亭亭玉立。不仅古代这样,当下也如此。T台模特走秀也时常有梳理夸张的高髻,增加视觉美感。《墨雨云间》中的发髻俏丽,不完全是古发髻的复原,而是注入了时尚元素,时代审美,让剧中人物焕发光彩,为观众接受与喜欢。

  总体而言,审美的中心是韵味、意境、情趣。欢娱影视古装剧的制作,并不是简单的服饰形制复制,妆容仿古描摹,他们带着理想进行美学审视,创造性复原、展现,挖掘美的情愫和美学价值,做到对东方美学的塑造和传达。

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黄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 无偿献血 传递爱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