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夜空下赴一场森林版《仲夏夜之梦》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夜空下赴一场森林版《仲夏夜之梦》

来源:北京日报2024-07-08 10:19

  高倩

  2023年初夏,悠扬乐声从树荫环绕的北京艺术中心绿心露天剧场飘来,一场“五月音乐节”公益音乐会率先让这座神秘的演艺地标露出了一点真容。从那时起,不少观众就对绿心露天剧场抱有不一样的期待:在目前北京已有的同类型剧场中,它的演出条件最为专业,而依托国家大剧院深厚的艺术资源,户外演出会在这里绽放别样的精彩。

  森林剧场版《仲夏夜之梦》剧照。 记者 方非摄

  记者 高倩

  一年过去,绿心露天剧场迎来了音乐会之外的更多探索。7月6日,作为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开幕大戏之一,国家大剧院全新制作的森林剧场版《仲夏夜之梦》在此首演亮相。

  现场

  日落启幕,步入奇妙梦境

  19时,金色的晚霞穿透云层,拂过树林的微风送来阵阵蝉鸣。夜色一点点降落,一个奇妙欢快、名副其实的“仲夏夜之梦”开始酝酿——新月升起的时刻,伴着热闹的歌舞,雅典公爵宣布了即将举办婚礼的消息。借着良辰吉日,贵族伊吉斯欲把女儿赫米娅许配给他看中的青年狄米特律斯,但赫米娅早已心有所属,她与爱人拉山德在仲夏夜逃出雅典、避入森林,却不想那一晚,另一对苦侣狄米特律斯与海伦娜也闯入此间。城邦的秩序在魔法森林中消散无踪,仙子们用“爱懒花汁”彻底搅乱了4位年轻人的情缘,“错爱”闹剧上演的同时,城邦里手工匠人集结成的草台班子正排练着一出“戏中戏”,魔法的威力也波及了这里……

  几百年来,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在全世界不断上演。2016年,国家大剧院制作的《仲夏夜之梦》迎来首演,如今已成为戏剧演员队的保留剧目。8年后,森林剧场版《仲夏夜之梦》被北京艺术中心绿心露天剧场全新赋能,抬头便能望见星光的开放性场地,为观演关系带来了许多可能:演出中,一众角色不时从台上跑进观众席,仙子精灵在观众身边起舞歌唱,手工匠人叫卖“老希腊冰棍儿”,小朋友们给予的回应尤其热烈;还有观众接起下茬,与演员们插科打诨,把本就混乱的追爱之旅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笑料百出。当一切误会最终化解、有情人终成眷属时,全场狂欢的掌声与喝彩又一次将深夜彻底点燃,观众用手机点亮的闪光灯灿若繁星。回首望去,璀璨通明、流光溢彩的“文化粮仓”静静伫立,见证了一个难忘的艺术夏夜。

  幕后

  通宵排练,挺过高温考验

  “第一次在露天剧场看话剧,有绿树、有夜空,感觉非常奇妙。”观众徐女士说。演员们的敬业精神让她非常敬佩,七月的北京相当潮热,“有几回,他们从我面前经过,我真的看见豆子一样的汗水从他们身上往下掉。”《仲夏夜之梦》导演、国家大剧院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关渤也想好好夸一夸这些全力以赴的年轻人。夏季昼长夜短,为了充分适应夜间的露天场地,首演前的这段时间,演员们日夜颠倒,从明月初升排练至晨曦微亮,往往到了凌晨4点,他们才带着满身的汗水收工休息。

  “剧中有句话叫‘真爱无坦途’。”关渤说,它不仅在莎翁写下的精巧故事中,也外化在了这版《仲夏夜之梦》的肢体表达上,“我们增加了很多追、跑、摔、爬的动作,同时,在这样的环境里,演员们的表演必须比平时放大夸张。”舞台呈现上,一些着意设计的坡道、台阶也增强了追寻真爱的“坎坷”感,舞美设计张鲲鹏以错落有致、层次纷繁的框架结构勾勒出城邦、森林的虚实场景,构筑起似真非真的表演空间,带来了封闭式剧场无法提供的戏剧体验。

  “这一次,我们转变了在常规剧场中的创作思路,运用的方式比较接近现代装置艺术。”张鲲鹏说。户外演出要充分考虑风吹、日晒、雨淋对材料的影响,能透风透雨的铁网、铁杆成为首选,它们在舞台上纵横交错、层叠套旋,增强作品的奇幻色彩,一些灯具点缀其上,恰好形成星光闪烁、流萤飞舞的效果。据悉,《仲夏夜之梦》用到的白色铁杆多达1200余根,进场搭建时,主创团队动用了“外援”,专门邀请擅长搭建雷亚架的晚会团队连续赶工,终于让演出如期与观众相见。

  轻盈梦幻、简洁活跃,是森林剧场版《仲夏夜之梦》给予观众的深刻印象,而作为国家大剧院首部户外沉浸戏剧演出,它的基调与主打“现代性”、吸引年轻观众的北京艺术中心高度吻合。7月12日至14日,《仲夏夜之梦》将继续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并根据当天的日落调整开演时间,邀观众在夜色中一同“入梦”。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