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他用“巧招”助中国杂技飞跃世界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他用“巧招”助中国杂技飞跃世界

来源:北京晚报2024-07-08 10:21

  中国杂技团的大院里,一座十几平方米的小“车间”锈迹斑驳,不起眼,甚至和整洁的院子有点儿格格不入,但杂技团总工程师、道具设计专家王建民的许多灵感都从这里飞向了更高更远的舞台:从集金奖节目之精华的驻场演出《龙腾奥运》,到巡演全国的口碑杂技剧《呼叫4921》,再到刚刚摘得“金菊奖”的魔术作品《幻境》……王建民不表演杂技,但中国杂技团那些沉甸甸的佳作、金灿灿的荣誉几乎都与他有关。

  ■从生活入手点石成金

  凭奇思妙想被杂技团“抢”走

  “有时候,他们要把这些废铜破铁扔了,我不让扔。”王建民说。银发白须的他给自己的微信取名“愚叟”,说话时带着老顽童般的幽默轻快。旁人看不上的废料堆,往往被王建民“点石成金”,变为让演员如有神助的道具。王建民擅长也喜欢从生活入手,这个习惯已坚持了几十年。10岁时,他好奇拆了家里的钟表,又试着装回去,除了报时的钟声有些别扭,谁也没发现什么不对,直到10年后王建民主动坦白,大家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发音的音柱零件被他不小心掰断了。物资稀缺的年代,“没有那么多配件和工具,我记得我做的收音机音量旋钮,用的是牙膏上的塑料帽,做的耳机,用的是鞋油盒。”王建民说。

  上世纪70年代,王建民到黑龙江省肇源县插队,因为笛子吹得好,他被招入了县文工团。文工团常年下乡,热闹灵活的演出让王建民有了新的施展天地,比如,他设计的“折叠流动舞台”坚固轻捷,极大方便了文工团奔走表演;另一件让王建民记忆犹新的道具是一只悬疑剧里的机械猫头鹰,它站在漆黑的“墓地”中,眼睛诡异地发亮,通过幕后悬吊和牵拉装置的控制,猫头鹰能突然挥动翅膀飞进观众席,惊起呼声一片……1986年,黑龙江舞台美术展览、黑龙江省首届专利优秀作品展同时在哈尔滨举行,王建民的多项发明一同亮相,掀起了艺术团体之间的一场“风波”。

  “哈尔滨话剧团有部作品《黑俊妮告状》,里面有个场景,主角黑俊妮背着两只鹅,但道具一看就是假的。”王建民做的鹅能动会叫,电动鱼可以蹦跶摆尾,配合舞台效果看起来栩栩如生。黑龙江省杂技团也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年轻人,与哈尔滨话剧团周旋许久后,杂技团靠着一纸来自省文化厅的红头文件,成功“抢”来了王建民。

  协奏·黑白狂想

  ■钻研方案“魔怔”一年

  首个现代化新马戏大篷问世

  1992年前后,王建民的人生再起波澜。现任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王建民的老搭档孙力力那时还是演员,她到哈尔滨出差,偶然看见了王建民设计的“滑稽怪车”,立刻意识到这是位奇才。在她的力荐和团里的支持下,1994年,王建民被调入中国杂技团。

  第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为杂技团设计一个全新的马戏大篷,主要原则是安全,还不能太重,要便于安装和拆卸。那些日子里,王建民夙兴夜寐,拿出6套方案,画了上百张图纸,刚过不惑之年就白了头发,吃饭睡觉都在构思,像是“魔怔”了一般。苦心钻研了约一年后,我国首个现代化的马戏大篷问世,王建民用电动机代替人力升篷,同时在大篷框架和座椅上下工夫,减轻总体分量。最终,新大篷比传统大篷轻了二分之一,运转效率大大提升,它“服役”多年,被广泛用于杂技团的全国巡演,一直演出了800余场。

  在中国杂技团30年,王建民鞠躬尽瘁,团里作品屡获殊荣,许多都有他的心血:2004年,《十三人顶碗》惊艳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为中国杂技团摘下第一个“金小丑”奖,王建民在道具碗里放入折扇,根据表演节奏自动开合,传统顶碗节目因魔术技巧的融入打开了新的表演思路;2011年,由传统高椅项目演变而来的《空山竹语——摇摆高拐》获得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最高奖项“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和第二届中国杂技节“金菊奖”,两根层层叠加的高拐如风中修竹晃而不倒,惊险绝伦;2013年,《俏花旦——集体空竹》《圣斗·地圈》再次荣获“金小丑”奖,其中,《圣斗·地圈》因道具的变革而焕然一新,王建民设计了“大风轮”“太极拳”两个能行走的机器人道具,前者能快速旋转,后者能多维运动,突破了传统钻圈节目里固定地圈的表演维度;2015年,《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又一次将“金小丑”奖收入囊中,核心道具升降开裂桌的种种变化出人意料,让常见的单手顶节目充满了强烈而新颖的视觉冲击……

  绵延3000多年的中国杂技,如何在面对观众时保持“新鲜感”?在王建民看来,以道具创新推动节目创新已然变成一大发力点,“避免似曾相识,追求前所未有。我的设计原则是不求第一,求唯一;不求豪华,求绝妙。”目前,王建民的各类发明已累计达700多项。

  ■牵挂道具大半生

  古稀之年仍难舍责任感

  牵挂了大半辈子的道具,似乎占住了王建民在平时生活中的全部智慧。有一件趣事至今被大家津津乐道:某年春节,全家人等着吃团圆饭,水开了,饺子也快煮好了,“心不在焉”的王建民掀开锅盖,却抄起铲子撮起一铲子煤球倒了进去,一大锅饺子全都泡了汤。这些年,忘了自行车、丢棉大衣、丢围巾、40摄氏度天气里焊道具把手和脸烫得像“北京烤鸭”……王建民做的“荒唐事”有一箩筐。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强制关灯“勒令”他休息,王建民便偷偷拧开小台灯,或者挨到早上四五点,假装睡醒了又起来画图。

  王建民自知“糊涂”,音乐是他为自己找到的一剂良方。他喜欢用电吹管吹热烈的《查尔达什舞曲》、欢快的《电闪雷鸣波尔卡》,莫扎特、贝多芬都是他钟情的作曲家。王建民还动手发明了不少乐器,折叠二胡、双音排箫、环形埙笛、月胡、活塞笛、脚踏风铃……这些乐器多用随时可见的材料做成,以至于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奇怪”,比如双音排箫的箫管就是用注射器的针筒做成的。王建民用快速的演奏、精准的背谱来维持清晰的思维能力,既是为自己、为家人,也为了业已奉献半生的中国杂技。

  古稀之年的王建民早已过了退休的年纪,他几次想放手,几次又留了下来,老伴儿退休17年了,一直想和他出去走走转转,到现在也没有成行。责任感总是让他难以割舍:团里的节目要推进,接班年轻人的创新意识要培养,正在建设的中国杂技艺术中心是北京首座杂技专属场馆,技术层面的事宜要对接……但时光匆匆,岁月不饶人,“以后,有些事情我可能的确要放一放。”王建民说,“但需要我做的大事,无论我在哪里、是什么样的状态,都会回来把它办好。”记者高倩 文 受访者供图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