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在人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态度发生转变的过程中,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普及和推广、进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么,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作为人才的聚集地,要整合一切教学手段,以及科研成果,把教学、科研,还有实践相融合,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目的,把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美学、美育等方面的理念融入其中,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的优势作用。这里是以大学音乐中歌剧教学的创新分析为契机展开的。
在专业方面涉及到演唱的技巧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掌握了好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去表现歌剧人物形象和歌剧的艺术风格。
演唱方法和风格应服从作品和人物的需要, 在作品内容、风格的基本框架内去进行二度的创作,而不能机械地分成几种演唱方法。特别是我们的民族歌剧更是如此,必须扎根民族的土壤,充分体现民族歌剧的特色和精神内涵。
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就好。西洋美声唱法的优势是其科学性,充分发挥和利用了人体 自身的共鸣腔体,再加上剧场的空间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声,这是我们不管在完成什么风格的作品都应该借助的手段,但是绝不是唯一的目的,除不能失去地域、 民族的文化本尊,更不能失却了我们歌唱的最本真的目的——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人类的情感是没有国界,不分人种的。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唱法之争是有它积极的意义的,百家争鸣,百花争妍,经过争论、研讨,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对各种“唱法”的研究也是在不断深入,我个人更推 崇这种说法:最根本的唱法就只有一种唱法,那就是——科学的唱法,具体说就是只要我们掌握了 科学的发声方法,我们是可以胜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对声音的要求的,换一个角度看,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是能够让我们的声音呈现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强度、不同的共鸣效果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万物之源”。
在当今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挑战和未知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充斥 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因素与复杂的内涵,思想领域的研究、建设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那么,在大学 音乐中的歌剧教学是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组成元素,其中包含有我们自己的各个民族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歌剧,如《白毛女》《伤逝》,以及后来创作的《屈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木兰》等等。也包括有国外的一些经典的歌剧,例如,《茶花女》《弄臣》《艺术家的生涯》,以及《卡门》等等。
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高校的 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要在歌剧的教育领域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歌剧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人文价值,让 它们充分发挥出它们在大学的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传统歌剧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歌剧《屈原》是民族歌剧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来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历史故事,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爱国诗人,以屈原为题材创作这部歌剧,也源于屈原忧国忧民、爱国报国的现实意义。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根据李英儒创作优秀长篇同名小说改编创作,描绘了在古城中的抗日故事。塑造了众多感人至深的抗日英雄形象,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抗战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情讴歌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意大利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根据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著名的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盛演不衰。歌颂了真挚的爱情,颂扬了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人性之美。
意大利歌剧《弄臣》同样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作品,以一个弄臣及其女儿的悲剧为主线,表现出了君主专制制度时代的黑暗现实,叙述了弄臣的女儿吉尔达的忠于纯洁爱情、以死殉情的悲剧结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把课堂所学运用到歌剧舞台实践中,综合演唱、表演与形体动作,来演 绎、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歌剧人物形象。在这个过程当中,从演唱方法到各个人物的演绎都要赋予其时代的色彩:
最根本的唱法就只有一种唱法,那就是——科学的唱法,具体说就是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发 声方法,是可以胜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对声音的要求的,换一个角度看,就是科学的 发声方法是能够让我们的声音呈现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强度、不同的共鸣效果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万物之源”,所以,在这方面,创新点就在于无论是哪个地域,哪个民族的歌剧,都可以“以一概全”,用融合型的唱法衍生出的不同的音色创造不同的人物和故事。
现实意义。在传唱不衰的经典歌剧作品的背景下,赋予它们时代意义,契合新时代、新生活的需要,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把新时代的内涵付诸于现实,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富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的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快速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那么,我们大学音乐中的歌剧教学的创新应该紧扣这个时代的主题,脚踏实地、勇于开 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喻樱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