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万顷波涛振长空 湾顶月明济沧海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万顷波涛振长空 湾顶月明济沧海

来源:羊城晚报2024-07-15 10:38

  歌剧《湾顶月明》北京首演现场 丁啸 摄

  《湾顶月明》舞台设计融入了无人机等元素 丁啸 摄

  鸿鹄之志,源于何方?7月12日晚,国家大剧院歌剧厅座无虚席。一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勃勃生机、极具广东地域特色的轻喜歌剧——《湾顶月明》在此拉开首演大幕,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歌剧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大背景,通过海外华侨、黄埔军校毕业生后人陈粤,开发区基层的公务员华美珠,知名科技公司董事长华智强等人物之间的关系展开情节,用“微叙事”反映“大时代”,讲述了几位主人公因在黄埔创业而结缘,最终消除误会和偏见,并收获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故事。

  看海潮滔滔千帆竞发,那些“浪遏飞舟”的瞬间,于一句句歌词中被唱响,澎湃着广州开发区建设的火热情怀,黄埔这颗粤港澳大湾区“湾顶明珠”熠熠光辉。

  【立意深远】

  街坊侨胞“众生相”: 到黄埔去成就梦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恰逢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广州开发区成立40周年,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推出的这部轻喜歌剧,讲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开发区建设者和身为黄埔军校后人的创业者在这片热土上的奋斗故事。

  是怎样一种精神,激励着人们矢志向前求索、向上发力?答案就藏在歌剧里、写在大地上——“勇立潮头半步前”,黄埔人人敢争先。

  不畏艰险、保持乐观、坚信希望,在歌剧中,一步一脚印的实践更是彰显出深厚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歌剧《湾顶月明》总导演陈蔚介绍,本剧的男主人公陈粤是海外归来的华侨、黄埔后人,他开始对中华文化带有偏见,由于特殊的原因来到国内经过一个别样的新年,使得他找回了自己的根也找到了爱情。男主人公华智强,是长期生活在黄埔区努力奋斗的基层群众的代表,是中华文化的坚定践行者,他在事业上闯劲十足,却又在生活上因循守旧,看似矛盾,但又在他身上高度统一。郑小琪是典型“新新人类”的代表,那狂妄不羁的个性、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成就了她的梦想,而送父亲去手术前的一场戏又把她与父亲的那种质朴的中华传统家庭亲情展露得淋漓尽致。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主人公们的‘小故事’,折射的是一代代开发区人在这片时代热土上继往开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时代精神。”陈蔚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剧中的角色都是黄埔这块土地上千万个普通的奋斗者的缩影,每一个人的默默付出,与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与整个黄埔区的乃至粤港澳地区的发展和谐共生,相辅相成。

  “歌剧《湾顶月明》的名字也是有深意的。”该剧编剧钱晓天说,首先是因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区位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顶部,素来有“湾顶明珠”之称;其次,歌剧想要传达一个从朔月到望月的过程,寓意从全国甚至是全球各地“到黄埔去”的奋斗者,经过努力,最终都能实现理想、成功圆梦。

  【岭南情深】

  富集浓郁广东特色: 融合传统与未来美好意境

  “中国智慧和时代精神”是歌剧《湾顶月明》舞台艺术的最大特点。据介绍,该剧在舞台表现风格上具有高度假定性,轻快流动的场景迁换带来强烈的观剧代入感,以最先进、最完整、最综合的舞台艺术手段来赋予该剧独特的视觉色彩。

  除了音乐和戏剧要素的相得益彰,歌剧《湾顶月明》在舞美、灯光、服装道具设计上也是匠心独运,不少元素特别强调了与黄埔的贴近性,突出了广东地域特色,而且还体现了大湾区特色,充满未来感。

  在服装造型上,全剧以未来为导向,融入人文情怀,运用当下的审美语汇,结合大湾区的地缘特点,对生活中的服装进行了艺术性的概括与意象化处理,使其既充满生活的真实感,又具备强烈的戏剧张力,勾勒出了传统与未来相融合的湾区众生相。

  钱晓天介绍,主创团队曾多次到黄埔采风,实地走访了很多企业。“每一次的采风,都让我们很震撼,比如黄埔的低空经济之发达,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未来生活方式的雏形。”所以,该歌剧在舞台设计上、舞台主体形象采用了无人机外形的双层平台设计,它不仅可以旋转和移动,还配合可变换的几何形状分割方块,完成各种场景的变换,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融合,充满空间感和现代感。

  该剧的舞台和多媒体设计中融入了很多岭南文化元素,包括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岭南建筑,以及与岭南文化相关的符号和图像,增加文化意义和视觉故事的层次,以达到运用象征和意象来唤起情感,传达叙事。

  在舞台的整体配色上,非常讲究强烈的色彩对比,以求为观众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体验。其中酒楼、黄埔军校等地多为低饱和色彩,现代场景的色彩较为明亮与鲜艳。这种对比有助于唤起观众情感,吸引观众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歌剧场景设计中,展现了不少黄埔非遗元素。比如深井烧鹅、醒狮、大盆菜、发红包、长桌宴、乞巧节等。“这部歌剧很黄埔!作为黄埔人,我感觉很亲切。”观赏完歌剧首演的观众林先生表示,《湾顶月明》在舞美、服化道上,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广东地域特色,也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广东传统文化传播。

  【时代礼赞】

  联手再造文化精品: 写给新时代黄埔的情书

  在7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评价该剧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歌剧;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梅声洪则表示,《湾顶月明》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对普通而又不凡的奋斗者的崇高致敬,是对家国情怀与亲情友情的深情颂歌。

  据介绍,歌剧《湾顶月明》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第二次与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合作。该剧的演出阵容十分强大。在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的演出团队中,既有张英席、王一凤、高鹏、张卓等实力歌剧演员,又有王杨、初煦、孙尧、孙爽等新生代力量。女主华美珠的扮演者王一凤表示,她很期待来大湾区演出。因为在她的印象里,“大湾区既拥有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积淀,又充满科技与现代感”。

  “今天的歌剧让人惊喜。”特意前来观看《湾顶月明》首演的周女士是一名歌剧爱好者,她说:“这部歌剧的歌声很动人,演员的演技很精湛,故事的感染力超出了我的期待。尤其是情感的铺垫很细腻,的确是一场视听盛宴。”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文化兴业、文化惠民,文艺精品迭出。除了歌剧《湾顶月明》,当代舞剧《到那时》、音乐舞蹈诗《黄埔长歌》、话剧《幸福公寓》、儿童剧《菠萝蜜奇遇记》、儿童舞蹈《雕龙儿》、歌曲《根脉》等作品都获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今年3月推出的舞台剧《黄埔!黄埔!》,以黄埔军校的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借助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了黄埔军校的百年风云和旷世豪情,更已成为传播度非常高的文艺精品。

  据悉,《湾顶月明》从制作到演出耗时近一年,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于7月12日至13日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上演之后,该剧将在全国展开巡演。(文/卢佳圳 黄蓉芳 林文慧)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