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首页> 文娱频道> 演出 > 正文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来源:光明网2024-07-30 14:00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回顾2019-2024年上半年的这五年,江西省舞蹈界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深入学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人民、书写人民,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以江西神山村这么一个原本落后贫困的小山村为载体,编导从山村娃们走出大山、村民们逐步脱贫、神山村蝶变展新颜这一系列为灵感来源创作出的作品——《走在幸福路上》,从人物入手,塑造出一群淳朴村民形象作为故事发生主体,倾心书写人民,讲述新时代农民致富的故事。就如作品名称一样,用舞蹈抒写老区的人民和新一代的青年们牢记使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阔步行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那是我的“家”》编导以感动中国人物——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抗癌厨房”为事件原型,讲述夫妇二人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厨房里的炉火除了为癌症病人们传递家的味道,还象征着希望之火。其编导深入人民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创作力量和源泉,用舞蹈的形式将个人思想与情感抒发,赞颂平凡人物的人性光辉和伟大精神,在观者们欣赏舞蹈艺术美的同时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舞蹈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生活中有着一切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五年来,江西省舞蹈界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创作反映人民生活,书写现代文明的精品佳作,用舞蹈艺术独有魅力传递人民力量、反映时代潮流,传播民族精神。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由江西文演集团、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出品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天工开物》近日刚刚顺利结束在江西南昌的三天连演。本舞剧是由著名影视导演陆川以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为主线,其著作《天工开物》为创作题材导演的一部作品。舞剧讲述宋应星历经六次科考落榜,却痴迷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生在山河破碎的时代,宋应星的长兄、挚友以身殉国,而他静心执着只做一件更有意义的大事,对明朝中叶以前的科学技术工艺进行完整的考察梳理,著书《天工开物》。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舞剧创意结合舞台表演与科技,如在舞剧结尾,伴着饰演老年和青年宋应星的两位演员朝着舞台深处渐行渐远,投影幕布上同时出现一个巨大的先贤形象迈着坚定的步伐向观众迎面走来。对于这一画面,导演陆川在采访中说到:“一个人坐了300多年冷板凳,他是怎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和缝隙中的?只有走两遍的时候,你才知道它不是舞台动作,他是我们在向这位老先生致敬。”舞剧这最后一幕收尾,明朝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的故事也就此拉下帷幕。观者们看完记住的或许是舞剧中将人民辛勤劳作群像融入舞蹈编创的舞台画面;或许是定义“明制美学”的舞台呈现;或许是导演创意将影视语言和戏剧语言两相融合的新鲜体验;或许是对于《天工开物》这一中国真正意义上系统、全面向世界分享中国科学技术的著作的感慨;或许是从舞剧中感受到科技自信的民族精神……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导演陆川说,《天工开物》反映的不只是一本书、一个人,更是一个时代。希望通过舞台剧这种形式,让世界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关注到这个题材、这个故事,让他们获得更强有力的目标和力量。关注到这个题材、这个故事,让他们获得更强有力的目标和力量。舞剧主角宋应星作为时代的逆行者,崇尚真理、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感染无数;著作《天工开物》,汇集中国智慧,传播中国科学技术,影响中国,影响世界;舞剧《天工开物》作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开篇之作,倡导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创新,用舞蹈的形式传递天工文化、工匠精神的时代使命,推动江西艺术、江西文化走向世界。

  作品只有真正走到人民中间,真正抵达读者、观众和听众,文艺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充分彰显。舞剧《天工开物》正是这样一部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的优秀作品,以宋应星为切口,传递中国声音和力量,以戏剧的深刻感染力吸引观众,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讴歌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是一部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的伟大文艺作品。

  2019年6月,由江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办,新余市舞蹈家协会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江西省第三届城市群众舞蹈文化艺术交流展演在江西省新余市上演。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2020年11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主题,为全面记录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讲述脱贫攻坚“江西故事”,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江西省群众舞蹈大赛总决赛,江西舞蹈人用舞蹈生动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2021年11月,为丰富江西省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活”课堂,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西省舞蹈家协会承办的“党的光辉照我心”——江西省党史题材原创舞蹈展演成功举办。此次展演旨在用舞蹈的形式来讲述一个个反映百年党史中江西的重大历史事件、典型故事人物,讴歌党的百年丰功伟绩,激励赣鄱儿女奋进新时代。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2022年3月,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联、江西省乡村振兴局主办,江西省舞协承办的“走在幸福路上”江西乡村振兴舞蹈创作展演在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举办。江西省舞蹈界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充分发挥文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用舞蹈形式生动讲述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以纯朴真挚的舞蹈语汇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情感。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幸福江西舞起来”2023年中国舞协环境舞蹈展演(江西站)活动,环境舞蹈展演将舞蹈艺术与绿色乡村、红色文化充分融合,舞者们在山水草木之间用舞蹈讲述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缩小舞蹈与生活的距离,进一步使舞蹈艺术走进生活、走入乡村。人民群众观看演出的同时也成为演出的一部分,深入其中,充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彰显人民幸福感。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2024年1月,由省文联主办的“百花映盛世——2023年江西文艺成果展演”在江西广播电视台精彩上演,晚会节目全方位、多角度描绘过去一年江西改革发展的动人故事,展现新时代江西文艺工作者蓬勃昂扬的精神面貌。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中国文联、中国舞协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走进江西瑞金慰问演出、“万名文艺家下基层”“5·23”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活动、3·5学雷锋纪念日“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舞蹈志愿服务活动等数次文艺惠民活动,在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的带领下,江西省舞蹈界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服务群众,时刻践行“为人民而舞”的价值追求,同时促进全体人民在精神上的富裕。

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

  五年来,江西舞蹈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舞;始终践行用舞蹈艺术滋养人民心灵,回应人民精神文化期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及艺术审美需求,以舞蹈的方式服务社会、引领风尚、推动发展。

  作者:南昌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顾怡清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老铁路上的跨国文化联欢演出

  • “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