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诗画中国》收官:寻觅水韵文脉,润泽人文山河
首页> 文娱频道> 大视野 > 正文

《诗画中国》收官:寻觅水韵文脉,润泽人文山河

来源:北青网2024-08-04 09:51

  如何在诗画作品中感受江河水脉的生生不息?又如何为传统文化点亮时代的色彩?8月3日晚八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第十一期即将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中国舞协副主席王舸,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院长刘芳等专家将与涂松岩、任敏、胡梦周齐聚收官之夜,在江河中寻找流淌的诗意,以水脉润泽人文的画卷。

  跟着古人游山河——

  以古今共鸣唤起诗画意境

  李白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繁华盛景,被浓缩在《运河揽胜图》中。歌手胡梦周与扬州弹词“非遗”传承人包伟一同“穿越”入画,在CG技术还原的清代扬州邵伯码头,进行了一场妙趣横生的“citywalk”。伴着婉转悠扬的扬州清曲,热闹非凡的“扬州印象”跨越时空而来。

《诗画中国》收官:寻觅水韵文脉,润泽人文山河

  苏轼笔下“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的山水意蕴,被刻画在《烟江叠嶂图》卷中。演员任敏用飘逸舒展的国风舞蹈,勾勒出青绿苍翠与水墨氤氲的两版画卷。随着任敏轻灵起舞,“烟江叠嶂”这一经典意象仿佛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展现出悠远深邃的美学意境。

《诗画中国》收官:寻觅水韵文脉,润泽人文山河

  伴着古画赏经典——

  用多元艺术激活江河情怀

  司马光建造的“悠闲雅地”,被画家仇英描绘在《独乐园图》卷中。演员涂松岩偶入司马光的私家园林——“独乐园”,并在“司马光”的陪伴下探访园中七处景致,沉浸式体验名儒大家的风雅生活。二人以时空对话连接古今,讲述着古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哲学。

《诗画中国》收官:寻觅水韵文脉,润泽人文山河

  “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被形象化地呈现在《仿唐人大禹治水图》轴中。冯双白、王舸和刘芳作为民族舞剧《大禹》的主创,带着舞剧中大禹率众治水的精编段落来到《诗画中国》的舞台。舞者们运用精湛的舞技诠释画境,再次演绎这段震撼人心的民族史诗。

《诗画中国》收官:寻觅水韵文脉,润泽人文山河

  而陪伴了观众一整季的“诗画手工班”成员们,也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为诗画赋予全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非遗”技艺打造的“京西皮影”栩栩如生,由AI技术制作的人物、山水短片同样细腻生动。随着节目的热播,“诗画手工班”持续带动着诗画创作热潮,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中来。

  相约8月3日晚八点档,《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精彩敬请期待!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