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家国情怀映衬人性之美 以人性之美烘托家国情怀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以家国情怀映衬人性之美 以人性之美烘托家国情怀

来源:文汇报2024-08-08 10:08

  李建强

  作为今年暑期档最受期待的银幕力作之一,由上海出品、根据茅盾文学奖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解密》终于如期公映了。影片聚焦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展示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家国情怀和坎坷经历,讴歌先辈们碧血丹心、披肝沥胆的感人事迹,令笔者看后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天造之才与乖僻之人

  容金珍无疑是片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自幼便展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因解出数学难题而被人们关注,“701”郑局长求贤若渴、爱才如子,终使他顺遂地跨入了密码破译的大门——精彩纷呈的故事由此生发。

  故事是传奇的,人物更是奇特的。一位名家曾指出,中国传统传记文学源远流长,“但写其人为谁某,而不写其人之何以得成谁某是也”,时常造成事物垒砌,人物不彰。容金珍之出挑和成功,不仅在于他具有常人不可能企及的特殊才能,而且因为其自幼失怙、寄人篱下,酿成了古怪、孤僻的性格,甚至很难和他人交往。

  在集体主义的观念里,这样的人物是很难造就大业、成为时代和先进阶级的英雄模范的。而《解密》却执意反其道而行之,毫不隐瞒这位英雄的奇异行为,也不回避他的乖张偏执。

  比如,看到女性,他会茫然不知所措;妻子叫早,他会莫名地大发雷霆;笔记本失窃,他会神不守舍、几近癫狂。他常常分不清梦里和梦外,弄不明主体与客体……以致妻子小梅要痛苦万分地喊出:“不要把你的失败怪在我的身上!”“那些梦给了他灵感,也吞噬了他。”

  确实,从单一视角和生活常理看,容金珍的言行举止怪诞,到了几乎无法理解的程度,但这一切正是他完整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奇异和怪诞是这位天造之才存在的根据和基石。影片写出了人物的这种内在矛盾,展示了智慧的能量和天才的痛苦。随着两种看似不可调和的力量犬牙交错、扑朔迷离地交互推进,一个近年国产电影中鲜见的新中国军事破译专家的形象跃然银幕。

  天才的性格当然可以出奇,但决不能胡编乱造,编导巧妙地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的成果。

  我们现在已经明了,人类的大脑中具有实现意识与觉醒意识两种意识模式。前者是一种感知模式,它使人能够集中和聚拢注意力,完成心中承诺要实现的目标,当人临近和达到意识波峰时,就能触碰到其力量源泉,找到打开心灵、同时也打开世界的钥匙。但是当人过度使用这种意识时,它会自觉不自觉地控制并改变大脑的结构,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抑郁、焦虑和困惑。为什么天才常常疏离和孤独,其内在的肌理就在于此。他们的大脑结构里藏有很多幽微隐秘的地带,内心充满了挣扎和挑战,注定了他们过不上正常人的生活。

  《解密》借助文学改编,鞭辟入里地解析了这种天造之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因为有了现代心理学的支撑,而使容金珍这个人物显得极为真实和可信。《解密》的探究无疑为银幕塑造英雄人物打开了新的思路和边界。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容金珍的成长进步,影片设置了一组扎实、密切的社会人物关系。如果说,作为之京大学副校长的养父教化他热爱故乡和亲人,作为恩师的希伊斯教授教导他投身科学和不忘师恩;那么,作为革命引路人的郑局长则教会他忠于国家和人民。识才、爱才、育才、惜才,成为一条主线索贯穿在影片的历来始终,循序渐进,层层迭代,将容金珍这位非凡英雄的成长安在了特别厚实的地基上——天造之才和乖僻之人在这里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也是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高度耦合。

  家国情怀和人性之美

  《解密》的家国情怀,是和人物的社会、人生经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容金珍幼时经历过外族侵略的羞辱,年轻时目睹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之后又见证了新中国的百废俱兴。从他懵懵懂懂地翻译出第一份电文,无意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开始,他的家国意识就开始萌生了。经过701所多年的教育培养,他的家国情怀油然而起、愈益坚定成熟,最终成长为一个破译出敌方三部高级密码、21部中级密码的大功臣。人物无与伦比的能力,在无私的奉献中不息推动着国家民族的成长发展,同时国家民族不断的发展进步,也在日趋增强和提升人物的家国情怀。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种政治和历史的逻辑。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大制作,影片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一位数学家的持续成长和自我精神净化,其高扬的英雄主义和家国情怀,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更为值得肯定的是,影片没有停歇在从常见的角度去表现和传递家国情怀,而是力求从更为内在的角度来刻画和突出人性之美的价值。

  养父为了容金珍的成长,竭尽艰难困苦;郑局长为了铸造容金珍,费尽心力心机,当听说李梅把容金珍摔倒在地时,他一句“摔坏了,你赔得起吗”的痛斥脱口而出、怒发冲冠,几近失去一位久经沙场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姿态,那种急切的神情,溢于言表的关切,内涵的纯真是足以打动人心的。哪怕是对于亦师亦敌的希伊斯教授,容金珍也始终给予最大的尊重。这对冤家对头,并没有因各为其主而情断义绝,而是惺惺相惜、心有戚戚,最后为了保护恩师,他毫不犹豫地撤下自己破译项目负责人的名头。这是一个天才对另一个天才的珍重,是一个学生对自己老师的最高敬意——这系列看似不经意的笔触,穿透历史的迷雾和遮蔽,将革命人道主义和潜在的人性之美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由此,我们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李梅为成全丈夫而忍辱负重,瓦西里为保护英雄而义无反顾,郑局长为了拯救容金珍的养母和姐姐,甘冒违反严格条律的风险……正是这些高尚的人格、人性的善和美,共同奏出了一曲高昂激越的人性之歌。我以为,用家国情怀映衬人性之美,用人性之美烘托家国情怀,正是这部影片高明与出彩之处。

  几许感悟和若干启迪

  《解密》的成功,对我国未来谍战片的创作提供了诸多启迪。

  一是要有新的创意。

  新时代以来,国产谍战悬疑片不在少数,但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究其缘由,就是大差不差,缺少新的创意。近年来电影消费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相对于以往的主流消费群体,这一代年轻观众的消费意愿、消费渠道大大拓宽,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怎样在这种新的语境下走出新路,市场和观众已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其实,新的消费需求就是新的发展机遇,回应观众不断转圜和提升的审美要求,必然为新时代电影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谍战片的迭代和升级理应被提上日程。电影消费的迭代与升级,其实是想象力的迭代与升级。如果达不到观众想象力的矢量,你的产品怎么能够吸引他?怎么能够说服他掏出真金白银到影院去观赏你的电影?

  《解密》的经验即在于,要努力冲破经验制约的拘囿,走出舒适区,努力提升自身的想象创新能力、技术创造能力与内容形式表达的迭代能力,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给观众提供新的情感认知价值来推进消费生态的成长,延续和扩张谍战片在新一代观众中的影响力渗透力。

  二是要有大的格局。

  过往的谍战电影较多关注的是故事编织、人际冲突和英雄行为等,没能有力表达出与当下时代、历史情绪强烈呼应的博大精神格局。《解密》视野开阔,将国际国内惊心动魄的斗争熔于一炉,包括国共两党在隐蔽战线的近距离厮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台湾当局情报部门的渗透、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刺杀、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击落U2高空侦察机、中国原子弹爆炸……庞大的思想历史容量与人物建功立事的强烈愿望交织在一起,人物想不多面立体都不可能,故事想不精彩纷呈也很难做到。黑密、紫密的破译之所以特别重要,就是在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搏杀大局中呈现出来的。

  看来,拍谍战片不能为谍战而谍战,一旦目光四射,把大背景研磨透了,把坐标定位夯实了,人物和故事的展开就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三是要有真的匠心。

  除了前文所述的亮点之外,《解密》的制作也十分精良。无论是色彩的运用、细节的设计、场景的经营、音乐的运用都做到了精雕细镂。据说,为了还原当年的服化道,剧组想尽一切办法寻觅那个年代的老物件,实在找不到的,就拿设计图纸依靠3D打印去等比还原;“701”宿舍与工作区域都是精心搭建的,让主角工作生活的周边环境完全复刻;摄影全程采用IMAX特制拍摄,以长镜头美学展现隐蔽战线的特殊战斗,同时应用AI技术在后期做出电影胶片般的颗粒质感,令每一个镜头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几场梦境的营造,华美壮丽,动感十足:巨大的摩天轮、无边的高粱地、滤镜的红色沙滩,无不饱含视觉冲击力,看得出有向克里斯托弗·诺兰致敬的成分,又不乏自己独特的节奏和建构。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在当下年代电影的创作中无疑值得倡导。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 百舸争流迎开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