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在电影院和陌生人一起看奥运比赛,一起高唱国歌。这种体验真的太棒了,仿佛在比赛现场!”上海观众小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2024巴黎奥运会正在进行中,记者在调研走访上海大型影院时发现,“去影院看奥运比赛”这一热潮正席卷而来。记者采访了解到,奥运会开幕以来,全国范围内符合直播放映条件的数百家影院持续进行比赛节目影院直播,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畅享精彩比赛的乐趣。
业内人士表示,奥运会在国内影院直播是推动电视和电影融合发展的创新尝试,为中国电影市场注入全新业态。在巴黎奥运会之后,预计“影院+”模式将进一步完善,影院会实时根据观众观影需求调整放映内容,竭力满足观众的个性化、定制化、即时化需求。
● 记者 黄一灵 乔翔
奥运盛宴绽放大银幕
8月4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火热上演。在上海市中心某影院放映厅,当中国选手樊振东夺冠那一刻,全场观众掌声雷动,纷纷欢呼,不约而同拿出手机记录这一时刻。
中国证券报记者也是当晚观众中的一员。进场检票时,记者发现放映厅旁边专门设有奥运背景板的打卡拍照点,全场近400个座位上座率大约有六七成。比赛期间,观众热情洋溢,支持选手赢球时,高举双手欢呼;遗憾丢分时,叹息声此起彼伏。此外,在最后颁奖升国旗时,全体观众集体起立合唱国歌。
今年夏天,国内观众首次实现在影院看奥运。此前,中影发行宣布与央视达成独家合作,将通过中影预约放映平台为全国数百家影院提供赛事实时转播。在赛事安排上,观众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符合直播放映条件的影院,通过猫眼、中影电影通、淘票票三大售票平台预约包括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等多个项目放映场次。
从放映条件来看,大多数影院放映的比赛都设置了最低开场人数,最低仅需2人,但通常为10人,部分影院甚至需要60人。如果某场比赛最终没有达到最低开场人数,该场放映将被取消,平台原路退票。
以乒乓球男单决赛为例,比赛前一晚,记者通过官方售票平台购票,当时上海可以放映该场比赛的13家影院均已达开场人数,不同影院的售价大多在50元左右。据记者观察,大部分影院场次上座率超五成,因此视野较佳的座位已寥寥无几。
业内人士认为,于电影市场而言,直播奥运比赛模式的建立,激发了电影院的潜在能量,丰富了观众走进影院的选项,也极大程度地挖掘了电影院的更多可能性。
提振效果有待观察
虽然观众进电影院看奥运比赛热情高涨,但不是每一场都能如期和完美放映。
一方面,记者在购票平台发现,部分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影院无人问津,直到预约时间截止时点购票人数仍达不到开场人数要求。
上海某影院从业人员小林透露,“开场人数低于10个人的话,哪怕是小厅放映,多数影院是会亏本的,毕竟为了一场放映,工作人员配置都得要好几个人。像奥运会开幕式,刚开始也不是每家影院都愿意转播,考虑到成本,当晚进行转播的影院大多都设定了50人开场人数的门槛。”
即便达到人数门槛,对于影院而言,每一场的比赛情况也不一样。“开幕式以来,奥运比赛整体的上座率是超过我们预期的,但每一场比赛的热度不一样。拿我们放映赛事的这个厅举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大约有70名至80名观众前来观看,乒乓球女单决赛一共有350多人。通常来看,有中国队参与的比赛更受欢迎。”上海和平影都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该影院近400人的厅如果每场观看比赛人数能在100人以上,那会比放普通电影性价比要高。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赛事影院直播活动累计综合票房超过214万元(含预售),总人次达4.9万,除去片方分成等,全国影院拿到的“真金白银”不到百万元。
另一方面,部分观众在观看比赛时还遭遇了“卡顿”事故。“我看的是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一开始就卡,不是卡住就是来回重复放一个片段,找工作人员也没办法解决。整体观看体验不太好,最后是以退款处理。”在某社交媒体上,一位用户吐槽道。
小林称,电影院直播奥运比赛背后需要5G、4K等技术的支持。如影院要进行放映,首先要进行申请,申请通过后中影后续会提供相关支持,影院在直播前也会进行调试。持续卡顿如果不是集体事件,那可能是个别影院的问题,其相关技术配套服务没有到位。
综合来看,“影院+奥运”的模式实现了奥运盛会和影院功能的跨界融合,是影院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尝试。但其也有进一步的完善空间,如何从“能放”到“愿放”再到“好放”,影院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多向发力为市场注入活力
从世界杯、电竞再到奥运会,近年来,电影院一直在探索“影院+赛事直播”等多样化经营的新路径,进一步满足大众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需求。
可以说,如今的电影院,已不仅是播放电影的场所,而是致力于成为一个多种视听新科技的实验场,可以提供多种娱乐活动。
例如去年11月,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举行,上海多家影院举办了影院观赛活动,观赛票和电影票价格整体保持一致。再如今年5月,“激情与火焰:皮亚佐拉与探戈之旅”探戈电影视听音乐会在亚洲首座杜比剧场千人厅——上海影城SHO杜比剧场千人厅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专家认为,特别是在传统市场淡季,通过多元内容联动,“多元电影+”的模式有效激发了各消费群体的切实需求,提升了影院的利用率,对于促进电影市场稳步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电影院求新转型的背后,反映出流媒体服务的兴起对传统影院带来的挑战,也反映出影院长期盈利模式单一,与电影票房捆绑的困境。
以今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为例,截至8月8日12时,暑期档日程已走过三分之二,总票房(含预售)突破85亿元。但与2023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206亿元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分阶段来看,主要是因为6月电影票房遇冷。不过,7月暑期档大盘票房已明显回暖。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显示,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全国7月票房53.77亿元(含服务费),环比上涨184.5%。需求端,7月放映场次1306.8万场,同比上涨10.46%,环比上涨10.04%;上座率8.3%,环比上涨204.65%;观影人次1.31亿,环比上涨204.65%。
在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岳铮看来,目前已有34部重点影片预计于8月上映,随着暑期档重点影片的陆续上映,票房大盘有望持续上涨。
电影市场消费的持续增长依赖作品,也需要政策春风。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国家电影局启动2024年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据悉,消费季将贯穿8月至10月,覆盖暑期、中秋、国庆等主要电影档期,惠及全国电影观众。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猫眼娱乐作为消费季支持单位,将合计投入超过3亿元观影优惠补贴。同时,国家电影局还将指导各地电影主管部门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电影惠民消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