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塑经典传说 探寻生活真爱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重塑经典传说 探寻生活真爱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8-16 09:58

  取材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公映后,受到广泛关注。记者约请影片主创、文化研究者和电影专家就该片对中国民间传说的改编、新技术的运用和海内外传播等方面展开讨论,深入解读影片的人物塑造、时代背景再现和爱情主题强化等问题,让业内外从中窥见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风向。

  ——编 者

  主持人:记者 苗 春

  嘉宾:

  李佳锴(《白蛇:浮生》导演)

  罗靓(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白蛇文化研究专家)

  卢冉(杭州文旅局宋韵文化智库专家,宋代餐饮史、美学史研究者)

  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白蛇:浮生》剧照。出品方供图

  再讲古老故事

  记者: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改编拍摄的影视作品已经有多部,1992年首播的台湾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1993年上映的香港电影《青蛇》等产生了广泛影响,追光动画也分别于2019年、2021年推出《白蛇:缘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为什么此次要再拍《白蛇:浮生》,再讲这个故事?

  李佳锴:《白蛇:浮生》属于追光动画的“新传说”系列,这个系列的宗旨就是讲述一些中国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用现在的价值观和技术手段进行新的呈现。每一代人都肩负着给下一代人讲述故事的使命,我们的愿望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多人了解,让孩子们通过影视作品接触宝贵的文化遗产。《白蛇传》的故事本身非常有张力,足够精彩,可以一直被叙述。《白蛇:浮生》也是想把“白蛇”系列讲述得更完整,因为《白蛇:缘起》讲了故事的前传,《白蛇2:青蛇劫起》讲了故事的后传,《白蛇:浮生》恰好可以承前启后。

  记者:《白蛇传》故事以及这部影片为什么会吸引观众?

  罗靓:从晚清一直到当代,一些外交官、传教士等曾向英文世界介绍《白蛇传》的故事。英文世界以此为题材的舞台剧《白蛇夫人》《白蛇》等都曾在海外的剧场上演,甚至获得重要奖项。以往中国、日本、韩国都拍摄过《白蛇传》题材的影片,对人性的探讨引发共鸣。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人与人坦诚相见,就能得到爱。在众多艺术作品里,白蛇都愿意放弃长生不老和魔法而成为人,只因为她对人间的向往和对许仙的爱。

  李佳锴:《白蛇:浮生》讲述的是一对有情人在南宋的临安生活的情景和受到的阻碍,片中的爱情真诚、朴实,传达的家庭观念、生活观念也可以给当下年轻人一些启示。“情”字始终贯穿其中,白蛇一直追寻阿宣也就是许仙转世,始终深爱对方。

  饶曙光:《白蛇:浮生》的人情味很浓,很多剧情的转折都是从人性逻辑出发,更容易得到普通观众的认同和共鸣。许仙与白蛇的爱情、白蛇与青蛇的姐妹情以及许仙的姐夫李公甫与许仙、白蛇、青蛇的情感都表达得非常充分。

  卢冉:影片把爱情表现得非常美好。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很动人,许仙和白蛇结婚时,各剪一绺头发,用红色丝线系起来,象征永结同心,还共同发出爱的誓言。

  记者:影片在改编方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饶曙光:许仙形象的变化是这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以往版本里的许仙在这段爱情关系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性格有些懦弱。这部影片中的许仙形象更加鲜明,勇敢且主动,突破了传统定式和套路,成为在爱情里与白蛇对等的存在,因此获得了一些高光时刻和重点表现。

  罗靓:《白蛇:浮生》里的许仙跟以前不一样。作为凡人,他拼尽全力拯救他的蛇妻,奋力一击、力挽狂澜,不再是一个文弱的人。其实过去的电影作品和田汉改编的京剧《白蛇传》里都含有许仙深爱白蛇,愿意为了爱有所付出的情节;在京剧中,白蛇早已对许仙坦白“为妻本是一蛇仙”。《白蛇:浮生》中,许仙对白蛇深切、长久的爱,终于转化成他帮助白蛇、青蛇对抗法海的力量。这部动画电影让观众对这种爱感同身受,被深深打动。

  李佳锴: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从白蛇、许仙断桥初遇开始,经历幸福和艰辛之后,又在断桥暂时结束。我们用传统佳节和农历节气串联整个故事,佳节和节气也是古时候人们一年农耕劳作、循环往复的时间标志。影片中对夏至、冬至等节气和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还有节令美食和踏青、观潮等民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表现。我们也为影片加入很多喜剧元素,呈现生活趣味和欢乐瞬间。如片中的钱塘县捕头李公甫,不仅讨喜、可爱,还有市井感,把全片的喜剧戏份都串起来,让本来有些棘手的对小白、许仙的喜剧性尝试,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让法海也参与到喜剧里,我们给他设计了坐骑金毛犼,又萌又拽,颇有笑料。

  再现宋代风韵

  记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南宋,影片如何再现临安的宋代风韵?

  李佳锴:临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我们去杭州实地采风,西湖、河坊街、九溪十八涧、钱塘江等都仔细观览、感受。我们参考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将里面的细节加到影片里,再用建筑物以及很多参天古树去丰富街道,让整个城市“活起来”。为了突出江南水乡多雨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多场雨景。此外,我们融合、更新了技术,对人物微表情进行调整,比如小白跟5年前《白蛇:缘起》时乍看一模一样,细看更精致、美丽,小青的造型气质降低了战斗性,更生活化,是融入临安百姓生活的姑娘。

  罗靓:电影里的杭州很美,像水彩画,西湖的湖面、柳荫、小船、断桥……都是富有表现力也很经典的画面。白蛇“埋钗”的时候突然出现雪景,小青在树上把雪都抖下来,场景就变成春天,非常美妙、灵动。还有影片中表现的针灸、节气等,都是神来之笔。

  记者:影片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再现,如何辅助故事的讲述和人物性格发展?

  卢冉:《白蛇:浮生》给观众呈现了生动的宋代社会生活。比如影片中的酒楼用了一个蓝色的琉璃小盘子,灵感源自宋代会进口一些西亚、南亚的玻璃原料,再运到杭州、广州等地的作坊做成器皿,当时叫“药玉”。饮食上,影片中有各种时令美食,比如元宵节吃团子,端午吃粽子(那时叫角黍),清明或者寒食吃青团,街上还售卖各种蒸糕、饼以及宋嫂鱼羹、东坡肉、蟹酿橙等菜肴。白蛇喝雄黄酒是这个故事的重要节点。喝雄黄酒辟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大家因为很开心,一定要让白蛇喝雄黄酒。白蛇明知危险还冒险,是因为这是当时生活里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影片中表现的情境很有说服力。多数情况下,《白蛇传》的爱情主题、家庭主题会掩盖这个故事的生活主题,实际上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因为白蛇向往美好的人间生活,才会放弃千年修行到一个繁华城市去,过一种有烟火气的生活。这部电影表现出这份美好,让这个故事立住了。

  再创动画佳作

  记者:如何评价追光动画对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改编和创作?

  罗靓:追光动画多年来坚持把中国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拍成动画电影,但风格又不是完全传统的,具有一定的先锋性、创造性,又适合现代人观看,作品让全年龄段观众都感兴趣,叫好又叫座,很不容易。最难的是把家喻户晓的内容做出新鲜感,而且打动人心。《长安三万里》中《将进酒》的段落,和《白蛇:浮生》里许仙吹笛的段落有点相似,影片营造的氛围都令我非常感动。我一直对民间神话传说的现代性转化很感兴趣。这部影片中有非常多尝试,不生硬,有创造力,值得继续探索下去。

  记者:追光动画的作品带给中国电影哪些启示?

  饶曙光:追光动画的“白蛇”三部曲从传统文化当中吸取营养,注重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注重与当下观众实现良性互动和共鸣。3部影片的画风都立足于中国古典绘画,呈现中华美学精神,美轮美奂,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感染广大观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的题材库,关键需要我们找到更好的路径和方法。这3部作品在挖掘《白蛇传》的奇幻元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注重共情,从而持续地赢得观众的喜爱。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党建引领温暖新就业群体

  • 又到初秋赏荷时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已完成了数百万次微创手术。
2025-08-22 10:10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