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影《小孩不笨3》不说教却让人警醒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电影《小孩不笨3》不说教却让人警醒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8-20 09:43

  新的开学季,青春活力飞扬。正值此时,新教材、新作品、新的校园文化,从不同角度塑造、引领、安放学子们的心灵、奋斗和梦想。有对一路求学酸甜苦辣的思考,更有对未来投入社会跃跃欲试的创业尝试,一一例数,滚烫而热烈,这些青春的印记,终化作成长的阶梯引人一路向前。

  “我都是为了你好”,电影《小孩不笨》系列中的经典台词在时隔18年后,又出现在大银幕上。8月16日起,新加坡国民高分IP新作、合家欢喜剧电影《小孩不笨3》在国内上映。影片围绕两个面临小升初的家庭展开,延续了前两部的温情喜剧路线,诙谐面对当下的亲子教育难题。

  该片导演梁志强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部影片并没有端着说教的态度,但家长看后会有一种惊醒之感,“原来我一直以对孩子好为名义,提出了超高的要求”。很多家长和孩子看完影片后,拉着手走出影院,“他们觉得很多误会在看电影过程中和解了” 。梁志强笑说,中国的孩子们即将迎来“开学季”,他希望大人和孩子看了影片可以减压。“读书努力就好,不要拘泥于分数,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以喜剧化解沉重 俘获人心一定有笑有泪

  电影《小孩不笨》2002年在新加坡上映,影片直指新加坡小学不合理的分班制——将好学生和差学生分开教学。电影上映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教育方法的讨论。导演梁志强表示:“其实,新加坡的教育没有那么卷,但是新加坡家长们形成了一种默契,他们在卷。新加坡教育部一直告诉家长不要去比较孩子的成绩和分数,鼓励多去发掘孩子的其他才能,但家长们的传统心理惯性依然是要孩子考高分才可以,这种竞争心态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很多家长并没有觉察到在用压力控制孩子。梁志强说:“就像那句台词‘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贯穿在这个系列的电影中,家长觉得自己是在关心孩子,但没有想到这其实源于一种单方面的自私。”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复杂难解的教育问题在梁志强的电影中却表现得诙谐幽默、驾轻就熟。梁志强笑说:“喜剧的设计对于我来说很容易,我就是喜剧演员出身,曾经推出过长达十年的电视栏目《搞笑行动》。所以,我擅长在真实生活中寻找幽默,还要有人情味,电影想要俘获人心,一定要有笑有泪,带观众去坐情绪的过山车,与观众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效果。”

  而且,他觉得喜剧可以化解沉重,让别人减少戒备心,“我如果板着面孔教育别人要怎么教孩子,人家肯定会生气、抗拒。但是,我用很轻松的方式慢慢地把故事讲给大家,大家就会愿意去吸收,可能到最后会醒悟过来,‘唉,这不就是在说我吗?’就像是影片中,胡静扮演的妈妈文婷,觉得比起另一个‘虎妈’,她其实是善待孩子的。然而,在争吵中,文婷猛然发现,原来我也一样,在逼迫孩子。”

  给孩子适度空间 新学期里给他们“刹一刹车”

  梁志强真诚地表示:“我是一个‘不会读书’的导演,读完初中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当时很沮丧,后来发掘到自己在拍电影上面很有天赋,就进入了演艺圈。这部电影探讨的主题就是怎样去栽培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华,父母不要抹杀掉孩子的才艺,去好好培养孩子的才艺,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梁志强在生活中也不是一个“卷”孩子的父亲,“我的几个孩子在小学的时候,考试成绩一般,我总说没有关系,很相信他们。等他们到了中学之后,自己慢慢地开窍。我有四个孩子,三个已经大学毕业,还有一个准备读大学。我当然要求他们读书,但是,分数不重要,努力了就好,我还是觉得用鼓励的方式比较有意思一点。比如,我会跟孩子说,我不要求你多么优秀,可你肯不肯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呢?”

  “开学季”即将到来,梁志强也希望大家以宽松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内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应该给孩子适度的空间,给他们‘刹一刹车’。处在这个圈子里的家长和孩子更加辛苦,上名校与否其实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前途。”

  《小孩不笨3》剧照

  胡静的表演给《小孩不笨3》很大加分

  《小孩不笨3》是这个系列首次登陆中国的大银幕。梁志强对于市场表现非常期待,“其实在二十多年前,我就一直希望能够来中国发展。那时候没来是因为觉得剧本还不够棒,于是,我就想等有了灵感再拍,也没想到时间就过了这么久。所以,我希望这次《小孩不笨3》在中国电影市场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梁志强称赞胡静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胡静给这部电影很大加分,她的表现很自然、专业,以细腻的演技,将一位为子女成绩焦虑不安、竭尽所能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孩子深沉的爱与期待。尤其是那场拔掉网线、怒斥游戏的戏码,不仅让人忍俊不禁,更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弦,仿佛看到了自己家中那位同样为子女未来操碎了心的母亲。”

  电影中也有很多小演员的戏份,在引导小朋友拍摄方面,梁志强很有自信:“我都是鼓励他们本色出演,用自己的话来演,喜剧会有很多即兴发挥,这也让他们的表演在镜头前呈现得更加自然。”

  梁志强可谓是一个多面手,不仅以知名导演的身份闻名,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和主持人。在《小孩不笨》系列中,他也客串出演,为电影增添了一抹亮色。他幽默地说,自己不是最帅的,这份自知之明让他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塑造了一些有喜感的角色。

  导演梁志强

  内存

  间隔18年再拍《小孩不笨3》

  《小孩不笨3》的故事,在独自带着儿子梓豪(周俞辰 饰)远赴新加坡求学的上海全职妈妈文婷(胡静饰),和本土学霸Jayden(江松恒 饰)及其“虎妈”Sophia(柳胜美饰)之间展开。一边是文婷母子在异国他乡的求学挑战,另一边则是Sophia以“棍棒底下出精英”的理念将儿子推向“卷王”之路的严苛管教。当两家命运交织,碰撞出的不仅是火花四溅的戏剧张力,更是对现代家庭教育困境的细致观察。

  最初,电影《小孩不笨》2002年在新加坡上映,直指新加坡小学不合理的分班制——将好学生和差学生分开教学。电影上映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教育方法的讨论。五年后,新加坡政府宣布取消“放牛班”,学校不再单一地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是引入了更灵活的评估体系,如等级制评分(将分数分为ABCDE的分数段进行划分)。对此,导演梁志强说:“我不认为那是我电影的功劳,电影只是大家讨论这个教育制度的启动点,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在很多人的努力下,不断改进和完善。”

  《小孩不笨2》于2006年上映,探讨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因彼此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代沟。第一部和第二部,都突破新加坡电影票房纪录。

  《小孩不笨3》则针对过度“鸡娃”的现象,相较上一部已间隔18年。导演梁志强解释:“当初拍完前两部后,并不想拘泥于一种题材的创作,所以就打算放一放,没想到,一下过去了18年。在这期间,我始终还在关注教育话题,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呈现的领域。”

  本组文/记者 肖扬 实习生 刘璐

  统筹/李洋 满羿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