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归乡中获取力量与超越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影动态 > 正文

在归乡中获取力量与超越

来源:北京日报2024-08-27 08:40

  作者:张冲

  《最后的心事》是青年女导演龚洵编剧与导演的电影,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SHOW TIME“永不落幕”推荐影片,并将于9月14日在国内院线上映。电影讲述的是久居江南城市的父亲陈德勋在70岁生日,距离他儿子生二胎还有一个月时,决定回陕南故乡打一具棺材。此时小女儿恰逢剧本写作工作遭遇瓶颈,于是决定陪父亲回老家。此去归乡之途,是父女二人各自的告别与超越之旅:一方面是父亲同手足们一一惜别,另一方面是女儿向在城市的挫败、无力感告别。当他们再次返城时,父女二人都发生了变化:父亲因棺材做成而心安,女儿从土地中获取宽恕与成长的力量,挥别了对城市的无力感。《最后的心事》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从南到北,呈现了城市化现代性进程与乡村土地安心栖居的全景景观,以简朴的方式再现了当今社会普通人在不断现代化、物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存在及精神状态。

  从沉沦于世到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人呼吸于其中的以太。倘若没有以太,他就会沦为一头牲畜,他的所有行动也都蜕化成饲养牲畜。”此“以太”是一种超越人存在的实体抑或可称之为意义的东西。在电影《最后的心事》中,父女二人在归途中都从现实的物质生活中经过,但超越了此种生活的物质性,“以太”引领他们超越现实的郁郁寡欢及困惑。父亲要为儿子家的日常生活劳动,女儿要为她所服务的公司劳动,不管怎样,“劳动”成为人的天职,而“此在”也以沉沦的“劳动动物”状态出现。在父女二人这次看起来“无所事事”的归乡中,他们进入了对本真存在的沉思。

  龚洵导演在谈及《最后的心事》创作时说,她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传达出对亲情和人性的关怀,让观众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电影《最后的心事》中,父亲因儿子工作在城市而移居到城里,是较为传统的家庭模式。女儿因父亲家族中的亲戚诸事而产生不满:二叔家之前借钱未还,导致哥哥家错过城里买房的好时机;三叔是病患的状态;姑姑受其儿子牵连,将大哥陈德勋拉到传销的骗局中,女儿因此不能原谅姑姑对父亲的伤害。但不管其弟弟妹妹如何,也不管女儿如何抗拒,父亲陈德勋还是固执地要带上礼物去看望自己的手足,这在小女儿的眼里是不能理解的事。父亲陈德勋不解释,只是去行动。这是这个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导演只是将手足之情或者人和人最宝贵的东西显示出来,让女儿在旁静观——通过观看父亲这一系列的看望,她竟原谅了之前不肯原谅的诸位亲戚,尤其是她怨恨较深的姑姑。她超越了自己,渐渐获得了来自父亲与土地的力量,即人和人之间情感的力量,或者说得浪漫一些,就是爱的力量。这种力量让父亲重新焕发活力,让女儿超越,并能以坚强面对“人生在世十之八九的不如意”——这就是“最后的心事”,亦即此次返乡最重要的核心主旨。

  现代性与科技下的“无家可归”

  中国古语讲“落叶归根”,就是一种人对自己出生地的眷恋与不舍,故乡成为灵魂的皈依之处。在现代都市中,虽然生活便利、卫生条件较好,但是植根于大地的人却被连根拔起,“无家可归”。

  影片《最后的心事》一开始是父亲陈德勋郁郁寡欢,他住在城市儿子家中,帮助儿子家打扫房间、购物、照顾孩子及做饭等,还有一个月,儿子家的老二就要出生了,父亲陈德勋却心事重重,二胎孙子一旦出生,意味着他们老两口将有很长的时间要以儿子的家庭为劳动核心,而失去自我的生活与世界。此时的他犹如一片漂浮在水面的落叶,没有归属感,在虚无、游荡与思乡中,他决定先回故乡。父女归乡使用了从现代到较传统的交通方式:高铁、绿皮火车、船、摩托车与行走,他们从最快的高科技火车到最传统的与大地接触的行走,逐渐回归故乡,触摸大地与安息之木。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认为:“今天人的心已无法为永久提供一处栖身之地。如果心是记忆和回忆的器官,那么在数字时代,我们完全没有了心。我们存储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却不再记忆。我们背离了任何形式的永远,发誓断绝那些耗费时间的行动,比如忠诚、责任、许诺、信任和义务,而让暂时、短期与无常主导生命。”(《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虽然人类试图延长赤裸生命以弥补意义的缺失,却忽略了人存在最本质的东西。电影《最后的心事》中,父亲陈德勋不顾小女儿的坚决反对,一路上不停地手提礼物看望他非穷即贫的弟弟妹妹们,他爱护他们,原谅他们带来的精神伤害或者经济物质损失。他看重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无法言说的,却以行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静观中,女儿、观众被感动,体会到最本真的存在——那是需要保持沉默的东西,姑且称之为意义、真实、爱、美、善……

  家与终极问题

  小津安二郎在1953年拍摄的《东京物语》是一部走出去看现代性的电影,而龚洵的《最后的心事》是一部归来看“存在栖居”的电影——在与父亲及亲戚的一路相处中,女儿渐渐理解了父亲及人存在的最大意义,不再拘泥于现代性或者都市生活。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第四代导演陆小雅在她的电影《热恋》(1989年)中就问:“人为什么要离开故乡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里,年轻人于连要离开故乡到城市里去实现他更大的野心和抱负;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乡下人、小镇青年要离开故乡,参与到喧嚣与沸腾的城市现代性建设中。如今,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已进入倦怠的中老年阶段,他们“返乡”的诉求和年轻人要在城里奋斗的勇敢、野心与抱负形成一种对比与呼应。因此《最后的心事》的返乡对《热恋》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遥远的呼应:“离乡”与“返乡”遥相呼应,当年是出走故乡的生命冲动、抱负与理想,如今是最后的心事及最终归处的确定性,后者即人要面对的“出生入死”或“向死而生”的终极问题。《老子》中说“反者道之动”,意即返回到事物的原点是所有道体运动的规律——陈德勋与女儿的返乡亦是强调了这一点。

  电影《最后的心事》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去观察时代的大趋势及面对即将来临的老龄化社会,老人的选择与需要是什么,因此这也是一部关注人存在状态的艺术电影。电影使用了陕西地方特色的方言,众多陕西学者在观后谈及此片时反应良好。学者杨争光认为:“影片最好的是在表达不易的时候不卖惨,每一个段落都把握准确,电影看起来很朴素,但是有诗意的东西在里面。”张艳茜对片中的台词“日子好混得很呐”很有感触,在描述“回不去的乡村”和“融不进的城市”时写得深刻。学者裴亚莉说:“影片对于生活日常呈现的美学自觉,不是没有训练没有想法的人偶然拍成,这是一部兼具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和历史感的电影。”电影《最后的心事》围绕“故乡”“亲情”核心意象建立返乡的叙事模式,描绘了一幅流动的中国社会景观。(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