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统文化出圈亦需精耕细作之精品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传统文化出圈亦需精耕细作之精品

来源:光明网2024-08-27 13:58

  作者:洪钟贤

  近期,首部国产3A力作《黑神话:悟空》上线,迅速霸榜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上线后更是打破单机游戏在全球最大综合性数字发行平台Steam上的在线人数历史记录,在世界玩家中引发热潮、火爆出圈。这款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背景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在游戏剧情上进行大胆改编,作品中加入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古典元素与现代审美相互交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面貌呈现于世界舞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文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九州处处披锦霞——文旅和游戏实现双向奔赴

  游戏,被称为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之外的“第九艺术”。伴随着文化产业、媒体技术的、大众流行文化的迅猛发展,游戏作品成为了复合型的文化内容产品,融合众多艺术形式和科技元素,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体验。而一款承载优秀文化、蕴含丰富内核的游戏,往往能给玩家留下及其深刻印象,例如波兰游戏公司CD Projekt Red《巫师3:狂猎》、日本任天堂《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法国育碧公司《刺客信条》系列等游戏,都给全球玩家带来丰富游戏体验和独特视觉盛宴。《黑神话:悟空》的设定融合了真实世界中的自然景观和古建筑,游戏中大量建筑元素都能于现实中找到原型,制作团队通过实地考察、3D扫描等技术手段,将众多名胜古迹、传统图案元素巧妙地融入游戏的场景设定里,让各地玩家都能跟随角色视角亲历独一无二的中国之美。据不完全统计,游戏科学美术团队在国内36个景点取景,其中山西省的古建取景地就达到27处,包括临汾隰县小西天、晋中平遥双林寺、晋城玉皇庙、大同悬空寺等著名景点。黑神话的出圈,让文旅资源和游戏世界连接,带火了游戏中的古建筑,开创了旅游消费新场景,许多游客通过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方向实现双向互动,体验感十足,在惊艳于神州大地的四时风光之余,也唤起了社会力量参与关注到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之中。

  游戏中暗藏密谛——场景和图鉴彰显东方元素

  在国外多媒体和评论网站IGN的评价里,提到了《黑神话:悟空》的游戏故事需要玩家对名著《西游记》有所了解,在游戏中,场景、法宝、法术、妖怪等元素,以及大量的神话角色往往令国外玩家摸不着头脑,如果没有一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提前了解西游背景故事,玩家的体验感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少国外玩家对于《西游记》背景故事产生了需求,外网掀起了一股《西游记》科普潮。

  《黑神话:悟空》在游戏文本上更下足许多功夫,在游戏正式上线当天,虎先锋、金池长老、白衣秀士等关卡头目便成为各类社交媒体的热搜词,生动的角色塑造,扣人心弦的故事,满足了玩家猎奇心和收集欲。制作组专门为游戏中每一个怪物、Npc制作了专属传记,游戏中菜单“游记”一栏更是将玩家所操控的“天命人”所行所遇做成图鉴,分作小妖、头目、人物、妖王类目,以志怪小说口吻描述背景故事,辅之以《山海经》风格的插画,以第二章节黄风岭虎先锋为例,玩家在完成支线任务后,便能完整解锁虎先锋与其二子虎兄、虎弟的悲情故事,这种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巧妙融入游戏的方式着实新颖,也更加触动玩家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探索。

  踏平坎坷成大道——动画和配乐演绎中式浪漫

  近年来,我国动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制作技术上有了大飞跃,许多动画厂商以传统故事为基础创作了很多具有现代感和深度的故事,涌现出《大圣归来》《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诸多佳作。而《黑神话·悟空》的上线,更是将这场传统和现代间的对话玩得透彻、明白。一如动画的编辑上,该游戏为我们贡献了一场经典的中式浪漫。在各章节之间,制作者插入了多部高质量过场动画,且每部动画都巧妙融入中国元素,整部游戏的核心表达涵盖其中,向玩家们不同程度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如第一回《火照黑云》中,游戏沿用了《西游记》十六回黑风山偷袈裟故事设定,动画中加入了不少隐喻元素,水墨画艺术风格更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回《风起黄昏》里则运用了定格动画的手法,通过逐格拍摄让讲述了一个书生救白狐的故事,动画内核对应游戏主线剧情,使整个游戏故事更加饱满立体。因而,有些玩家在看完动画后不禁感慨:“即使不玩这个游戏,我也会被这些动画深深震撼而爱上中华文化”。二是配乐上颇显中式风格。“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随着三弦的节拍律动,游戏中的一段陕北说书,就让玩家们跟着角色穿越到黄土高原上,也在游戏之外带火了非遗音乐。在第四回《曲度紫鸳》中,制作者对原著剧情进行了再创作,通过讲述猪八戒和紫蛛儿的爱情故事,插曲《勿听》响起让大家直呼意难平,更激发了当代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此外,游戏的配乐还专门致敬了1986年版《西游记》,当《云宫迅音》《敢问路在何方》等经典音乐响起时,相信会有不少80、90后玩家的记忆会被瞬间拉回童年,重温那儿时的美好时光。

  英雄只此敢争先——西游和悟空当为东方IP

  长期以来,3A游戏都处于被国外游戏公司垄断的尴尬境地,我国玩家也一直在期盼和等待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在游戏圈实现了“大圣归来”的轰动效应。众所周知,悟空这一角色在中国人甚至东亚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黑神话:悟空》所塑造故事原型正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孙悟空,是中国人自己的“超级英雄”,这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猴子身上似乎有着无数中国人羡慕的品质,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完美偶像。当前,不仅是国内玩家对该款游戏爱不释手,外网上也颇有不少玩家坦言自己正是因为玩该游戏而喜欢上悟空这个角色,为了玩懂这款游戏,他们甚至愿意花上更多时间,如通过阅读原著、观看影视剧等进一步了解《西游记》和孙悟空。与此同时,这股“黑神话:悟空”潮,已然在各个领域显现出不同凡响的传播甚至经济效应。如在抖音、斗鱼、视频号等直播平台上,就有不少博主“蹭”起热度开起直播,热度也随着弹幕互动数量而增长,有结合游戏和原著讲述西游故事的,也有带观众打卡游戏取景地的,还有时尚博主与美妆达人上演一出妖精仿妆热的,甚至就连游戏各大关卡中出现的黑熊精、黄风怪、黄眉大王、蜘蛛精、毒敌大王等妖怪配角,都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尽显齐天大圣和西游世界的独特魅力。

  精耕细作出精品——传统文化方可“火”出圈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出圈,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游戏科学团队七年磨一剑,在精耕细作中拿出了一部刷新中国游戏史多项记录的作品。这也告诉我们,不论是书籍、游戏还是影视作品,唯有挖深、挖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精心打磨锤炼的主流文化作品,才能更好地让中华文化经典故事走向世界,奏响中国文化自信乐章。

  拥有丰厚文化资源是我们最大的底气。一部好作品背后呈现的历史、文化元素,会让故事更加鲜活、让游戏作品更富生命力。五千年中华文化浩浩荡荡,其孕育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不仅是民族自信和自豪感的源泉,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更是我们有能力、更有信心讲好中华故事,为世界提供更多文化精品的最大底气。未来,我们应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进一步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优势,让中国文化创新成果造船出海、让中国声音传播得更远。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新兴文化业态,游戏不再是大众娱乐的工具,还承载了教育、社交、艺术表达等多种功能,成为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在悟空跃出东海前,《仙剑奇侠传》《原神》《永劫无间》等游戏都在海内外取得不俗成绩,也印证了文化属性是推动游戏产业发展的动力。唯有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文化要素,才可以开辟新赛道,提升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效率,持续增强产品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凝聚,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宏大事业中彰显伟力。

  传递中国好声音更要持续打造精品力作。中国游戏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中华文化元素已成为我们在各个领域最有力、最具特色的竞争力。然而,要产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实现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未来需要持续打造更多更优的高质量作品。《黑神话·悟空》能够获得玩家和业内人士认可的重要关键,在于其注重品质、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体现出了新时代一种精雕细琢的“大工匠”精神。正如游戏主角“天命人”那般,唯有神通具备、法宝傍身,才能在西行之路旅程中降妖除魔、铸就传奇。(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纪委,助理研究员)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平均亩产592.6公斤!四川广汉市小麦获丰收

  • 河北衡水: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77.17%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