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花式”解码经典戏曲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花式”解码经典戏曲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8-28 08:23

  罗怀臻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要传承更要传播。百年来,中国戏曲走出舞台,积极借助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融媒、动漫游戏等媒介进行传播,展现了戏曲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然而,如何对经典戏曲进行当代解码,一直是戏曲传播必须面对的问题。

  昆曲演员在《四时花开》中扮演杜丽娘。

  近日与观众见面的系列微短剧《四时花开》,创新探索传统戏曲在当下的时尚化表达,寻找将戏曲剧种与城市文化结合的新路径,将戏曲与城市特色、花卉文化、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并通过AI、CG等视觉增强手段,化经典为时尚,化小众为大众,让“古意”焕发“新意”,为化解经典戏曲的解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助力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四时花开》通过“观戏人—戏中人”“当代人—古代人”的对应关系,对经典剧目进行解码。《牡丹篇》中,被精美文物惊艳的游人在牡丹花神引领下,来到百花亭,化身为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莲花篇》里,手捧线装《牡丹亭》的女孩在写意画像中看见书中的杜丽娘伫立莲花池畔;古人汤显祖更化身当代青年,穿越时空与女孩邂逅。剧中,杨玉环、杜丽娘等经典形象与驻足赏戏的当代游人,亦由同一演员扮演。这种设计,不仅能使观众在不了解剧目情节的情况下饱赏经典戏曲之美,也能让观戏人与戏中人的对话、当代人与古代人的邂逅呈现得十分自然,增进观众对戏曲经典剧目的理解。

  同时,《四时花开》通过“花—舞—戏”的递进关系,对经典剧目进行解码,为观众带来更直观更深刻的当代诠释。舞,是花的外化。《四时花开》对舞蹈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花卉的形态之美,更展现了花卉的内在气韵。《莲花篇》中有一场汤显祖在荷塘池底挥毫创作的舞蹈片段,将莲花纯真天然的气韵之美外化为流畅潇洒的舞蹈身段。当代观众能够非常具象地感受汤显祖灵感澎湃、一气呵成的创作境界,舞蹈与水下摄影技术的有机结合更显视觉张力。

  戏,是舞的锤炼。解读与观赏《四时花开》中与舞蹈表演相得益彰的戏曲名段,还需立足时下繁荣的舞剧演艺加以观察。《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只此青绿》《红楼梦》等“现象级”舞剧作品不断涌现,为经典戏曲的创新演绎提供了不少灵感,呈现出与传统戏曲演出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在《牡丹篇》中,一段杨玉环与牡丹花神的平行剪辑,以牡丹花神灵动的舞蹈衬托出杨玉环抚弄纸扇时的高贵与恬静,洗尽铅华的质朴感扑面而来。对于经典的处理不局限于再现名家名剧,而是着力于以国风国潮的时尚气质表现戏曲名段不俗、不拘、不可替代的艺术境界,赢得了青年观众的认可。

  对城市而言,长期积淀形成的文化文脉正是其根源所在。《四时花开》从“一花一戏”切入,对城市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溯源寻根,将人的气质、花的品格、城的底蕴合而为一。《牡丹篇》深入发掘洛阳的城市底蕴,巧妙呈现了今日新城与昔日古都的气韵相通。《莲花篇》着眼于抚州的文脉悠长,以清丽高洁的莲花底色烘托临川文化历久弥新的古朴与厚重。一城一戏,一花一韵。随着情境变幻、故事演进,观众在独特的体验中不仅感受到戏曲的艺术魅力,亦能触碰到不同城市深厚的人文地理内涵。戏韵国潮IP的打造,使地方文旅特色在线上触达更庞大的人群,不仅有助于拉动旅游经济、打造新晋“网红”城市,也进一步提升了“变现”可能。

  如今,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积极探索自我与传统文化的联结。戏曲中每一句熟悉的耳音、每一段经典的旋律背后,都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和家国情怀。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四时花开》以全新表达开辟了戏曲传播的新维度,让更多年轻人迈进了解戏曲的大门。

  (作者系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温故丨“取法乎上”“见贤思齐”

  • 你最想对老师说哪句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
2024-09-10 04:10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是极度贫瘠还是丰富,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科学家的难题。传统观点认为,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供给极度贫瘠。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颠覆了这一观点。
2024-09-10 10:23
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常常难以找到满意的服务商,服务商有时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取得企业信任。
2024-09-10 10:20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正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4-09-10 10:17
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二期项目9日正式投产。投产后天津LNG接收站正式迈入千万吨级LNG接收站行列,
2024-09-10 04:10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介绍,我国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2024-09-09 10:16
与MCN一起打造出海内容繁荣生态。
2024-09-10 10:20
正是中国力量,让今天的中国铁路网覆盖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成为现代化中国壮阔征程上的绚丽篇章。
2024-09-09 10:14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培养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青少年在创新过程中的自信心。
2024-09-09 10:09
朱先生一生科研硕果累累,获奖20余项,发表论文210多篇,研究成果形成了五本专著。
2024-09-09 10:05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成为支撑科研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4-09-09 09:58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