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悬疑剧审美疲劳,这匹黑马成色如何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悬疑剧审美疲劳,这匹黑马成色如何

来源:文汇报2024-08-29 08:49

  ■记者 王彦

  暑期临近尾声,悬疑剧《边水往事》开始凭本事出圈了。该剧自8月16日在优酷开播,网络口碑稳步提升,大结局前已涨至8.2分,领跑2024暑期上线的一众剧集。

  悬疑剧常有,电影质感的镜头调度、拍摄手法也渐成悬疑剧标配,这匹黑马还能凭什么跑赢类型的审美疲劳?

  一位网络博主在荐剧推文的开头这样写道:“好消息:千里寻舅的沈星终于和舅舅见面了。坏消息:拿来换舅的幸运貘归西了,沈星救人不成反成叛军阶下囚。论当代‘牛马’有多惨,《边水往事》打工小白沈星就是样板。本是出国谋生赚点外快,却成了三边坡险境求生之旅……”——文字似远又近、“离地半尺”却不乏代入感,恰好是剧的观感。

  回首创作,导演兼联合编剧算说,2019年,他与监制曹保平第一次见面就提到“现实主义+架空”的理念。如何在架空的世界观内讲好现实主义的故事,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现在看来,随着观众穿越到那光怪陆离的世界,与打工人沈星连上“蓝牙”,创作者找对了路径。

  一个异域国度的落地生根

  三边坡,一处鱼龙混杂的热带边境、一个繁荣与衰败并生的斑驳之地,也是《边水往事》的主要故事发生地。那里粗粝生猛、险象环生,意外流落至此的沈星遇到游走于多方势力的猜叔,上演着留与逃的小人物冒险记。

  它明明全然虚构,观众却会自觉调用真实的社会生活经验,去感受三边坡的奇人奇事奇观。能引人快速进入全新的异域空间,追剧“上头”的网友纷纷总结:靠细节、靠人物、靠章法。

  细节建构了世界,包括但不止于地理、语言、法则、货币、生态、人物社会关系的描摹。比如语言,它是主创在剧本打磨的2年多时间里系统性创造出的新语种——勃磨语。算说:“但勃磨语又并非生编硬造,而是以语言学原理为基础,设计了17个声母、7个韵母、4个声调,由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的岩温坎历时百余天创作。”比如地理环境的设计,它宛如平行时空的真土地,庞大的地图卷轴渐渐展开:南边近水,蚊虫孳生;北面远海洋、近陆地,悬崖绝壁里藏着磨矿山林。就像宇宙大爆炸、纪元重组,有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就会有新的生物滋长,有了人群生长的根基、生活方式的塑造。

  有意思的是,透析这个全新世界,《边水往事》放弃了全剧开篇用旁白与动画解释世界观的旧模板,而是像游戏过关一般,以章回体结构叙事。每集一章,一章一个新任务,开启一个新副本。观众搭乘主人公沈星的小货车,随他“做任务”的脚步,从小磨弄关口、建东工地出发,闯入达班、海山矿场、麻牛镇、桑康山寨、州槟伐木场……在人物的冒险记里自行完成异质世界的拼图,结识“人外有人”、盘根错节的三边坡利益体系。一个五脏俱全的异域国度在剧中落地,形形色色讨生活的人在此生根,利益情义在其中交缠。

  一处人性试炼场的价值共鸣

  倘若按悬疑犯罪类型剧的标准看,三边坡的故事足够“狠”:有鲜为人知的黑白行当,有各怀鬼胎的芸芸众生,有超乎想象的野蛮法则。但各路枭雄争霸的戏码,多少带点传奇质感,烽烟尽处、血色漂时,大抵和日常生活有距离。

  故事的前半程,有观众认为《边水往事》的聪明之处,是用演员身上松弛又日常的邻家感,建立了由远及近、由假到真、由恐怖到共振之间的缓冲地带。三边坡的世界,黑白错综。猜叔这个角色多样、复杂,他有三言两语、成功逆转的谋算,有让人捉摸不透真情假意、拿情义掌控下属工具的深沉,也有身段柔软一刻,亦真亦假、亦正亦邪。还有视沈星为弟弟的但拓、狠戾又善逢迎的矿场主吴海山、满嘴跑火车的王安全……人人有故事,共同勾勒出一个穷山恶水之处人性的万花筒。当沈星这个没什么大智但不乏小机灵的精神小伙,带着打工初阶的设定入局,他怎样在骇人听闻的黑产冒险中、腥风血雨的人情世故里“活”过一集又一集,会牵动观众的心。

  而随着剧情推进,《边水往事》剧作的真正高明之处浮现。创作者在架构了三边坡之杂、人性冲击之烈后,转而拆解这个世界。算说:“先逐步认识、深入一个世界,随后提问、反思,为什么如此混乱,能不能改变?这其中深度观照到了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人性的理解。”

  比如“真假比丘”那段戏,沈星被迫孤身人肉运送红宝石,亡命途中发觉可以伪装成僧人。他一路胆战心惊地逃,可即便自身难保,还是用伪装比丘的身份蒙混到一份盒饭,赠与了路遇的孤苦小孩。而后,眼看沈星就要落入恶人手中,是两个善良的比丘在关键时刻救他一命。逃出生天后,沈星摸到钵盂中藏在饭下的宝石怔住了。这一怔,是劫后余生的释然,也是对他人善意的感念。戏中,沈星穿越过不同武装势力的哨卡,面对过被围追堵截、被枪指着的危险,但在每个关乎命运的选择面前,他都走到了向善的一边。

  也恰是一次次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时刻,沈星仍然选择微小暖意,他身上这份想挣钱却不太贪心、表面怂内里勇的热血劲,摆渡了剧情的奇观之远与人性之近、奇情之烈与人心之真,叫观众愿意相信这个小人物,也愿意认同他的价值取向——哪怕眼前的世界一片荒芜,但依然可以循本心、守底线。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评价:“在虚构和建构背后,《边水往事》关心的是小人物如何在风云诡谲的环境中坚守良善、不忘本心,这份人性的‘不变’在情节的‘巨变’中更显高光。”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