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下一战歌手》今晚首播来袭 新声集结角逐《歌手2025》首发席位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下一战歌手》今晚首播来袭 新声集结角逐《歌手2025》首发席位

来源:华声在线2024-08-30 17:24

  以声为矛,战而新生!由湖南卫视、芒果TV共同制作的全开麦直播音乐竞演节目《下一战歌手》将于今天19:45 开启首场直播竞演。《下一战歌手》将延续《歌手2024》“直播真唱不修音”的标准,24组新声歌手将展开多轮直播竞演,与标杆歌手对标开唱,最终优胜者将获得《歌手2025》的首发资格。在今晚的首场竞演中,艾热、白举纲、戴荃、李玖哲、李佩玲、斯丹曼簇六位新声歌手将向那英、凡希亚(Faouzia)两位标杆歌手发起挑战。新声歌手和实力唱将的直面碰撞、进阶赛制的残酷考验、全开麦live的真唱竞唱,今晚19:45《下一战歌手》等您共同见证。

  首场交锋在即,标杆歌手携经典曲目迎战

  首场竞演开始前,《下一战歌手》发布全新赛事规则,第一阶段将由24位华语新声向“标杆歌手”发起多轮冲击,每期6位新声歌手与2位标杆歌手进行两组1v3的对标开唱,成绩最高的两位歌手获得出线机会。多轮多阶段的赛制挑战形式不仅加剧了节目进程的刺激感,歌手间的强强对决也让节目增加强力竞技感和可看性。

  在今晚的首场直播竞演中,《歌手2024》两位实力唱将那英和凡希亚将作为首轮“对标歌手”正面迎接六位新声歌手的挑战。自官宣以来,不少观众一边感叹 “芒果好会选人”,一边又替新声歌手捏把汗“跟她俩比,这是来上难度了”。歌王那英将拿出她“情歌杀手锏”,重新唱响26年前的老歌《相见不如怀念》,浅吟低唱间带领大家追溯美好回忆;而作为《歌手2024》排名未掉出过前三的“歌坛最强的00后”凡希亚也带来一首自己的代表作《Tears of Gold》,将再次以擅长的转音与高音燃动全场。两位实力歌手都将拿出自己最擅长的演唱,为新声歌手树立一个高标准。

  挑战标杆,才能成为标杆;干掉答案,才能成为答案。那英、凡希亚与新声歌手间的竞技与交流,不仅会呈现多元音乐风格交流碰撞的魅力,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华语乐坛前后辈的托举与传承。她们最终将会被哪位新声歌手挑战,令人期待。

  新声力量以声为矛,揭榜角逐《歌手2025》首发席位

  本场六位首发新声歌手艾热、白举纲、戴荃、李玖哲、李佩玲、斯丹曼簇在昨日(8月29日)的全球见面会中亮相,并表达了各自参与《下一战歌手》的初衷及回应网友对个人舞台的期待。今晚,他们将演绎流行、国风、说唱、民族等不同音乐风格,再一次为观众开启音综直播狂欢。说唱歌手艾热以一首融合了民族、爵士、探戈等多元的经典作品《第一回合》,首场竞演将再度演唱呈现富有创意的惊喜改编;同样热衷于传播传统文化,想把更有风骨的国风带到《下一战歌手》的戴荃,首个舞台选择再次演绎自己的代表作《悟空》,并在歌曲中将戏腔与rap创新融合,带领大家领略硬派国风的魅力。已出道多年手握多个代表作的白举纲和李玖哲,此次依旧选择以新声歌手的身份来到《下一战歌手》,白举纲将用一曲原创歌曲《声嘶力竭》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呈现;被称为“周杰伦严选”的李玖哲带来一首承载着许多人青春回忆的经典歌曲《解脱》,现场大合唱场面仿佛已提前预定。此外,00后歌手斯丹曼簇、李佩玲作为华语新生代歌手的代表,将在今晚分别带来《有你不散》、《有一种悲伤》,一展独特个人风格,让新生代歌手的力量被更多人看到。哪位新声歌手能获得优胜?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战歌手》在直指《歌手2025》首发席位的同时,也致力于挖掘有潜力的华语新声力量,汇集一众当“打”能唱的新势力,向世界唱出华语最强音!谁将在今晚首轮对标竞唱中,拔得头筹?今天19:45锁定湖南卫视和芒果TV,共赴《下一战歌手》的音乐盛宴!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