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黄河岸边唱起“幸福歌谣”
首页> 文娱频道> 音乐资讯 > 正文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黄河岸边唱起“幸福歌谣”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9-03 10:15

  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孙丛丛

  “黄河岸边就是我的家,你是我的心头牵挂;为了你什么都可以撇下,幸福日子一定开花。”从二重唱到合唱,再到观众大声跟唱,一曲《黄河岸边就是我的家》把台上台下凝成一片歌的海洋。这是近日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时的精彩一幕。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是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由济南市歌舞剧院创演、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合作推出。作为一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原创作品,如何以音乐剧的形式反映时代巨变,拓展现实题材创作思路与手法,成为许多观众的观演新期待。

  大幕拉开,该剧就为观众呈现了黄河滩区民众新的生活场景——幸福河社区新楼群拔地而起,村口小广场上,女人们跳着欢乐的“过节舞”迎接中秋节。“人都进城打工了,家里没有男人,过的啥节?”人群中的一句话,让欢快的音乐戛然而止。与此同时,分散在城市角落里打工的男人们唱出“霓虹闪烁明明晃晃,可再美也不是我家乡”的“打工心语”,折射了他们奋斗的艰辛。通过不同场景的对比,故事切入新时代乡村建设的观察与叙事之中,激发起观众观演的浓厚兴趣。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居民艰苦生活的写照,如今,这里脱贫之后的人们生存现状如何?人与环境、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呈现出哪些新变化?为更好地呈现黄河滩区新乡土环境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主创团队在策划之初就确定以音乐剧的戏剧节奏讲述时代故事,摒弃宏大叙事,回归生活本质,从一个小社区、一群小人物身上反映社会大发展。”济南市歌舞剧院院长、该剧导演李大海告诉记者。

  “写作前期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如何对生活故事加以提炼。”该剧编剧、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高志娟表示,为实现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她在剧目创作期间到济南市章丘区幸福河社区等多个迁建社区采风,并到山东省内其他沿黄城市实地调研。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黄河岸边唱起“幸福歌谣”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剧照 济南市歌舞剧院供图

  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最终提炼出以李丹丹为代表的黄河人自信自强、提升乡村新面貌这条主线。剧中,作为幸福河社区管区书记,李丹丹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却阴差阳错引来了自己的前男友、海归画家刘大河,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纠葛,也带来对人物关系、生活环境的新认识与新发现。“社会变革会有阵痛,但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传递老百姓内心的喜悦之情是这部戏的总基调。”李大海说,该剧在整体风格上定义为轻喜剧,以幽默诙谐的外在特征呈现全剧的庄重内核,并塑造了酸会计、墨镜男等多个喜剧人物,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引领观众在审美愉悦中进行思考。

  “剧中描述的墙体彩绘、乡村旅游、直播带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酸会计一角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个‘显眼包’,许多做法不合时宜,但正是这种反差感制造了很多笑料,也刻画出了时代变迁中人物的典型性。”“00后”观众李芳菲说。

  作为音乐剧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音乐在该剧中营造了充沛的感情和独特的意境。剧情在宣叙调、咏叹调和台词对白之间自然切换,通过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层层推进。比如,为表现李丹丹、刘大河情感的起落终至再续前缘,剧中通过“遇见”“那一天”“星星”等多个独立又不乏内在关联的曲目塑造准确的音乐形象,亦为充满波折的现实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我们还把电声乐团搬上舞台,全剧20多首歌曲全部由济南市歌舞剧院的电声乐团现场伴奏、角色演员倾情演唱,这也是剧目贴近时代审美的一次创新尝试。”李大海表示。

  近年来,济南市歌舞剧院坚持从火热生活中提炼素材,努力探索现实题材创作新路径,已相继创排《不一样的焰火》《敬礼》等音乐剧新作。“现实题材创作,要以艺术的眼光发掘生活的温度,同时只要摸准创作窍门和市场需求,就一定能够实现从好素材到好作品的跨越。”李大海说。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