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看青年人如何续写聊斋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看青年人如何续写聊斋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09-03 10:13

  记者 刘 淼

  “我是一条紫尾,藏于众生相中,何以怪我蛊惑?善恶一念之间……”8月28日,由无锡市锡剧院创作演出的小剧场锡剧《聊斋·紫尾》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亮相。这部以小剧场的实验色彩展示锡剧艺术特色的作品,讲述了当代人视角下的“新聊斋”故事,受到众多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

  “紫尾”的故事取材于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志怪故事集《聊斋志异》,以古典“狐狸”意象书写当代人视角下的欲望与善恶。“每个写戏曲剧本的人心中都有聊斋情结。”青年编剧俞思含说,她醉心于蒲松龄创造出的狐仙和古典戏曲中的才子佳人,因而提炼出了书生乔生、小姐白玉、男狐、女狐四个人物形象,那一条能够实现心愿的紫色狐尾就是题眼,也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那把钥匙。

  《聊斋·紫尾》的故事奇诡,饱含哲理。人间,乔生与太守之女白玉相恋。狐界,女狐阿紫与男狐九霜为伴。阿紫遭逢雷火劫,为乔生所救,不顾九霜劝阻,赠乔生能实现心愿的紫尾报恩。后乔生戴尾高中状元。皇帝为乔生与白玉赐婚,洞房花烛夜,白玉察觉有异,乔生仓皇而出,摩挲紫尾,百感交集……

  锡剧唱腔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聊斋·紫尾》充分发挥戏曲的虚拟性、程式性和写意性的艺术特点,突出锡剧的剧种特点和优势。“这出戏旨在回归演员本体,将舞台所有空间都让给演员,所有外化的东西都作为表演的辅助,而不是喧宾夺主。表演的内核也十分传统。”导演张磊说。

看青年人如何续写聊斋

  《聊斋·紫尾》剧照 无锡市锡剧院供图

  一方舞台、四位演员,唱念做打、精彩纷呈。惠海峰演绎了一介书生被内心不断渗出和膨胀的欲望所裹挟、所反噬,恍如起起落落、悲喜交加的人生;李梦恒饰演的白玉温柔美丽、楚楚动人;周雁、冯佼饰演的女狐阿紫、男狐九霜知恩图报、善通人性。出色的表演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沉浸式演出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惠海峰看来,饰演乔生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人物的分寸感。“我希望乔生这个角色能够引起观众的共情。他有很多无奈,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偶然得到紫尾后平步青云。但当欲望越来越强烈之后,他变得面目全非。这个分寸很难拿捏,演过了,观众就不喜欢角色了;演得不够,矛盾冲突又不够激烈。”最终,他寻找到了舞台上人变身狐妖的眼神感觉,结合动物的姿势动作,融进自己的身段表演,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满的角色。

  这部以虚实结合的手法表情达意、生动演绎传统戏曲融合实验戏剧新探索的作品,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好评。大家纷纷表示,电视剧《聊斋》是难忘的童年回忆,如今舞台剧《聊斋·紫尾》让他们欣赏了迥异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自江南水乡的锡剧唱腔柔美、韵味隽永,台上俊男靓女、颜值与实力兼具,舞台呈现既根植传统又颇具现代意识,凸显了戏曲的现代性。

  据介绍,小剧场锡剧《聊斋·紫尾》是无锡市锡剧院继《红豆》之后的第二部小剧场锡剧作品。该剧在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捧回满贯,并入选2024年江苏省小剧场剧目优秀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聊斋·紫尾》由一支以“9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打造。“近年来,剧院依托无锡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振兴锡剧艺术的政策举措和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平台,着力打造一支能挑大梁、敢于担当、成就卓越的青年人才团队。青年主创、主演以青春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构成了《聊斋·紫尾》这样一部锡剧新作,多元的视野拓展了剧目的丰富性。也期待着这部彰显青春新势力的作品,能够为锡剧事业构筑新优势。”无锡市锡剧院院长蔡瑜说。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一箭八星!我国成功发射天仪41星等8颗卫星

  • 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2024-09-24 16:26
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2024-09-24 09:59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2024-09-24 09:57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2024-09-24 09:53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2024-09-24 09:50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2024-09-24 09:42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重要一步。
2024-09-24 09:28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2024-09-24 09:26
月亮很近,抬头就能望见阴晴圆缺;月球很远,需要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跋涉。中国探月20年,也拉近了星辰大海与普通公众生活的距离。
2024-09-24 09:24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与氢能技术呈现显著融合趋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有助于推动其在氢能技术方面的创新产出。该文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氢能技术当前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推动氢能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4-09-23 10:36
从汽车钎焊铝箔的“门外汉”,到“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出相关产品……郭飞跃在创新路上,不服输、敢打拼,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近日,郭飞跃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讲述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潜心研发汽车钎焊铝箔产品的艰辛历程。
2024-09-23 10:34
不仅是在兰考,在“齐鲁粮仓”,稻菽飘香、鱼跃莲池、瓜果盈枝都离不开科技加持的精细气象服务。
2024-09-23 09:42
天线飞转、屏幕闪烁、无形空间、电波交织……陈杨受邀参加红蓝对抗演练,充当“磨刀石”。
2024-09-23 09:37
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24-09-23 09:35
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农食系统转型”
2024-09-20 13:00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9-20 10:13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2024-09-20 10:09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24-09-20 10:06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2024-09-20 10:05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2024-09-19 09:43
加载更多